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FDI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产业升级论文,我国论文,产业集聚论文,FD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FDI逐年提高(如表1所示),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具有地域性。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上,东部地区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如表2所示)。另外从2000年以来,外商在我国东部的投资,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个区域的集聚度愈来愈高。1995年,这三个区域9个省市的FDI为268.62亿美元,占全国FDI的比重为71.0%;2000年为308.3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75.7%;2003达到423.67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升至79.2%。
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在华跨国公司FDI主要来源于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基本上投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多为“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而90年代中期以来,来自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资本投资显著增加。截至2003年底,世界排名前500名的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来中国投资。跨国公司基于其全球化战略考虑,以长期占领国际和中国市场作为目标,主要投向中国较为薄弱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FDI正在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倾向性。所有这些是否表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能够对我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产生带动效应呢?
相关理论概述
Weber(1909)《工业区位论》中第一个提出集聚和集聚效应。他认为所谓集聚效应,是指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Marshall(1920)《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Marshall指出行业集聚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中间投入品市场、劳动力共享和产生知识外溢,这三个方面形成了空间集聚的向心力。Ohlin(1933)《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个地方的运输成本决定了该地方的产业布局,但是生产活动集中的趋势之大,可以使布局从遵循运输条件的轨道上偏离,从而集聚效应是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因。Coughlin等(1991)发现,外国直接生产企业(在州水平上)的数量与更大的土地面积、较低的工资、更高的个人收入、更高的失业、运输基础设施、较高的制造业密度等因素有关。Wheeler和Mody(1992)将集聚经济定义为基础设施质量、工业化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等的函数,并发现集聚经济和市场规模决定了美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区位选择。Smith和Florida(1994)发现,空间群集是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美国定位的重要特征,在美国的日本汽车装配企业和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钢铁生产、精加工、处理橡胶和轮胎制造业都群集在一起。Head,Rises和Swenson(1994年)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在美国投资的分布状况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计算表明,日本投资选址模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产业的集聚效应,而不是基于自然禀赋或劳动力、基础设施等州际差异。Barrell,R.和Pain,N.(1999)研究了美国制造业1978-1994年在6个欧洲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和投资,研究发现,劳动成本并不像以往那样在跨国公司区位决定中起中心作用,尤其是那些采取高科技生产技术的跨国公司,与主要的生产和研发中心接近倒是重要的区位决定因素,由此形成空间集聚。Guimaraer(2000)通过对葡萄牙FDI的定位研究发现,由于仿效其他的外国公司的决策以降低不确定性,外国投资者可能被吸引到外国公司集中的区域。Krugman(2001)强调,历史和偶然事件在经济活动的区位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Krugman还进一步发挥了ohlin的思想,认为不仅是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市场潜力也是集聚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Porter(2002,2003)则从发挥集聚效应的角度,指出了政府促进产业集聚的三个作用:①本地竞争的密集程度,②本地培养新事业的环境,③将产业集群内部成员聚合起来的正式或非正式机制的效能。贺灿飞和魏后凯(2001)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
表1 1992-2004年中国吸引跨国公司FDI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2 1993 19941995 1996 19971998 1999 2000 200120022003 2004
FDI 110.1 275.2336.7
375.2 417.2452.6454.6403.2407.1468.8
527.4535.1 60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表2 东、中、西地区跨国公司FDI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1992-2001年) 单位:%
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东部地区 91.2 87.4 87.8 87.7 88.0 86.2 87.2 87.8 87.8 87.8
中部地区
6.8 8.9
7.9 9.2
9.5 10.4 9.7 9.4 9.2 9.1
西部地区
2.0 3.7
4.3 3.1
2.5
3.4 3.1 2.8 3.0 3.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1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
Brash(1966)研究发现,通用汽车公司对澳大利亚当地供应商质量上的严格控制对供应商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Lall(1980)在研究印度卡车制造业时发现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通过后向联系可以产生技术外溢。Lester(1981)发现,美国在马来西亚出口加工区的子公司的一般管理技巧已经基本转移给了当地雇员。Meier(1989)指出,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产业升级效应,客观上要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具有“发动机单位”的职能。姚洋(1998),何洁、许罗丹(1999),沈坤荣、耿强(2000)等的实证分析都得出,FDI的进入会为东道国带来程度不同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能够使东道国的产业结构系统不断地进行演变,即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说是高度化。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下列观点。Krugman(1993)认为,产业集群此起彼伏,有些产业高度集聚区会因为技术的进步,集聚程度下降甚至消失。如果集聚的产业对专门的中间投入品和信息、技术外溢的依赖程度减少,也会出现产业集聚衰退。Edmund R.Thompson(2002)认为集群内技术转移和产业创新比集群外更加显著。
数理模型分析
根据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水平型跨国公司(horizonta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和垂直型跨国公司(vertica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水平型跨国公司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生产相同产品,经营相似业务,因而可以不通过国际市场,而是在公司内部完成生产技术、营销技能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转移,充分利用各国有利条件,增加产量,提高规模效益。垂直型跨国公司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制造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每个国家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中进行专业化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近年来各个国家的制度变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垂直专业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新趋势。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收缩战线,只保留核心业务,而把大量的其他业务交付给外部企业甚至是海外企业,进行垂直产业链的专业化生产。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的发展,不仅对跨国公司母国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而且对与跨国公司进行垂直专业化协作的东道国也会在产业集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华跨国公司的FDI对我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究竟如何,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模型来加以分析。
