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_非智力因素论文

50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_非智力因素论文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课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前苏联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在教学活动的目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和能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发展前进的。

一、偏重双基

建国初期,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建设我国的教学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学活动的目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其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2]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而提出的,特别强调了“双基”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学活动的阶级性和教育性,从而与西方国家的教学目的划清了界限。

这一时期,在这种以“偏重双基”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的指导下,我国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是:仅仅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求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指令,教师常以批评、训斥、禁止、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师生关系不平等,常常发生不信赖、不尊重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之事。

第二,重管教而不重自觉。不注重从小引导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往往认为对学生管得愈严愈好,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自我调控以及自主、自立、自律的品质和能力。

第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上强求一律,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得不到承认,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独特性,造成教学活动单调、枯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第四,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以为向学生传授得越多,学生就懂得越多,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智力和能力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前苏联以赞科夫为代表,在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先后提出了以发展学生智力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差不多以席卷世界之势在各国教育界传播开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思考: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种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学实践的影响呢?怎么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和正确对待它对教学实践的意义呢?我们是抱住以往的理论不放,还是根据实践的发展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理论呢?于是,教学理论界展开了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的大讨论。

通过这次讨论,人们逐渐认识到,面对新技术革命提出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人类知识量剧增、更新周期缩短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传授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为此,必须实现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因此,教学活动的目的应当是“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以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确立以后,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实验主张,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时期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定璋主持的“三自能力教育实验”、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又称“八字”教学法)、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以及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实验”、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等等。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这些教学改革实验与以往的教学活动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基本观点和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这是对“先讲后练”、“只讲不练”的传统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的结果。例如,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强调“启—读—练—知—结”,课堂教学六步法注重“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提倡“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尝试教学法则强调“尝试—自学—练习—讨论—讲解”等。这些教学改革实验,有的是把学生的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有的则是把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从而把学生的自学活动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现了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必“齐步走”,但同时又不主张完全的“个别教学”,除个别学生(包括优秀生和差生)允许完全自定步调外,绝大部分学生则必须阶段性地集中学习,接受教师的统一指导。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两种方式进行指导:一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一种是针对一些共同问题即某一类或全班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

三、强调非智力因素

在上面提及的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讨论的中后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智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能不能保证他一定学习得好,一定能够成才呢?例如,刘佛年先生曾经指出:“智力是认识世界的活动,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一个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呢?他总有个动力吧,总有一个原因、一个需要驱使他去认识世界,去追求知识吧。所以,这就牵涉到需要这类问题……除了智力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情感的问题、意志的问题。”[3]1983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4]

在这一时期,关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我国心理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其研究结果如下:

——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都有影响,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其作用有大有小,并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动态趋向”现象。

——只要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无论是什么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相关。特别是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

——优秀青年或学习优秀者,其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意志顽强,有好胜心,勤奋刻苦,学习兴趣浓厚,善于独立思维,情绪稳定;学习落后者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缺乏坚韧的意志,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够自觉,情绪波动大,缺乏明确持续的学习动机。

——非智力因素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多数年级在0.178~0.368之间,其中初中学生为0.28~0.70,高中生为0.27~0.43之间。

——动机、兴趣、性格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表现基本一致,即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意志则呈现出一定的差异。[5]

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两者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既有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的一面,也有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力活动之中渗透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又渗透着智力活动。也就是说,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教学活动仅仅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育智)的功能,或者仅仅强调陶冶情操(怡情)的功能,都是片面的。因此,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也要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以学为乐”。这样,我国教学活动的目的就进一步发展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的指导下,这一时期我国的教学改革实验针对以往教学活动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倡导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力图实现认知层面的“会学”与情感层面的“乐学”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既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的有效途径。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情境教学、兴趣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

四、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在世纪交替之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我国进入了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

从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人伦道统制,把人牢牢地系在了血缘纽带之中,扼杀了人的个性;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又使人屈从于自然的支配,造成我国国民普遍缺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性。建国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少数人拍板决策、多数人照办服从”的体制,企业和个人只需要对发出行政指令的上级负责,而不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不必关心流通和分配,致使一部分人养成了一切行动听从指令,只会被动执行、不思开拓进取的依赖习性,造成个人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新的革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等,而人的建设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人的变化包括很多内容和方面,而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核心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个人,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较为缺乏的。

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是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标志着经济领域中对经营者主体性的强调,作为一种法律要求的规范和投入市场必备条件的强调,而且意味着需要人的主体性之现实土壤的产生,社会对此真实需要的出现”。[6]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社会背景,为独立个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为个人主体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舞台,促进了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不仅影响着文化、教育领域,还震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将逐步接受并确立自主自由、民主平等、讲求效率、顺应变化、崇尚真理、开放自我等新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建构出新的理想的人的形象,这些都必将影响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出现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必将影响到人们对教学活动目标的选择与价值追求。因此,现代教学活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种需要,就必须自觉地更新培养目标,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自律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百折不挠,不断追求新知且能独立思考的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否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21世纪新的教育观念,并据此制订本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这是20世纪末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接连发表了四个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在第四次报告(即终结报告)中明确指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确立个人尊严、个性尊重、自由和纪律、自我负责的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我们必须对照‘重视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整个教育领域。”[7]他们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认为,基于《教育基本法》的精神,21世纪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宽广胸怀是指德、智、体协调发展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是指艺术、科学和技术各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二是培养自主、自律精神。自主、自律精神具体说,是在形成稳定的自我性格时,要具有自主地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具有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等精神。在确立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培养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三是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要在和平、国际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存下去,培养深刻理解多种异国文化,具有国际性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应当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8]

韩国在制订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也突出强调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的培养,并且使这些目标成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例如,韩国第五次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教育的宗旨是每个公民都能完善其个性,增强其独立性,并使他们都成为优秀公民,能够为民主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为人类共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他们提出了“全人观念”,其基本内涵有:一是健康的人(包括强健的体魄、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丰富的情感);二是独立的人(包括自信、自主决策能力、开拓进取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三是创造的人(包括基本学习技能、科学研究的能力、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性向);四是道德的人(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认同感、优秀公民的意识、关心他人的精神)。[9]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的埃利雅德博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一个人要想在21世纪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关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目标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他人。”[10]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教学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标签:;  ;  ;  

50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_非智力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