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工作本身提出了全新的诉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能够初步具备正确的科学观念。但传统教学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节奏,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重新审视现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并对现阶段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与改善。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教师需以精准备课为先决条件、以学习兴趣为教学先导、 生活情境为应用环境、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法,便能够使教学效率、学习效率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精准备课是先决条件
教师的备课工作是否做到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教师想要开展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要在备课环节当中大做文章,只有如此,才能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将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掌握的更加透彻,从而使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在备课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务必明确,备课工作并非对教学内容的准备以及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更是教师对学生与课堂以及教师自身三者的整体把握,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好三者之间的平衡,进而为学生带去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对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相关联的内容放在一起,并将相关教学内容当中的细节以及教学工作的重难点进行归纳与总结,达到提升教学针对性以及统筹教材的目的,只有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更高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便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在教学流程方面,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查明自身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环节切换僵硬、教学环节不够明确,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等等,教师将出现的此类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并不断从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当中吸取经验,进而丰富自己的教学流程设计,使课堂环环相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在学生方面,教师需要对本班级中的学生的具体学情,如,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方面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寻找到更加贴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
二、学习兴趣是教学先导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开展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导,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科学课堂当中,大部分教师似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重视,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听教师口头讲解、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单一的“两点一线”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且由于教师在课堂当中“包办一切”,学生渐渐的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进而不能保障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内蕴的基础科学知识,但站在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过于单调的弊端,极易使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渐消磨殆尽,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富有趣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课堂的趣味性有所提升。我们都知道,科学小实验本身即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因此,将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教师在执教“声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究竟从哪里来,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准备一把钢尺,并将钢尺的一头按在课桌上,另一头伸出课桌,让学生拨动钢尺在课桌外的部分,并调整课桌外部分钢尺的长度,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只要钢尺发出声音,必然会产生振动,教师在此时便可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声音的来源是否为振动,并为学生证实。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快的掌握知识点,了解声音来源于振动。
三、生活情境是应用环境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轻易的发现,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展开思考,进而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便能够引起学生在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共鸣, 构建起关联的桥梁,进而展开更加丰富的思维活动,从更多角度、更深层面的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执教“电”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借助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如台灯、手电筒等,作为教具,并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辅助设备,用这些道具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首先,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初步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的思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台灯来照亮书桌,帮助同学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夜晚外出时,经常使用手电筒照路,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是怎样发光的吗?”学生回答道:“是灯泡会发亮。”教师再次引导:“那么灯泡为什么会发亮呢?”学生回答:“因为有电源为灯泡供电。”教师便可引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探索“电”的神奇之处,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这些物品的发光原理,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在深入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使用更加安全的教具“电子积木”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手电筒”。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随之提升。
四、合作探究是学习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受重视程度不断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要以发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作为科学教学工作的一大目标,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仍以教师在执教“电”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积木制作“手电筒”的过程中,便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便能进行有效的分工,进而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更加高效的开展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进行精准的备课,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其次,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导,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的积极影响;再次,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完成思考,并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能够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用技能;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梁得虎.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65.
[2]郑秀清.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72-73.
[3]林金全.构建小学科学高效实验课堂的措施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29-30.
论文作者:何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学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