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对于电力系统的规划也是民生的基本问题之一。近些年,我国政府在电力技术建设中,积极地普及智能电网观念,把智能电网有效的落实在了实践之中,取得了良好佳绩。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
引言:
智能电网是当下产生的一个新型概念,与传统的分散式电力管网不同,它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建成过程中,我国将传感技术、TD-LTE技术融入其中,使得电气官网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程度都有显著的进步,电网的智能化也仅仅是时间问题。可以说,理想的智能电网是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无线式全新系统,正在引领着现代通讯行业进步的方向。
一、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也可以称为电力通信网,它从简单的电气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关系着行业整体的发展方向[1]。它的构成包括中央的主控台,和其他分散的系统,通过主控装置,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查询其他系统的运转情况。在技术上来说,它是基于我国无线技术、传感技术等的进步,提出的一种合理的预想。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以及对实践的具体分析,完成整个智能电网的稳固,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及电力技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智能电网是基于满足客户的最基本需求原理上修建完成的,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网获得更为优质的网络状况。它还可以通过自我修复的方式,解决一些细小的问题,节约施工人员大量的精力。
二、实际应用
(一)自我完善
因为智能电网自动化程度较高,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出现问题时,它可以及时地作出提示和报警,以保证电力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是妥当的。如果电力系统出现了零件故障问题,电网自身就可以对其进行排查和修复,让整个系统的运行不会出现问题,以免给所涉及区域内的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传统的电力管网铺设中,因为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距离相隔较远,如果出现一些小的故障,还需要施工人员进行紧急抢修,并关停故障所在位置的设施,这样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抵抗力稳定
智能系统的规划中,我们应充分的考虑到电网本身的恢复力稳定性,即系统抵抗外力恢复自身状态的能力。在普及智能电网之后,除非出现较为严重的雷雨天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供电异常的,但是在以往的传统电网条件下,像一些非刻意性灾害、计算机故障等,都有可能给电网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智能电网则有效地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它通过自身的抗外力能力,尽量保证只有事故发生点的电能中断,通过关联性较强的内部电网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毒对于主控板的危害。因为基于智能系统思想下的电力系统可以将危害降低,所以它恢复常态的能力也十分强,我们一般认为它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三)中央集成
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统一的一体化平台,可以将电能输送的全过程含盖其中,有效的将电力系统的操作流程统一化,为优化配电配置,协同作业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成本优化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可以对生产实践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估,以此来确立经济效益最高的运作成本。在智能系统还未普及时,各部门趋于零散化,应为沟通不到位,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很多问题,而智能系统在管理层次有其充足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最为直接的方式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力与物理成本均有所降低。
三、电力技术
(一)参数测量
参数测量技术是电力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在实践中,操作者可以把测量所反馈的信息,进行集中地筛选,然后对数据对应的地区进行综合考察,来更好的了解系统运行的工作状态[2]。通过对电力参数的测量,测量者可以得到关于电气设备的漏电情况、阻塞情况等,这对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灾祸抢修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通过电力技术,获取到数据信息,然后在确定工程计划。
(二)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作为其实现的平台,我们姑且将电力系统作为合适的平台。智能电网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对数据的保护作用[3],只有利用电力传输的系统,智能电网才能成为人们所赖以应用的基础设施。通信管网技术是利用平台搭建的方式,实现电网的高度集成。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发展通信技术与智能电网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三)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整个系统更加的统一,让日常的工作处于广而不乱的情况,以此来积极的提高调度的灵活度,很多人认为这项技术十分重要,就是源于智能电网是脑,其他系统就是人的肢干,只有调动顺利,人才能保持平衡[4],这样一个理论。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电网的功能,我们应该积极完善这项技术。
四、结束语
全球的信息化水平都在进步,可以说电气的智能化是一种历史之必然,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也一直在这条路上积极探索。现在,技术人员将智能电网的思想,贯彻在我国的电气技术与电力系统的建设之中,就是对电力智能化的一次大胆的实践。但究竟该怎样完善这项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每一个国家,都还需要漫长的完善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苑峰,张磊,姜铭,等.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与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183-00183.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32-32.
[3]程樾.浅析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8-19.
[4]王双玉.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财富,2012(17):71-71.
作者简介:王嘉鋆(1995-11),女,籍贯:北京怀柔,学历:本科,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王嘉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可以通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