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都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新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都市论文,乡镇企业论文,新动向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一次崭新的经济运动,必然牵连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和相应的得与失。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往往使许多熟悉的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不断产生新的情况,出现新的动向,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重视这些问题。重视这些东西,既是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的钥匙,也是我们认识乡镇企业内在运动规律、克服工作中盲动性的好方法。仅就成都调查所见所闻,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新动向”:
(一)机制创新深层问题层出不穷。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打破了当初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和不规范的竞争规划,使原有许多“理所当然”的“份内之事”变得无所适从。仅仅从我们调查所涉及,当前,重要问题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既往乡镇企业的地权归属问题。当初,乡镇企业发展多从乡情、亲情和对政权的归属出发,对企业土地的使用和投入,大多很不规范;地权的归属,使用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和代价等等诸多问题都混淆不清,使乡镇企业创业之初的机会成本十分低下,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现在,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产权改革的进行,原先混淆不清的地权问题,越来越成为乡镇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道路上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在成都被称之为“有天无地”的经营难题。由于管理中政出多门,许多问题难于一致,实践中也难以遵循,因此,亟待统筹协调,规范操作。其次,企业同构与恶性竞争。由于乡镇企业产业(行业)结构趋同严重,导致市场不规范的恶性竞争,尤其是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之后,使原先那种“船小好掉头”的“见缝插针”的经营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其表现,既有那些“龙头”企业在无序竞争面前“欲干不能,欲开(工)不行”的仰天叹息,又有万千作坊式家庭企业为生存不惜血汗地进行“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既有当地不择手段的压价倾销,也有异地釜底抽薪的买空卖空,总之,随着产权明晰的逐步完成,这种因企业同构而形成的内部之间、内外之间的恶性竞争,已成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另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最后,资本周转与金融风险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产权明晰,企业进入资本运转的市场竞争轨道,失去基层政权庇护的乡镇企业家们发现,市场经济完全不是随心所欲的场所。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企业改制后资金匮乏,另一方面,原先政府给予的筹集便利已基本不复存在;一方面,市场竞争有等于加大资本投入,以便谋取先入为主的份额,另一方面,主要筹资渠道已经由民间各种不规范、不合法的方式和方法,转向正规的金融部门;一方面,乡镇企业亟待加大技术改造,亟待改变陈旧设备,建立前景广阔的高新产业,另一方面,银行改制使投资变成一种前所未有“风险”。这些情况促使金融部门以各种借口“惜贷”,从而使众多乡镇企业,如何在新的机制下顺利地实现资本周转成为不可逾越的新“考验”!
(二)结构调整使乡镇企业的“大”与“小”各顾其途。
随着“二次创业”的进展,成都乡镇企业的规模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企业平均人数,1993年比1984年减少41.3%;经过近几年的“二次创业”,目前又比1984年规模下降26.7%,1998年末,仅仅为1984年的43%。乡镇企业越发展,企业平均职工规模逐渐递减的趋势仍无停止的势头。但从绝对值看,也不过由1984年的22.3人下降为1998年的9.6人。若再深入一步,从成都乡镇企业不同经济性质考察,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至少,也绝非所有乡镇企业职工规模一直在下降!从全市统计中可以看出总体平均,企业人平值1998年比上年降低了23.8%。其中集体企业同期只上升了11.6%;而个体私营企业却只下降37.7%。似乎在总下降趋势中两者平均差度并不太大。不过,从绝对值上看,就初步明确了浅层的平均数掩盖下的实质:1998年成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平均人数已下降为4.8人;而同期集体企业却由上年的67.8人上升为75.7人,已是个体私营企业15.8倍!可见,通过“二次创业”,在不同经济成份之间,企业人均规模发展方向是迥然相异的,基本趋势依然是“大”与“小”两个方向背离、逆向运行的态势。这种背离态势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从“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剖析就更加清晰了。全市38户重点乡镇企业,仅占集体工业企业数的0.5%,但拥有资产总额的24.3%,1997年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占集体企业营业收入的29.6%;完成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占全市乡镇集体工业增加值的34.9%;实现利税总额8.4亿元,占集体企业利税额的55.4%。若把它们与全市乡镇企业户年均产值91.6万元,利税35万元的平均指标相对照,我们则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乡镇企业大小背离的内涵了。除了极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之外,约占90%以上的中小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仍属于家庭作坊式的私营“夫妻店”、个体老板、“前店后厂”现炒现卖的现代作坊,以及长途贩运的购销“专业户”!真正具有现代技术、现代设备、现代化生产与营销,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小”乡镇企业是微乎其微的。
由于“二次创业”使乡镇企业更加直接面向市场,投身于市场竞争,而“大”与“小”企业之间,由于自身条件,企业素质、经营者应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加之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因此,其感受与反映各不相同。调查中我们发现:“小的活不好”,“大的往外跑”,就是当前成都乡镇企业家们心态的高度概括。
