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成为了主要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土木工程建筑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笔者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进行介绍,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而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以后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分析
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混凝土材料一直在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这导致了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趋势。所以就目前来说,只有尽量排除会对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严格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管理,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满足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要求,才能稳定地发展下去 。
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一般为水泥)把集料(一般为砂、石)胶结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把水泥、砂石、和水按一定比例搅拌得到的材料,这种材料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中。
混凝土结构就是以混凝土额为主要材料的结构,分为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三种。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即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再加入其它类型材料制作而成的结构,在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其主要特点包括:第一,混凝土方便运输;第二,混凝土不易被腐蚀或是被人为破坏,具有非常好的耐久性;第三,混凝土十分耐热,火对混凝土的威胁较小;第四,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雕塑性,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对设计所要求的各种形状进行塑造;第五,混凝土的材料易找,制作简单方便。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材料都是很常见的砂石,因此很容易获得,并且混凝土的拌制简单易行;第六,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内部安装钢筋类的材料使它的整体性变得更好,对抗爆破、爆炸、抗地震等有一定的用途。
2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几个常见因素
由于涉及到的人以及机械庞杂繁多,所以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往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混凝土结构来说,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抓紧解决或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下面就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几个常见因素进行阐述。
2.1 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制方法不合格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好坏以及材料的配比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结构质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往往因为部分混凝土生产人员以及工程项目负责人缺乏安全质量责任意识和自身的素质较差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因此,要实现现代社会的建筑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就必须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的控制。
2.2 在搭设模板时不按规范,粗心大意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主要受到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浇筑后混凝土养护的影响, 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必须使用振捣器进行充分的振捣,并且一次浇筑下料厚度不易过厚,避免振捣不匀等情况的发生,并且在浇筑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这些施工工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终凝后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却往往对这些环节疏忽,片面讲施工进度,进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不到位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时,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常常会因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未对浇筑中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有效的振捣。或是在浇筑结束后没有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这些施工工序直接控制着混凝土结构在终凝后的强度,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3 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
3.1 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
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配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配合比的控制一定要严格。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对原材料进行配比,是需要反复的进行实验和测试的,所得到的数据才会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为施工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骨料在混凝土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石头,这些石头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较高的密度。除此之外,在建筑材料中所含有的有机杂质及粉状物等成分都必须要和国家的检测标准相符合。还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混凝土和碎石相结合的硬度要比和卵石相结合的硬度高很多,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和碎石相结合可以作为优先的选择。
3.2 对钢筋工程的下料进行控制
按图施工,对钢筋的型号规格不得随意变换;对框架梁及框架柱的节点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摆放加密箍筋;对于钢筋的焊接搭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柱子钢筋在完成电渣压力焊后需将焊渣从柱子内清除出来;绑扎板筋时需做好上部板筋的固定措施,防止板面产生裂缝。
3.3 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控制
对于模板的选择和采购时,要选择表面平整赶紧、拼接起来没有漏缝的模板;按照模板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动;高度超过8m,或是跨度大于18m的模板工程要制定专项的支模方案,并在由专家审查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后浇带相关末班应独立支模,拆除时应有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
3.4 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过程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后期的抗压能力和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浇筑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振捣器,与此同时,插点还需要保证是均匀的,杜绝有遗漏的现象出现。浇筑工作在完成以后,还需要反复的磨牙,并用塑料袋或者是保鲜膜进行保护工作,另外洒水保湿的工作也要定期的进行。
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相应的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减少混凝上施工技术问题的产生,并促进上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上木工程建筑中混凝上结构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使用,相应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琼.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2(06).
[2] 曹鹏,周游.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J].现代装饰,2011(5).
[3]王刚.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4]张金玲.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方法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3.
[5]邹洪彪.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
论文作者:唐罗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