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应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疗效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在妇产科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效果;安全性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在研制成功早期不要用于终止早孕。随着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该药在在妇产科的应用日趋广泛,其疗效和安全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分析米非司酮应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本文特选择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分别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期为的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下面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0例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6±4.5)岁,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中人工终止妊娠患者共23例,异位妊娠患者共26例,子宫肌瘤患者共20例,紧急避孕患者共16例,其他疾病患者共15例;对照组中人工终止妊娠患者共25例,异位妊娠患者共25例,子宫肌瘤患者共21例,紧急避孕患者共15例,其他疾病患者共1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基础性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溶液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病情决定药物的用量。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内分泌功能进行定期检测。
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价标准如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为无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判断以影像学检查为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妇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中共有4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腹痛,2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P>0.05)。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类固醇抗孕酮的药物,在结构上和炔诺酮相似,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对孕激素产生拮抗作用,而本身并无孕酮活性。由于其具有拮抗孕激素的能力,且引发的不良反应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我国很多的医院都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异常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炳的治疗。翁晓贤选择13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终止妊娠32例、紧急避孕26例、子宫肌瘤40例、异位妊娠18例、其他妇科疾病16例,均给予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示,终止妊娠治疗有效率为96.88%,紧急避孕为92.31%,子宫肌瘤为95.00%,异位妊娠为94.44%,其他妇产科疾病为93.7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0%,人工终止妊娠为91.3%,异常妊娠为92.3%,子宫肌瘤为85.0%,紧急避孕为87.5%,其他疾病为86.7。这与翁晓贤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另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陈玲选取收治并使用米非司酮妇产科患者650例,采用米非司酮展开治疗,其中7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5.40%,认为米非司酮因效用较强,不良反应也较多,可作为终止妊娠、避孕药物,但应慎用。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降低了米非司酮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可见通过调整米非司酮用量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的来说,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副作用较小,见效快,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随着研究的深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冬菊. 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275.
[2]刘春喜.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 当代医学,2014,14:58-59.
[3]杨世珍.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药论丛,2015,01:283-284.
[4]孙科文. 浅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4:77+80.
[5]张晓宇. 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0:157-158.
[6]王效爱. 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6:121.
[7]管建华,苏翼,胡冬梅. 米非司酮应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8:99-100.
论文作者:彭信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疾病论文; 率为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