“小的活不好”。主要是指中小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劣势而言。它们数量众多,经济实力弱(小本经营,图个脱货求财),布局分散(多系就地营业为主),企业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欠缺,原材料、销售市场运距远,生产成本高,失去商品竞争的成本优势),大多数经营者素质偏低,企业商品档次低(传统行业多,传统工艺流程多,传统产品多,以及传统管理、粗放经营方式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低,高科技附加值低,除个别传统的工艺行业外,市场销路越来越窄)。面对市场铺天盖地现代化价廉物美商品的竞争,无所措其手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虽然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维持生计,总觉得日子不好过。有的虽然已经落户小城镇,但所承包的田土始终不愿放弃,脚踩两支船。象鸡啄米一样,啄一嘴算一嘴。能留则留,不能留则退种田园。这种无可奈何,等待被分解的状态,很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大的往外跑”。主要是指乡镇企业一批成功的大、中型企业的扩张性发展而言。这些企业,普遍资本雄厚、规模大、产业化水平高、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是一批产销对路,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发展型企业或扩张型企业。这些企业,立足于本地资源和市场,已经成为地区产业骨干或经济支柱,产品畅销城乡市场,已经融为地区经济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特别厚待。但是,这类企业中,一些产品和技术具有广泛、通用与适应性,而地方市场容量有限,产品运到外地销售,虽然也能赢利,但是,它们或受地域限制,或受交通运输制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加之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家便把眼光由本乡本土,瞄准发展条件、发展水平更高的县城、中心城市以及外省,甚至国外的市场潜力,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便与当地企业或政策主管部门签约建厂,或合资、或联营、或独资、或参股、或扩张产品、或投资技术、设备;或开辟新的产业、行业或部门,参与当地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营活动,为其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因而受到外地的欢迎和支持。当然,许多时候,与本地主管部门的利益相左,产生不少的矛盾和问题。
(三)乡镇企业“寿终正寝”论的歪理邪说有所冒头。
随着近年来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整个成都乡镇企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利益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某些人对它的看法有失偏颇,而“寿终正寝”论正是这种观念集大成者。从调查情况分析,这种错误观念,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由:首先,单一的集体企业概念受到冲击。原先,以集体为主的乡镇企业已转换为集体企业与个体、私营企业并存,后者增势迅猛,导致这种混合经济形态中,个体、私营经济略占上风的态势,也使许多人对传统的乡镇企业概念产生动摇。其次,集体企业在乡镇企业的经济比重递减较明显。1998年,成都乡镇企业中的集体企业就比上年同期几乎全面下滑。集体企业无论在企业个数、人数、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净值、总产值和入库税金占全市比重都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99个百分点、10.14个百分点、8.43个百分点、8.19个百分点、7.61个百分点和4.39%个百分点。再次,基层管理人员经费不落实。由于长期高速增长、基层管理人员数量逐渐膨胀,但编制有限,长期依靠企业交纳管理费难以维持其运转。“二次创业”以来,这种状况难以为继,导致基层管理人员人心浮动,思想混乱,不仅工作涣散,怨言不断,直接影响到乡镇企业行政管理的正常动转。最后,正面宣传、正确舆论导向跟不上形势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实际需要。我们调查中不时听见“优惠、扶持的政策少了;帮助鼓励的声音小了!抓乡镇企业发展的力度软了”!对乡镇企业发展前途的悲观情绪,看来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二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究竟怎么走?调查中听到许多意见。初步归纳起来看: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既有策略问题、也有工作方式与方法问题,既有经济问题,也不乏许多所牵连的社会性综合问题存在。我们认为,加强对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研究,提高认识程度刻不容缓。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抓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找原因:
首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一个社会化问题。随着乡镇企业经济全面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进一步优化组合,单纯的生产力牵连出一定的生产要素的再组合,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产业化从量到质的衍变;牵连着自身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和周转,必然涉及生产力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再生产社会化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诸如此类,不是乡镇企业自身所能解决得了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而“二次创业”的完善,还有待全社会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健全。这不仅需要时间和资金等的巨大的投入,而且还有待于自身探索(包括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与创新。显然,过早、过全地要求乡镇企业“完美无缺”不是理智地表现。
其次,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有自身运动规律。与任何经济成分一样,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总有一个萌芽、生长、壮大、成熟的过程。由于各人所处环境与视角不同,有的看到生产发展一面,忽视了生产关系调整的一面;有的重视到生产力横向联合一面,忽视经济体制纵向改革一面;有的十分注意同一层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往往不太注意那些不同层次、范畴的“升”与“降”的另一面;有的十分担心那些简单再生产的危机面,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忽视那些腾飞的扩大再生产另一面,所有这些都难以避免。但是,无论片面性如何,决不能否认当前我国乡镇企业仍处于“二次创业”初级阶段的发展事实!决不能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所有发展问题。正视而不忽视,促进而不放弃,锲而不舍,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对发展整体而言,是“快”,而不是“慢”!
