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危机解读_产业转移论文

珠江三角洲危机解读_产业转移论文

解读珠江三角洲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在加入全球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地重视区域经济整合。改革开放25年来初步成形的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塘。

无论是珠江三角洲经济,还是华南经济,以及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其实都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整合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成功意味着产生收益,因为附加值高的产业对附加值低的产业的纵向整合会带来增值收益。珠江三角洲如果能切实有效地破除过去行政化的区域概念,改变垄断部门分别控制资源的割据状况,区域整合是有可能成功的。

产业区域整合规律:纵向整合成功率高,平面整合困难

现在的全球化,被认为是全球的区域化。区域化整合最成功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它们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因是通过产业纵向整合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中的龙头国家必须具有较高的产业层次,可以实现对下整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龙头是美国,欧盟则是德国和法国。

就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而言,纵向整合的成功率比较高,而平面整合则很困难。欧盟在苏联解体之前的区域整合就很困难,主要是因为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产业是同构的。同理,东北亚地区也很难进行区域整合,因为中、日、韩的产业也基本上是同构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之所以整合成功,主要是有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加拿大的资源,使得美国可以凭借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的优势对下整合。

珠三角产业资本积累得益于香港制造业转移

到目前为止,珠三角80%的外资来源于香港,相应地,香港制造业的80%转移到了珠三角。这实际是利用了珠三角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客观上等于给香港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增量收益来源,有利于降低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这样一种产业转移,给香港创造了第三产业占GDP高达80%的新的产业结构。

当然,这种产业转移也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遗留问题,主要是发展动力不足,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只剩下转口贸易、旁地产和金融业。近年来,一方面是上海与香港形成竞争关系,逐渐取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香港这三业又是高度相关的,牵一发动全身;而且,缺乏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经济本来就极度不稳,因此香港急需同珠江三角洲经济进行区域整合。

香港人在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制造业时把服务业留在了香港,亦即现在所说的“前店后厂”,这是特殊的制度变化造成的,也是大国政治游戏的结果。

英国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一方面策动大量香港资本出逃,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工资、增加基础设施建没的政府开支,给香港经济遗留下很多问题。中国政府能够短期内动员460亿的中资进入香港,这一方面填补了资本流出的空间、支撑了香港经济,但另一方面,中资短期、大量地进入香港,客观上也推高了香港的房地产价格,这也迫使香港的中小企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如果没有香港80%的制造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不可能有珠江三角洲的南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这等于凭空给广东掉下一个大馅饼。

问题根子在三来一补的经济结构

珠江三角洲现在要搞的区域整合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天上不掉大馅饼了,香港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过程基本完成了,而由于香港把服务业留下了,所以广东仍然维持着三来一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陈旧的产业结构。

加工贸易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规律性问题:当初期吃光了低价的土地收益、接着获取了廉价的外来打工者的剩余价值之后,它自身的产业利润必然是会不断下降的。

不过,国际经济形势对珠三角还算比较有利。主要是因为国际大资本过剩,国内金融资本也过剩。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世界金融资本为了避险,就要找到一个地区进行实业性投资,资本化当地的资源和实物产业,从而获得增值收益,来弥补自身过度投机的不足。所以,欧美的资本纷纷涌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于是广东所得到的外部资本与过去有所不同了,从完全是来自香港的中小产业资本,逐渐融入了一些国际大资本,资本结沟开始发生变化。

大资本的进入,客观上主导了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这也是规律。

中小资本越小就越没有谈判地位,没有谈判地位就无法应付管理部门的吃、拿、卡、要,于是它宁可分散,企业分散可以规避政府腐败导致的治理风险。而大资本就不同。大资本谈判地位高,应对治理问题的能力强,更容易形成与政府高层的对话条件;大资本要求按国际惯例办事。所以,国外大资本纷纷集中到那些垄断化程度最高、国内大资本控制程度最高的地方,比如上海、苏南、浙北、东北、北京、西安、重庆。它当然不会往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去。例如中国人公认小企业最集中的浙江市场化程度最高,但由于国外大资本与分散的中小企业交易费用抬高,所以大资本是进不去的。同理,珠三角那些已经被小资本分散占有、资源已被小资本瓜分的地方,国外大资本也是不会去的。而在资源没有被小企业分散占有的地方,大资本才会去,并在这些地方迅速形成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布局。

可见,不同的产业区域布局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分散与否和它当初的形成条件高度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片面强调让佛山这类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根本做不到,因为除了传统的如陶瓷产业之外,佛山的产业是从香港转移过来的,而转移时就是分散的,现在想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即使可能做到,成本也会很高。但在惠州、东莞就完全能做到,因为在产业转移过来的时候就没有佛山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因此,不能把两种不同性质的前提所导致的问题拿到一块来说;也不能机械地用一个发展思路来规划。

如果真想形成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态势,首先得问问自己那个地方有没行提升产业结构的可能?如果只是一股制造业的基地,不可能提升产业结构。

珠三角有些地方还下算是加工贸易,更不是一般贸易,下过是来料加工。因为产业的大部分有收益的链条不在本地,所以这种企业前期吃地产收益,现在吃劳动力剩余价值,而且利润越吃越薄。

