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中探究学习的运用论文_许挺佳

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中探究学习的运用论文_许挺佳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复甦小学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体育耐力跑的教学与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正确的体育观念。本文针对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指出了小学耐力跑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的作用,并分析出当前情况下小学体育需要采取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跑步是基本活动技能,是人体快速移动的一种动作姿势。跑步可以促进身体最根本性的器官的健康,增强心、肺、血液循环系统及其耐久力,促进身体健康。耐力跑是一项有氧代谢的长距离跑的体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体育耐力跑的教学与训练,是增强小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

一、小学耐力跑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主导者,有着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锻炼积极性的责任。小学耐力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给予学生积极大胆尝试的勇气,深刻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和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兴趣与能力[1]。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耐力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随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们不断的对耐力跑的认识,耐力跑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耐力跑技术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与了解,巩固和提高学生额耐力跑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耐力跑的动作结构、基本环节及学习重难点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探究技术与效果,纠正错误,进一步的巩固与运用耐力跑的技术。

(二)开拓学生思维,转变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学习手段,以开拓学生思维,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探究与观察,以便于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多样的转变,以培养团结互助与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然地掌握耐力跑的相关知识、技术等,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当前情况下小学体育需要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和前提,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对小学体育的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教育创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高校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强调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起新型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3]。

(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教师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否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并存的教师队伍,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讲至关重要。学校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去增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走出去”,多多看看目前世界上领先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使学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师的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4]。

要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的改革,进行多形式、多内涵的教学改革。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讲,要针对其现阶段的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来对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要优化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板块,进行系统、连续的教学设计。

(三)增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教学需要必要一定的的教学设备和经费的投入,要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体育,拥有一定的体育设备及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体育教学将无法进行。对于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才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重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然而,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学,就需要一定的教学辅助工具,如体育活动的场地、辅助教学的设备等。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体育课得以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娱乐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四)转变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角色,应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接受并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结论:对小学生进行高效的、正确的体育教学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正确的体育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探究、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飞.体育教学中开展耐力跑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5,(12):109-112. DOI:10.3969/j.issn.1671-380X.2015.12.034.

[2]董洁.关于耐力跑教学与技校生体育成绩的探讨[J].职业,2012,(5):126-126. DOI:10.3969/j.issn.1009-9573.2012.05.085.

[3]周慧敏,丁海勇,向政, 等.美国概念体育主导下的5E教学模式阐解与诠释——以耐力跑教学为载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22-127. DOI:10.3969/j.issn.1671-5950.2016.02.022.

[4]樊小龙,雷城如.论体育教学系统的信息反馈效能-对高一年级学生耐力跑实施信息反馈法的实验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6):61-64.

[5]夏中洪.速度耐力训练是百米跑决胜的基础——初中体育100米跑训练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1,(42):149-150.

论文作者:许挺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中探究学习的运用论文_许挺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