最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始终立足并得益于改革和开放。市场经济以特有的效率和效益,冲击着一切阻碍其进步与发展的桎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佳选择。坚持改革开放,也是我党一贯的大政方针。如果说既往的乡镇企业还可以藉借地区间起步与发展不平衡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得以萌动和发展,那么,“二次创业”则应该彻底放弃那种“轻车熟路”的留恋。没有开放就不可能有竞争;没有竞争的经济,不可能是“创业”,更不可能适应现代化资本经营的社会潮流。没有全局性观念的企业家不算一个好企业家,同样,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开放性与竞争性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只能是无所作为,没有前途的“二次创业”。这样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只能是无所作为,没有前途的“二次创业”。这样的乡镇企业,实质上也违背了“二次创业”的本意,背离了“创业”的精神,偏离了乡镇企业创业的发展方向。
(二)明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发展思路。
从调查中清楚发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来势汹涌,是潮不是水。对其领导与管理,宜“引”,宜“疏”,宜“导”,不宜“阻”,更不能“包”。从总的思路上,我们建议采取“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因地制宜,城乡结合;加强引导,管理搞活”的策略。从三个方向加强其疏导。
首先,立足于市场经济,从建立健全市场体制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入手,放手让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使乡镇企业充分认识和发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经济潜能,在竞争中,不断调整企业结构,在竞争中,不断完善企业机制,在竞争中,不断优化企业素质,不断地提高企业科技水平,不断地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通过生产力的扩张,逐渐实现向资本经营的过渡,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资本积聚。
其次,从成都乡镇企业实际环境出发,实事求是的对待城与乡经济梯度的差别,实事求是的对待内地与沿海之间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优势互补关系,深入贯彻成都与温江地市合并以来,行之有效的“城乡通开,优势互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政方针。充分调动和发挥地域、空间的经济互补性,促进乡镇企业在更广阔的环境中施展才能,在更广阔的经济范围里实现“资本”的更增值,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里,实现质的飞跃。
最后,在政企分离、精简机构的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行政机构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主管领导的职责和要求,使成都乡镇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管职能的改革,通过改革,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促进功能,为早日完成跨世纪“三步走”发展战略共同前进。
(三)抓几个双向运动的典型示范。
大量事实反复证明,农民是现实主义者。引导农民进步,只能采取“典型示范,说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期望值。过去是这样。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离不开它。这是我们搞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不可或缺的看家“法宝”。从成都实践看,是否可以集中力量抓几个小点子?我们将拭目以待:
首先“大”进“城”。
这里所谓的“大”,即是指乡镇企业的扩张型“资产”。这种“资产”,从资本本义上讲,它们总是处于不断的扩大再生产(经营)与不停增值的经济循环之中,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若是我们将它放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根本性经济因素来考察,那么,这种“大”,实质上就成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运动的主要发展方向性问题。抓住它,也就抓住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发展的“牛鼻子”。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我们尽一切努力发展农村经济,现在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政策措施和相互协调的职能部门。新体制的创建为乡镇企业腾飞奠定了稳固基础,而现在农村已成长起一大批具有现代经营能力,拥有巨额“资本”的乡镇企业群体,但由于历史原因,限制着企业积聚效益的增长与发挥。虽有大干一翻,展翅高飞的宏愿,但往往事不由已,其中重要一条是政策衔接不好。现在,抓一个典型,从鼓励扩张,鼓励流动,从扩张和流动中逐步实现资本积累与集中,这既与现代各项产业政策、法规、现行城镇发展方针与举措不相违背,也符合改革开放的总趋势。如果能够集中解决好一户企业向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体系中“转移”,充分发挥政策和企业两方面作用,闯出一条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发展新路来,无论从哪方面讲,其“示范”效应,功德可谓大矣!
当然,其中不少具体问题有待探索、创新与协调。诸如双向选择、自愿互利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现有政策法规的碰撞、协调与解决办法;各种开发区、工业小区、小城镇在具体操作中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完善相关手续,提供相宜的中介服务,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等等相关措施的统一、协调、实用、可操作问题,所有这一切,不下一番苦功夫,这典型也难以成功!但再难,只要闯出一条路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就再也不是“纸上谈兵”了。
第二,“小”下“乡”。
这里所谓的“小”,即是指乡镇企业的一般“规模”而言。从现代经济发展考察,“小”有小的难处,但“小”也有小的长处。如果能够避开“小”的短处,用现代高科技,现代化生产手段,现代化经营方式和现代化创新思维与“小”的长处结合起来,那不正是许多当代发达国家中,相对独立、数量众多,鱼水相依,运行有效,“小”中有大的经济结构模式?市场经济是不分国界的。有效地学习,引进那种优良机制,结合我们自身的发展水平,创造性地实施结构性调整,正是中央明确指出的发展方向,也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与乡村相比,经济上总是前者大于后者。若把“小”的功能集中于“大”的范畴,以城市之“大”弥补乡镇企业“小”之不足。那么,以城市科技、资金、技能、智力和管理能力,通过企业或者个人的行为,渗入到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广大的企业细胞中去,与这些企业长期磨炼出的开拓、进取心相结合,不失为城市优势互补的又一个新途径。至少,可以说在当前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将其释放的能量有序地向农村乡镇企业转移,这不仅是对国有企业职工的一种挑战,也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借鸡下蛋”、“借脑发财”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