以不同的产业资本积累过程为基础,形成的制度也不同。大多数在广东的产业,无论是过去电风扇、电冰箱这些传统产业,还是现在新兴的电子产业、IT产业,基本上那是同一个趋势,就是利润不断摊薄。

深圳大学的一位教授80年代末说过一段很好的话:广东经济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三来一补的经济结构,这只能给当地留下一点工缴费,这点工缴费加上地产收益,让广东在80年代还算留下了百分之二十几的利润,百分之七十几的收益都流到了别人的腰包,为香港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经济高速增长做了贡献。在80年代末,广东还能有百分之二十几的收益;现在,则普遍下降到了15%以下,有些地方只剩5%左右了。

由于利润的不断摊薄,广东基层财政开始出现公共负债,据了解,乡村两级公共负债就有900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用什么来提高产业层次,投资研发,搞技术密集产业?

扎进投机经济,二次创业没入正轨

90年代中期,我就认为广东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走下去,再不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二次创业,将来的发展就会成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一定要改变三来一补,至少应该把三来一补转变成一般贸易。

广东的珠三角本来应该顺应形势,发展金融为主的服务业,把在第一次创业中产生的不良结果,通过向华南地区转移一般制造业的第二次创业来消除。但90年代上、中期,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在1989年第一波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并未很好地朝着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方向发展,而是刺激房地产、证券、期货这三大投机经济。于是,原来凭借价格双轨制搞原始积累,捞了第一桶金的人,又都一股脑儿地钻进了三大投机经济,广东一省就有几百亿的投机资金,这使得广东第二次创业部分地没有进入正轨。

地方一股脑儿地搞投机经济,最后逼迫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政策、三年宏观治理整顿。投机产生的房地产危机、连带发生金融危机,使得中央不得不调集98亿多人民银行资金、连带其他的200多亿资金救广东的金融危机。这一教训广东的同志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总结。因此,客观上还没有形成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思想理论等政策讨论的环境氛围。

产业结构提升之路

珠三角提升产业结构的条件:第一,有大资本进入。国内这几年上十万亿的存款集中在国家垄断的大银行,贷不出去还要付存款利息,因而金融改革迫在眉睫。过去强制关闭区域资本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这些造成重大损失的政策都正在重新调整。合乎逻辑的调整的思路,当然就应该是形成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中心,整合各地分散的分属不同部门的产权交易所。

而珠三角中小企业密集,现在正好有条件发育地方性中小金融,包括间接金融——中小银行,和直接金融、多种金融场外交易;在此基础上合成资本集团,形成地方性的金融资本,这样,资本就规模化集中了。然后,把香港的创业板与深圳打通,香港就成了广东的融资市场,再以广东的金融创新集中资本,形成有规模的大资本。集聚大资本的又一途径是吸引国外机构投资人。珠三角大资本密集了,就会转向追求资本市场收益,自然逼迫那些效益低、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往珠三角的周边挪,这即华南经济圈的概念演化为现实。指望分散的中小企业像现在这样一点一点往周边挪,太难,时间太长。

第二,土地制度创新。温总理一再强调,不得以牺牲农民利益追求发展。征地制度将有大的改革。中央的精神,就是土地作为一个基本要素,要由市场来配置。征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一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所有工商用地一律走市场,其价格由市场决定;二是国家严格限制公益性的占地,并按市场价格对农民进行补偿。广东这次捷足先登,政府已经出台文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同时,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股,如果公益建设中农村土地入股,而公益事业大部分是有长期收益的,如自来水、电力,污水处理可以收取企业排污费,占用车站和码头可以长期收取占用费等,这样改革的结果是让农村集体长期分享改变土地用途带来的增值收益。

征地制度改革势必会抬高珠三角一般企业的土地成本,一些污染重、技术低的中小企业将不得不向周边地区转移,企业分散布局、城镇带动作用不强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善。

珠三角如果要按传统的思路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产业结构,很准,倒不如走跨越式的路子。有了大资本密集进入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两个条件,珠三角经济就可能整合到位。现在恰恰还可利用的政策是人民币汇率不放开。

香港是珠三角产业整合的龙头

要想使成规模的金融资本和适合区域化布局的产业资本庄一个地方成为长久的支柱,一是看能否有区域化的资本中心,二是看能否形成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服务业。香港的服务业发达,过去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华南地区的资本市场只能在香港,因此,香港依然具有大珠三角整合的比较高的产业层次。

如果广东真从大珠三角的发展考虑,其实应该是广东现在的小珠三角利用CEPA的概念,去积极配合和推进香港带动的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整合,香港有整合珠三角的产业优势。应该把金融中心的地位留给香港,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也主动地让香港来发展,这样来带动珠三角的产业整合,把“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诗改写为:大珠(大资本)落三角,小珠(小资本)落华南。

香港应该利用粤港一体化的形势、向中央寻求粤港一体化的金融整合权,利用人民币不放开的条件,先让港币对外成为主要结算货币,这就可以用坚挺的港币资本来整合华南经济。

(转自2003年10月9日《社会科学报》)

标签:;  ;  ;  ;  ;  ;  ;  

珠江三角洲危机解读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