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育龄期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经二维超声检查后疑有宫腔内病变的86例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术前经阴道二、三维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育龄期妇女宫腔内常见的6种病变,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9.1%,三维超声为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病变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阴道;三维超声;二维超声;宫腔病变
育龄期妇女宫腔内病变以良性为主,如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对此二维超声大多可在术前做出较明确的诊断。但随着子宫内膜增殖症发病率的升高,以及部分人流术后残留所导致的异常宫腔内回声又增加了二维超声鉴别诊断时的难度。经阴道三维超声可获得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子宫冠状切面,其能直观形象的展示宫腔立体形态,腔内病变的大小、形态、回声、位置及与周边组织的毗邻关系。故而本文拟评价三维超声相较于二维超声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时二维超声检查后疑有宫腔内病变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40岁,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或诊刮术,具有完整的病理检查资料。
1.2 方法 86例患者除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外,均在术前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多切面模式进行了检查。使用GE VolusonE8彩色三维超声诊断仪,RIC5-9-H腔内容积探头,频率5~9MHz。检查时先常规观察子宫、双附件区以及宫腔内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随后取病变最佳二维图像后固定探头不动,调节容积取样框的大小及角度,将感兴趣区完全包裹其内,启动三维成像功能获得重建结构的A、B、C三个相互垂直平面,通过旋转X、Y、Z轴,获得最佳图像后保存。每位患者均在检查后3日内行宫腔镜或诊刮术并行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D-TVS和3D-TVS对宫腔内病变诊断检查结果的比较 本组86例患者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4例,黏膜下肌瘤18例,内膜增殖症27例,术后组织残留4例,宫腔积血2例,子宫内膜癌1例。
经2D-TVS诊断内膜息肉40例(其中4例为子宫内膜增殖症误诊,1例为粘膜下肌瘤误诊,1例为宫腔内积血误诊);粘膜下肌瘤15例(2例漏诊为内膜息肉,1例误诊为肌壁间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23例(3例误诊为息肉,1例误诊为内膜癌);术后组织残留7例(其中2例为血块被误诊,1例误诊为息肉);宫腔积血1例(1例漏诊为组织残留);子宫内膜癌0例(1例漏诊为增殖症)。
经3D-TVS诊断内膜息肉35例(其中1例为子宫内膜增殖症误诊);粘膜下肌瘤17例(1例较小漏诊为息肉);内膜增殖症28例(有1例误诊为息肉);术后组织残留3例(1例误诊为积血块);宫腔积血1例(1例误诊为组织残留);子宫内膜癌2例(其中1例为增殖症误诊)。具体见表1。
本研究中86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共有18例患者误诊,与病理结果相较诊断符合率为79.1%。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共有6例患者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子宫腔内病变的2D及3D超声图像表现分析
(1)子宫内膜息肉:二维超声多在女性处于内膜增殖期厚度较薄时易于发现,其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高回声光团影,自宫内膜向宫腔凸起。而三维超声多切面模式中的冠状面无论内膜厚薄均可形象的展示出宫腔形态及内部结构,不仅可观察息肉形态、大小、数目,还可较准确地诊断其发生部位。.
(2)子宫粘膜下肌瘤:二维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中低回声团块影像,直径多在1.5cm以上,同时内膜线中断、形态不规则,有时与肌壁间肌瘤难以区分。三维超声检查则可在图像上观察到肌瘤团块完全位于宫腔内,有宽大的基底或是有蒂与内膜相连,宫腔形态不规整。
(3)子宫内膜增殖症:二维超声图像上常表现有内膜增厚,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增强。三维冠状面可见增厚的内膜略向宫腔内凸起,内部无明显异常团块声影,且基底较宽,基底层三角形三边连续完整。
(4)组织残留:二维超声检查多显示为宫腔内的不均质中等或高回声,陈旧性残留会因聚集粘连成团而表现为有包膜的团块影,并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在三维超声重建后的切面中可见完全位于宫腔内杂乱无序的高回声,与肌层无关联。
(5)宫腔内积血:二维超声可表现为无回声暗区或松散的低回声,部分陈旧性血块即呈现出不规则的高回声。而三维超声图像上显示为低或无回声,即可明确非实质性组织结构。
(6)子宫内膜癌:二维超声示内膜弥漫性增厚,回声不均匀,部分病例可见强弱回声区相间。三维超声显示增厚的内膜回声紊乱,期间或可见团块样声影,内膜边缘常不整齐与肌层分界欠清晰。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增殖症是临床上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宫腔内病变,另外此阶段妇女由于终止妊娠手术不彻底等都会导致不规则阴道流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宫腔内各种病变的辅助手段主要有B型超声、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后两者有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且费用较高,故而超声检查是目前首选的诊断方法。虽然二维超声检查能够显示子宫内膜的形状和回声,但对于上述几种多发病的正确诊断率仍然较低,据文献报道为81.48%~86.00%[1-2]。而三维超声的多切面模式可同时显示子宫的三个互相垂直切面[3],获得冠状面图像,清晰展示子宫内膜形状、宫壁与宫腔内病变的关系,这些是二维超声难以做到的,故而其诊断准确率文献报道达到了93.5%~95.7%[4]。同时在图像上可通过调节X、Y、Z轴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观察子宫腔及内膜病变情况[5],尤其对于二维超声容易忽略的较小病灶能够及早发现,并可对病灶作出准确定位,明确病变的位置、形态,如在诊断内膜息肉时可清楚显示其基底来源,对于有蒂游离于宫腔内的息肉用三维能量多普勒即可知其滋养血管发自哪一宫壁,为宫腔镜和诊刮术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较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获得的图像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可整体观察病变情况,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6]。本研究中有一例粘膜下肌瘤由于内膜较薄二维超声误诊为肌壁间肌瘤,而应用三维超声立体成像后在冠状切面即清晰看到肌瘤发自后壁肌层,瘤体完全被包绕于宫腔内。此技术还可鉴别肌壁间的大肌瘤凸向宫腔的部分,为术前临床选择手术方式、评估手术难度及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有效减少了其他昂贵检查,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本研究还发现,育龄期妇女由妊娠引发的问题如人流术后组织残留,尤其对于时间较长的陈旧性坏死组织,二维超声检查中较难与血块、合并变性的息肉及肌瘤相区别,而在三维超声多切面模式清晰显示了宫腔内容物的边界、内部回声、与周围内膜及宫壁的关系,故而较二维超声获取了更多的诊断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由于该年龄段妇女宫腔内病变以良性为主,本次86个病例中仅发现1例内膜癌患者,但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经阴道三维超声还可显示子宫内膜癌病变范围与肌壁的关系,是否浸润肌层及浸润深度,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作出了更准确的判断,因此,三维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内膜恶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综上所述,在鉴别比较复杂及细小的子宫腔内病变时使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其在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卫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937—1939.
[2]漆晓荣.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67—768.
[3]蔡爱露,解丽梅,王冰,等.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40-42.
[4]葛玲,傅庆诏,刘韶平,等.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9):674—676.
[5]张金霞,石淑霞,温莉.生理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在子宫内膜及宫腔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4):254-256.
[6]朱颍,曹云霞.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不孕症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6):819-821.
论文作者:赵璇,马雄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超声论文; 宫腔论文; 内膜论文; 息肉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回声论文; 阴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