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我国重要的命脉之一,关系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要重视电力调控运行环节,通过在这方面的优化管理,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是当前需要提高的地方。特别是现阶段,在电力调控运行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更需要通过优化管理措施,来改善和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调控;重要性;优化管理措施
引言
电力行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电力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用电。因此,必须不断优化电力调控运行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控制、调度和运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重要性
1.1最大化满足用电需求,科学统筹电力系统分配
最大化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是我们进行电力调控运行的主要目的。电力系统结构复杂,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诸多环节,在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监控信息和自动调控系统,从而保证了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在电网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的电量供应不足时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所谓拉闸限电是一种电网宏观调整措施,指在电网发电机出力不能满足区域用电负荷要求或输变电设备承载力不够的状况下,通过调整负荷分布还是不能满足区域需求时,为保证电网和设备的安全,从而采用的人为切除负荷的方法。这种传统有效的电力调控运行方式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科学稳定分配。
1.2优化调控运行系统,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用电需求的规模化、多元化也让电力系统更加复杂多变。而有效的调控运行不仅能够提高产能效率和传输的稳定性,而且在电能配送、转变环节更加优化,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发生过重大的电力事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最终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1965年11月9日17时16分,美国东部8个州及加拿大发生了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总计约20万km²的区域内停电时间长达13小时32分,停电负荷达到2500万kW。通过分析,除了电力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设备的可靠性、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方面外,人们也意识到了电力运行安全监控的重要性。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必须充分整合资源,满足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综合需求特性,从而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的形成、系统工程等社会科学项目的进程。
2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
2.1重视程度不够
从本质上来讲,电力调控运行属于系统管理领域。该电力企业在管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重视系统功能的优化,但却忽视了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因此,该企业应该根据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实际情况,重视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以充分发挥电力调控运行的作用。
2.2体系不健全
调控系统属新技术形式,因此在制定管理体系的环节中,要么体系不健全,要么内容不成熟。对此,电力相关管理者应将体系制定提上日程,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控运行体系,以此完善调控系统的实用性价值。
2.3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该电力企业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建成后立即投入使用,并没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进行电力调控运行工作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工作流程不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发挥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势。因此,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探讨
3.1增强思想意识
电力调控运行人员应该有充分的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清楚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避免因组织性、纪律性不高,培训过程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理论水平低下,导致在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突发的电网事故时,应能头脑冷静地分析,沉着指挥事故的处理,并充分利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快速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另外,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出现的缺陷或发生的事故,要充分剖析,勇于承担责任,避免日后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同样的情况。
3.2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建设
各地区的电网系统都要认真对本地区的用电状况进行调查,根据用户具体的用电需求来进行管理制度方面的研讨,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建设,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制度真正地服务于电网系统的调控运行,让电力调控系统在其运营环节里受到必要的制约,从而能够在正确而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3.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设计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扩展性能,优化链路控制及网络,充分利用自动化采集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并存档。对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来说,还应该兼备检测显示器械和电气系统主接线图的功能。引进、研发先进的软件系统,增强网络软实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设计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降低成本,最大化整合利用资源,将已有的技术手段和器械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思路,以可扩充性标准为依据,达到新老系统的兼容,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3.4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工作管理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实现最优化运行不仅需要从系统硬件着手,而且需要提高电力调控人员的专业技能。只有增强队伍的专业性,才能避免人为因素对系统优化发展造成的阻碍。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不定期举办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知识讲座,武装员工头脑,提升调控人员专业技能。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制度考核,设立奖惩体系,鼓励员工积极性,树立标杆榜样,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3.5优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网络框架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网络框架优化是电力调控运行优化管理的关键。在进行系统自动化设定时,应采取相关措施对主系统和副系统进行不断优化,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优化,保证电力系统数据传输和控制的稳定性。进行网络框架优化时,应该将电力系统和主系统进行连接,保证其结果的扩展性。重视系统网络框架网卡和集线器的应用,采取8芯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3.6注重实用性
注重实用性是改进电力调控运行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应保证经过优化改进后的系统,在开放性能方面有更优异的表现。调度系统经过优化之后,在开放时应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此项要求是为了避免出现系统信息滞后的现象。实用性是进行电力调控运行优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实用性的增强需要借助一定的措施实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证优化改进以不损坏现有设备为前提,保证优化措施与优化成效更符合实际。也就是说,应对系统进行实用性优化,以改进服务、提升传输性能为优化目标,提升优化效率,改善优化成效。
4、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的难度不断加大。电力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和管理,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应该不断优化电力调控运行的管理措施,通过对优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目标、网络框架以及实用性,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文波.浅析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其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
[2]张硕.研究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优化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0).
[3]李桂兰.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4]张建明,马志龙.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通讯世界,2015(19).
论文作者:张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重要性论文; 措施论文; 电网论文; 实用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