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陷阱分析_网络购物论文

网络购物陷阱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购物论文,陷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新时代,正在取代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机旧时代。它触动的不仅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技术层面,而是像一把利刃刺进传统社会的腹部,深层次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基本形态。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兴起,并非只是对工业经济的简单延伸,而是对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五光十色的社会活动,从外在的活动方式到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在网络经济的喧哗背后,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隐患存在。

1 网上购物流程简析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求变,网上购物备受e时代人们的青睐。图1是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

附图

图1 网上购物流程图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购买方式中顾客得去实体商店中购买物品的过程已经被登录网站所代替,顾客只需坐在电脑跟前,轻点鼠标就可以了。而且,在网上购物,顾客可以直接向厂家购买,省去了中间诸多环节的盘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货物的流通环节,从而减低了交易成本,使买卖双方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从2000年网络大潮兴起发展到现在,B2C与C2C已经逐步为众多消费者所接受,但是由网上购物所引发的诸多抱怨却也不绝于耳。消费者在享受着新技术的便捷的同时,也在品味着新服务的酸涩。

2 网上购物的陷阱

2.1 交易双方没有信用保障

传统交易时,交易双方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易,信用风险比较容易控制。但是采用网上交易时,如果没有信用保证,则很难进行。网上交易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3个方面:

一是来自卖方的信用风险。卖方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发送消费者购买的货物,或者不能完全履行与集团购买者签订的合同,造成买方的风险。

二是来自买方的信用风险。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可能在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恶意透支,或者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卖方的货物;对于集团购买者来说,存在拖延货款的可能,卖方需要为此承担风险。

三是买卖双方都存在抵赖的情况。

在我们国家,信用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尤其在对于个人信用的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由于缺乏适当的惩罚措施和监督机制,网上交易风险的控制变得相当困难。

2.2 物品质量没保证

消费者要购买商品,首先要获得关于商品的有效信息。在很多网站上都经常发布一些诱人的商品信息,它们多以打折、特价、回馈客户等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由于消费者只能通过商家在网站上发布的商品信息来决定购买与否,所以商家常常使用一些“色彩绚丽”“美观时尚”“九成新”等一些模糊的表述,来迷惑消费者。但是,这些商品信息往往可能不全面或者不翔实,于是当消费者在旧货市场上,按照“九成新”的价格付款以后,往往可能收到的货物已是毛病百出。更有甚者,在网上购买的一部分商品居然是假货。对于爱美的消费者来说,一套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很有可能不仅没有带来美丽,反而引起皮肤过敏、病变等麻烦。

2.3 配送服务不合格

作为网上购物众多环节中的一环——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一直是网络交易发展过程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批像FEDEX,UPS和DHL这样的专业化的商品配送企业在网上交易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商品配送中心的职责是按网上企业的订单进货、临时安排仓储和发送。每个商家都需要有一个或多个商品配送中心的服务,一个配送中心也将为多个商家服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一个高效的社会化商品配送系统。这样,消费者往往无法按照通知的时间收货,而且收到的货物还往往有可能丢失或者破损。

目前大多数网站的物流配送方式是邮寄或者上门送货。为了减少邮寄途中的损失,网站往往采用耐压抗震包装,并在包装内填充一些填充物减少商品的损失风险。但是送货上门时,为减少成本,网站往往减少了对商品的防护措施,采用普通的塑料袋封口包装,结果使商品在运输途中受到一定的损伤,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至于配送不及时,则更是缺乏高效的商品配送中心导致的直接结果。

2.4 电子合同的确认和审核不负责任

由于网上购物的过程中,商流包括商品订单、确认信息等是通过网络发送的,当碰到网络线路出现问题或者系统故障时,对商流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交易中的纠纷。消费者在网上发出订单的时候,有可能会碰到掉线或者出现“无法连接”的网页打不开的情形,于是有些消费者便多次刷新页面,或者多次提交订单,直至系统正常。殊不知,商家就有意无意的利用消费者的疏忽,重复生成订单,而不去考虑消费者是否真正有此需求。

2.5 支付问题难以解决

支付结算是网上交易完整实现的很重要一环,关系到消费者是否讲信用按时支付,企业能否按时回收资金,促进企业经营良性循环的问题。一个完整的网上交易,它的支付应该是在网上完成的。但是由于目前电子虚拟市场尚处于演变过程中,如信用问题和网上安全问题,导致许多网上交易并不是完全在网上完成,只是在网上通过了解信息而撮合交易,然后利用传统手段进行支付结算。

3 解决办法

3.1 建立网上买卖双方资格审核制度

由于网络的虚拟化,主体活动消隐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生动的形象,而代之以冰冷苍白的数字符号,透过这些数字信息,一方能从多大程度上了解交往对象的真实身份颇值得怀疑。而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是商贸往来的联系纽带,是人们进行交易活动的基础。没有信用的存在,正常的交易安全和稳定的市场秩序就成了空中楼阁。在网络经济活动中,身份虚拟化在丰富了人们活动方式的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减弱了网上交易的可信性,甚至使网络活动的信用降到冰点。于是加强网络经济主体的身份信息管理,建立身份等级、认证制度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必要前提。在登记身份的前提之下,开展网络活动,就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一种监督力量,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有助于减少虚假信息的发布。

3.2 完善电子票据处理系统和货物配送系统

网上企业在启动自己的电子票据处理系统和货物配送系统的时候,要在订单的确认和审核、货物的包装和配送的各个环节当中都要加强注意,这样可能会增加成本,但是对于降低投诉率、提高企业形象、减少顾客管理成本都有着显著成效。在货物配送方面,国内应该尽快培养出一些业务素质高、服务质量过硬的物流企业来,必要时可以考虑和国外的著名配送企业合作。

3.3 电子支付手段的广泛应用

与传统支付手段相比,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每周7d、每天24h的工作模式,其效率之高为传统支付手段难以企及。它可以分为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和电子货币3种类型。我国在1993年启动了“金卡”工程,其总体构想在于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金卡专用网、金卡服务中心和金卡发行体系。截至2003年,以银行卡、IC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正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过去10年,全国累计发行这种“电子货币”18.69亿张,人均持卡近1.5张。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论坛”时说,18.69亿张“电子货币”包括5.69亿张银行卡和13亿张各类IC卡。她认为,始于10年前的国家金卡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实表明,中国在向支付电子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卡的推广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卡制作成本较高;不能实现一卡多能、一卡多用;不同种类的智能卡和读写器之间不能跨系统操作等。我们未来电子支付手段的广泛应用,需要技术的保障、观念的改变和信用的建立。

3.4 制定网上交易的相关法律

政府应及时地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网上交易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政府在围绕电子商务制定法律条文时,应采取非限制性、面向市场的做法,即颁布的法律是为了保护网上交易的正常进行,而非限制网上交易的发展,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全方位考察后及时立法,如网上税收问题,电子合同问题,ICP和ISP的责任如何认定问题,网上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目前,需要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市场准入制度、合同有效认证办法、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防范办法、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税收征收办法以及广告的管制、网络信息内容的过滤等。

网络经济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发展的不成熟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容。网上购物作为网络经济当中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样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隐患加以规制,采取一些技术的方法、法律的方法、行政的方法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杜绝问题发生的漏洞,这样才能从网络交易模式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标签:;  ;  

网上购物陷阱分析_网络购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