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铁交通越来越发达。因此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购进了汽车,这样就给我国的交通带来了很多阻碍,道路经常被堵塞。因此现阶段为了缓解我国的交通问题,我国开展了地铁出行。现阶段地铁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缓解交通压力的方式。因此本文主要从地铁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出发,对地铁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全面提升地铁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地铁作为典型的现代化城市公共客运的交通工具,通过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散客流量,有效解决城市中经常出现的交通拥堵情况,方便人们出行。深基坑施工作为地铁建设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施工中牵涉到很多方面且存在诸多风险,比如项目投资大、无法精确勘察水文地质情况、城市地下管道复杂等。地铁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灾害性事故隐患,有必要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
1地铁深基坑施工概述
1.1施工的特点
城市交通体系中地铁施工交通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地铁施工交通近些年发展迅速,原因在于地铁施工可以在不影响普通交通的前提下有效缓解交通紧张,防止出现交通问题;地铁交通有着特定的轨道与运行轨迹,实际中基本上不存在堵车的情况,相比于其他交通方式该种交通具有鲜明的速度优势,乘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地,这样民众会更多的选择交通工具;加上价格合理,可以起到缓解城市内部交通压力的作用。
1.2高风险原因
地铁深基坑施工多为地下线,工程结构形式较多,施工中工法选择多样,施工难度较大,加上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较大,造成工程施工风险大,总结深圳地铁近些年发生的事故,可以发现地下线占绝大多数;最后地铁深基坑施工规模极大,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有着较高要求,专业人才缺乏也会造成安全风险。线路建设中涉及面较广,拆迁占地范围大,繁杂的地下管线也会加大风险程度;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节省开支,采用比价采购方法采购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劳保用品;施工人员没有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得不到救治和赔偿。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或是使用一些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粉尘噪音严重超标的设备,这样不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频繁出现安全事故。
2地铁深基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2.1进一步强化对深基坑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想要更好地进行地铁深基坑设计,首先可以确定的就是在建设地铁深基坑的时候要保证地铁深基坑的深度。在建设地铁深基坑中也不能浅挖,因为这样会不仅更好的进行地铁深基坑建设,因此在建设地铁深基坑的过程中要适中的进行挖掘,保证地铁深基坑的工作运行质量。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深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观测,看看在地铁深基坑开挖之后的形态展示,特别是在地铁深基坑开挖一个月之后,需要针对开挖的地铁深基坑设置多个观测点,以防在建设地铁深基坑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仅要设置多个观测点,还要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只有对地铁深基坑的建设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地铁深基坑的质量,才能让地铁更迅速更安全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基坑降水及开挖监理控制
在进行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开挖顺序主要是根据车站主体的结构分段特征还有施工总进度的安排情况来的,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分层、分段、对称、限时”等要点,需要遵守“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支后挖”等一系列原则。冠梁的制作强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后,让施工单位进行开槽支撑,把土方开挖到一个需要达到的位置后马上做好安装支撑的工作,以防止或减少墙顶位移情况,并且防止地表出现裂缝。对承包商在挖土的过程中是否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挖土做好检查的工作,挖土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分层分段、对称、限时、平衡等诸多原则,防止擅自超挖的情况出现,每层开挖的过程中底面标高需要大于该层的支撑底面。在斜撑之间的土方,需要从基坑角点顺着和斜撑的垂直方向向基坑里面进行限时开挖工作。在挖土的时候,现场的监理人员需要对基坑边10m范围内出现的土方、重物和动荷载情况有没有达到设计荷载进行检查,并对施工单位挖方的过程中有没有碰撞支撑进行检查。基坑土方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单位观察和检测基坑、附近环境进行督促。在进行最后一层开挖土方的时候,如果采取机械手段进行挖土,需要督促施工方保留坑底大约200-300mm的土层,采用人工挖除的手段并进行整平,严禁对坑底的土地进行超挖和扰动。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监理方需要积极督促施工方保护坑底土,并且马上组织相关的建设单位、勘察、施工各方对基底进行验槽,只有验槽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综合接地以及垫层的施工工作。
2.3质量监督、检测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对于深基坑的施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审计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为了使浇筑的效果达到相应的需求,在进行浇筑的过程应该保证其导水管的隔水性能。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灌注的灌注量,在进行初次灌注之后,应该将导管埋设在混凝土中。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的速度以及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对于导管的位置进行实时的控制,避免混凝土的导管脱离混凝土,注意浇筑过程中相邻导管之间的间隔。
2.4控制混凝土灌注质量
灌注墙体混凝土时按照水下混凝土施工标准进行,为保证灌注质量及使用寿命选用比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强度的混凝土。严密、牢固连接灌注混凝土导管并进行水密性试验,检验压力控制在600-1000KPa间。控制导管长度,下端距槽底0.3-0.5m;2m≤导管水平间距≤3m,距槽段端部≤1.5m,同时保证每根导管分担的浇筑面积基本相等。除此之外,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和易性与设计要求的初凝时间,并将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内。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将具有良好隔水性能的隔水栓放置在灌注导管内,制作隔水栓时采用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西石混凝土,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初次灌注时要控制灌注量,初灌结束后导管应该埋与深度超过500mm的混凝土中;浇筑时定时检查混凝土面高度,控制浇筑速度,确保导管埋深始终处于2-4m间,避免发生抽出导管的情况;严格控制导管混凝土灌注量,同时开始关注,相邻间导管混凝土高度差不大于500mm,当混凝土灌注不下时可以上下抽动导管,但抽动范围小于30cm,抽动时只做上下运动避免发生横向移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使用地铁来解决出行问题,对于地铁来说,地铁深基坑工程难度大,基坑安全控制极为重要。在整个地铁工程建设中,地铁深基坑的制作主要应当选择支护形式和降水方式。而且相应的地铁深基坑设计需要根据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的评议监测数据来进行整体的改革。在整个地铁设计中,良好的施工不仅仅可以保障地铁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加强地铁的实用性能,这对于地铁的施工技术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只有将更多的技术应用于地铁中才能使地铁为人们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啸.地铁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
[2]樊金彩.现代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新技术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1):194-195.
论文作者:李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地铁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深基坑论文; 导管论文; 基坑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交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