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高金辉

浅析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高金辉

讷河市中医院 黑龙江省 161300

摘要:目的:研究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心理障碍和提高家属对医护工作的配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013年我院3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案包涵以下几方面:增加围手术期的营养,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保持会阴部清洁,加强管道护理。结果:36例患儿一期治愈28例,二期治愈8例。 结论:增加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做好术前对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会阴部清洁及胃肠道的准备,保持排便通畅通可避免腹内压增加引起伤口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减少伤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伤口感染是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手术效果与护理工作、及患儿家属的配合密切相关,通过医疗护理之间合作、医患之间的合作,细致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改进护理方案,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3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行尿道成形术的护理心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36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4.5岁。期中阴茎阴囊型15例,阴茎体型16例,冠状沟型5例,36例患儿均进行尿道一期成形术。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先天性尿道下裂主要表现为包皮的异常分、阴茎发育不良或弯曲、尿道口异位、不能正常排尿,患儿常出现自卑、焦虑、自闭等心理障碍,患儿及其家属急切盼望能通过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生活,但又担心手术效果不好,心理负担较重。针对这种心理状况,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安慰患儿及家长减少患方的心理负担,通过健康教育加深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理解,并耐心解释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说明该病预后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患儿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多与他们交流,拉近医患距离,逐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自卑感。

2.1.2会阴部护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遵医嘱术前3d用1∶5000高锰钾溶液清洗会阴部,每日2次,对包皮长的要翻转清洗,术前1d常规皮肤清洁,特别注意包皮及阴囊皱的清洁,目的是清洁污垢,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遵医嘱术前1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2术后护理。

2.2.1饮食护理。患儿返回病室后按麻醉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清醒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以易消化、易吸收、高热量、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为主,每日补充适量水果,补充足量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指导患儿进行适宜的床上运动,并嘱家长协助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嘱患儿排便时避免用力导致腹压,可每日用开塞露塞肛,帮助排便,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出血、尿液外渗、尿道支架管过早脱出、增加切口张力而影响切口愈合。鼓励患儿多饮汤、水,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洗尿路的作用,防止尿道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疼痛护理。疼痛、膀胱痉挛与手术创伤及引流管刺激有关,是手术常见症状。主要措施是调整膀胱造瘘管及尿道支架管的位置。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如安痛定、尼美舒利)及抑制膀胱收缩药物(如普鲁苯辛),同时配合心理支持以减轻症状,嘱家长陪患儿玩耍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疼痛感。术后常规给予己烯雌酚用以防止阴茎勃起,减少由于阴茎勃起导致的疼痛、皮瓣供血障碍、创面渗血等。

2.2.3引流管的护理。尿道成形术后常规留置膀胱造瘘管和尿道支架管,阴茎应固定在向上翘的位置,如阴茎下垂、新尿道受折角导管的压迫会影响局部血供出现坏死,形成尿瘘。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重视导管固定,做标记,每班查对,防止导管扭曲、变形、脱落等情况,避免导管反复牵拉引起不适。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应经常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通畅并防止引流管阻塞。按医嘱每日用注射器抽血0.9%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每次20-30ml冲洗速度要缓慢。尿道支架管夹闭7天,每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尿道口3-4次,保持其清洁。

2.2.4皮肤护理。术后由于疼痛、引流管的限制,患儿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困此,骺尾部皮肤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向家长宣教翻身及按摩局部的重要性,夏天要避免背部及会阴部皮肤长痱子或湿疹,每日用温水擦洗2-3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破损。引流管可用抗过敏胶布固定于腹部或大腿上。每次更换尿袋时应更换贴胶布的位置,避免因胶布痕迹引起局部瘙痒,患儿因反复使用退热栓后出现肛周瘙痒,肛周皮肤涂以炉甘石洗剂止痒。若患儿掻抓应及时修整患儿指甲。

2.2.5排尿训练。一般于术后2周左右拔管,拔管后第1天很多患儿因害怕排尿疼痛而不敢排尿,易引起尿潴留,甚至下腹胀痛,故应鼓励患儿自行排尿,并指导患儿适应术后排尿时的体位变化,采用半卧位、半蹲位、自立位逐步过渡的训练排尿,排尿时尽量避免尿液污染切口,同时认真观察尿线的变化。注意尿线粗细,有无分叉,有无排尿困难等症状,如有尿流不畅、尿线细小、尿急,则考虑可能出现尿道狭窄,应立即检查,协助医师行尿道扩张术,避免形成尿瘘,瘘口较大时,半年后再行修补治疗。

3讨论

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而对病情的观察及护理离不开家长和患儿的配合。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瘘,引起尿瘘的原因有膀胱造瘘管引流不畅,新建尿道供血不足,局部水肿,经尿道过早排尿,伤口感染等,避免上述原因可以降低尿瘘的发生率,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变形、脱落等情况,避免导管反复牵拉引起不适,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情况,耐心听取患儿的主诉,保持切口敷料干结,并观察有无尿液的外渗,每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尿道口3-4次,保持其清洁。尿道狭窄多跟伤口感染、尿道支架管脱落等原因有关,其中对感染的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围手术期增加营养支持,做好会阴部清洁,保持膀胱造瘘管通畅及会阴部皮肤护理,预防切口感染,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控制切口疼痛,禁止术后2周内尿道排尿,这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这些离不开我们细致的护理工作。因此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的成败,既需要良好手术技术,更离不开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余亚雄,童尔昌主编.小儿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5

[2]徐丽芬 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0.6.017

论文作者:高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浅析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高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