1.模型建立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它向中国转移资本的动因是由于中国有大量的廉价熟练劳动工人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在这里我们假设国际制造业资本K转移到东道国A地,并运用劳动力L,形成具有技术水平r(n)的跨国企业。对东道国来说,它吸收国际资本的转移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设跨国公司的单位资本的投资成本为r[,1],A地给予跨国公司的优惠条件包括基础设施i、土地价格p[,1]、税收τ,等等,这些都可以用函数r[,1](i,p[,1],τ,…)来表示,其中,…。
对于A地的本土企业来讲,设中国企业使用劳动力l和资本k两种投入品进行生产,产品为国际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于是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各种中间投入品。由于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的关联效应,为其进行产业配套,因此假设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生产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设跨国公司所获得的本土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投入品的单位成本为r[,2](在这里为了下面计算的方便,我们对跨国公司所获得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进行了加权平均),r[,2]中含有本土企业生产中间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i、土地价格p[,2]、税收τ,以及将中间产品运输到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的贸易成本c,等等,这些可以用函数r[,2](i,p[,2],τ,c…)来表示,其中,…。
我们借鉴P.Romer(1990)、G.Grossman & P.Howitt(1992)以及R.J.Barro & Sala-i-Martin(1995)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时所构造的一种架构模式,然后根据需要重新构建并进行定义。
设A地所提供的中间投入品的总量为X=,在此写出某一代表性跨国公司的生产函数:
附图
注:如果把M的增加理解成为X[,j]的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我们也可以将此函数改写为:
附图
在这里我们认为,中间投入品数量M的增加代表由于跨国公司落户东道国某地而引起该地东道国企业的集聚。由于集聚效应,围绕在跨国公司周围的企业为其提供产业配套的关联效应的广度增加,因此能够使分工深化,促进经济增长;β(m)为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卢β(m)的提高表明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中间投入品的关联效应的深度增加,也即本土企业从为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的过程中管理、技术水平等获得了提高。
在这里我们假设跨国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
附图
由此两式,可得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附图
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得到跨国公司的最优资本规模:
附图
2.模型分析
从上述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一:跨国公司转移过来的产业技术水平越高,则东道国吸收的资本规模越大。这说明,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差距越大,本土企业吸收跨国公司的资本规模越大。如果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随着关联效应的深入而使β(m)提高,则随着“干中学”等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将会使本地企业逐渐成长,代替跨国公司。
命题二:本土企业技术水平与跨国公司的资本转移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明显。我们对(7)式进行整理得:(7)(8)
附图
我们设一个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函数g(x),可见,若g(φ)≥g[β(m)],则本土企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跨国公司资本的进入,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本土企业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以后,更有利于跨国公司资本的引进;若g(φ)≤g[β(m)],则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替代国际资本,这或许是由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干中学”等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使本地企业逐渐成长,替代国际跨国公司。
命题三: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的产业配套的范围越广,即为跨国公司的产业配套的能力越强,则吸收跨国公司的资本规模越大,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就会越快。或者说,跨国公司只是专注于其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全部外包给本土企业越彻底,则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就越多,本土企业自生创新能力就提升得越快,本土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会加快。
命题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跨国公司向东道国资本转移的规模越大,将会使本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越强。在这里假设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所作的产业配套的中间产品可以用共同的物质单位来衡量(即为同质可衡量的产品),则(4)式可重新改写为:(9)
附图
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资本规模越大,本土企业的产业集聚能力越强。
命题五:从(6)式可以看出,如果r[,1](i,p[,1],τ,…)越小而r[,2](i,p[,2],c,…)越大,则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将会越多。如果东道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促使大量外资的涌入,与此同时却对本土企业采取了某种程度的歧视政策,则吸引外资的目的将遭到扭曲。吸引外资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土企业利用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机会更好地发展本土企业,而不是舍本逐末。
命题六:如果本土企业为跨国公司产业配套的范围越广,且依赖性越大,则有可能产生“产业空洞化”。这是指本土企业在产业配套的过程中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的能力越低,那么必然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果国际跨国公司由于国际上的风云变幻撤走投资,只留下与之配套的本土企业,那么该地区很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或者说如果跨国公司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为其作外围的简单的产业配套,而本土企业在作产业配套的过程中,没有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或者说β(m)很小,以至于在为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对于东道国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垂直专业化生产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新趋势下,我国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为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进行专用性投资,在此过程中国内外一大批中间产品供应商往往会大批跟进,产生了产业集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企业有了向跨国公司学习与合作的机会,从零部件制造、组装装配等一些简单的为跨国公司配套的中间产品向系统化、深加工、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使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各级政府要为国内企业创造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不断地发展、壮大本土企业。如果我国政府对本土企业实行某种程度的歧视政策,那么,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必然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空洞化”绝非危言耸听。因此,我国在获得跨国公司FDI的同时,要不断地培育和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和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替代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