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住院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在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再增加中成药治疗并给予针灸。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好于西医治疗,值得学习和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是指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突然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引起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分水岭梗死等。临床以偏瘫、失语等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病变最常见。中风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1]。本文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住院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住院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所有的患者均要经过颅脑CT诊断,得知患有脑栓塞的有25例,脑血栓形成的有35例。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加入液体静滴,以抗血小板聚集,一般是在发病的十二个小时内采用此方法;配以一天口服100毫克的阿司匹林;采用脑蛋白水解物等加入液体静滴来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口服脑复康、脑复新等。对于改善患者的侧支循环而言,通常使用的是血栓通加入液体静滴,且以14天为一个疗程。
1.2.2 实验组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中药的治疗,中药治疗的主要药方是:当归14g、地龙16g、黄芪25g、熟地14g、川芎11g、丹参13g、红花12g、赤芍12g、桃仁9g、白术12g、鸡血藤12g、桂枝5g、牛膝9g。每天将一剂中药用水煎熬两次,让患者早晚服用药汁,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伴有意识模糊不清、胡言乱语、口歪眼斜、四肢无力、大小便不通畅、手脚无知觉等症状的患者,应据不同的病情对药房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如果严重血於,需要适当增加红花、桃仁的药量为14g;对于肾肝肝不好的患者需要适当添加白芍、天麻;患者无语轮次、胡言乱语则应额外添加郁金及石菖蒲各14g;口舌不正的患者应添加15g白附子;如果血压急速升高,则应添加菊花14g;患者出汗多、心悸则应添加五味子、太子参及冬麦,每一味25g;对于出现手足麻木的症状则加用半夏、茯苓、枳壳,每份14g;上至无力,适当添加桑枝桂枝12g;下肢无力,增加牛膝至19g。治疗期间还采取了针灸的方法以帮助患者的更快的痊愈。主要是将手足阳明经作为主要的穴道,并以太阳穴和少阳穴作为辅助。对于患者的上肢主要是对手三里、肩、外关、曲池等穴位进行刺激;对于下肢而言,主要是刺激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为主;对于头部而言,主要是刺激百会、运动区、四神聪等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针灸的治疗方法是一定要让患者有酸、胀、麻的感觉,这样的话才说明针灸到位了。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可以独立自理生活,瘫痪肢体肌力评定在五级以上;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评定在二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瘫痪肢体肌力评定在一级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改善,瘫痪肢体肌力评定在一级以下。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更为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3.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很多,如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等,其发病基础和高血压病、肥胖、颈椎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关。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一般均伴有耳鸣、头晕、头痛、目眩等症状,在发作的时候,经常突然晕倒、口眼歪斜、牙关紧闭、肢体强痉或者软瘫、汗多等。在中风后,尽管患者恢复清醒,但是依然留有后遗症,一般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3]。
3.2中西医结合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上述中药药方治疗患者,效果显著。中药的主要成份当归、地龙、黄芪、熟地、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白术、鸡血藤、桂枝、牛膝。其中,当归可补血活血;地龙有定惊,通络、平喘的功效;黄芪,补中益气,有利于改善患者气虚乏力;鸡血藤有通血补血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赤芍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疗效;桃仁可以改善人体血流动状况,促进胆汁分泌;丹参可以止痛祛瘀,安神养血,凉血消痈[8]。此类中药材料不像西药会给患者带来稍微副作用,更不会让患者对其产生依赖性,重要是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活血化瘀从而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得以治愈。
3.3结合针灸治疗法
临床资料表明针灸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能使患者早日康复。针灸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针灸的治疗方法很多,舌针、电针以及亳针刺法等等是比较传统的针灸法,中国独具特色的治疗法有十二井穴针法、醒脑开窍针灸法等等[9]。这些针灸方法都经临床证实对中风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危险性系数小且没有其它副作用及不良并发症。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除了可以改善脑血管的舒张、促使侧肢血液循环及提高血液自动调节的能力,还能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早日康复。目前医学上对针灸的研究很多,针灸不断得到肯定,针灸相对其它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能避免细胞损伤。众所周知针灸最重要的是针灸的穴位,不同的穴位有不一样的治疗效果,中医常不同把不同的穴位组合在一起治疗患者,临床治疗常以足阳明经穴为主要穴位[10]。目前,最常用的针灸方法是醒脑开窍法,经常选择太三阴交、水沟、患侧风池、阴陵泉、内关,等穴位。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流量,提升脑功能,促使恢复四肢功能,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泽滋.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64.
[2] 刘凯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3,5(3):15-16.
[3] 黄松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7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12(07):19-20.
[4] 赵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1,28(05):81-82.
论文作者:李宁,张香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缺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疗效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