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供应链整合绩效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供应链论文,绩效论文,实证研究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5.01.015 一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再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销售规模,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基于知识联盟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是企业获取新能力和新知识的一种最佳形式。相关研究表明,有超过50%的企业进行供应链联盟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对方的知识[1]。通过供应链联盟的知识外溢和扩散效应,加快了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的流动,进而提高了供应链整体的能力并促进了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供应链作为整合工业界和学术界核心价值的机制,不仅实现了理论界的知识升华,而且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效提升了“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效能,为企业突破物质、能量、资金的限制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2]。由此,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与完善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推崇。 从宏观角度看,企业的知识管理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整个社会知识链条中的某个环节,它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物流供应链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供应链整合(Supply Chain Integration,SCI)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搜寻新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不断的整合以保证该供应链的竞争力。但许多事实证明:尽管不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期望能在成本、质量和经营绩效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但多数效果并不明显,真正通过供应链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并不多[3.4]。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第一手数据,进一步探讨分析知识经济背景下供应链整合能力、竞争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关系。由此,分析如何利用供应链管理实践获取供应链整合的实质效果,为企业进行供应链规划和战略布局、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和绩效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 理论背景及文献回顾 (一)物流和供应链 Cooper[5]给出了物流管理的定义,即“物流管理是为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及实施与控制过程”。该定义旨在加强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囊括了管理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财务、生产、IT等。基于此,当描述一个相互依存、紧密合作、以实现客户满意的共同目标的网络时,人们用“供应链管理”替代了“物流管理”[6]。据此定义,供应链管理整合了从初始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流程中能够使价值增加的各层面关键环节[7]。由此,“供应链管理”(SCM)可以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其他乃至全部链上企业的内外部业务合作,以提高每个企业长期绩效的系统性和战略性协作模式”[6]。 知识供应链(Knowledge Supply Chain,KSC)由美国的“下一代制造项目”(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Project,NGMP)提出,是指通过需求与供应关系将知识的供应、创新、传播、使用等过程的相邻知识结点联系起来的,把概念转换为知识化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一个功能网链。Hall,Andriani[8]从供应的角度提出知识链的概念,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管理供应链隐性知识的方法。知识链的管理过程其实就是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和转换的过程。 (二)供应链整合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是一种知识链条,企业在知识链上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供应链整合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从而获得供应链知识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的提高。供应链关系是供应链成员之间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支持,并同意在一定时期内分享信息、共担风险,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双方绩效的一种意愿关系[9]。尽管已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一维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的线性关系),检验了制造商与其顾客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问题,但供应链整合仍然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10]。有学者研究了供应链成员间的二元关系[11],也有学者将供应链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来研究,而没有研究将分散的子系统进行单独优化[12]。对于供应链整合的定义,很多学者将重点放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物料流,或重点着眼于信息流、资源流和现金流的整合。尽管这些研究覆盖了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广受关注的诸多关键要素,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供应链整合的战略本质。 “整合”的内涵是要将原本独立的一系列或相似的单元、特别是生产过程进行统一控制。相应地,“供应链整合”可以被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及组织内外部流程的协同管理的过程[13]。其目标是基于有效的决策从而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资金等,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给顾客提供最大化的价值。 此定义包含如下重要内容:第一,突出了战略协作的重要性。战略协作是一种能够持续获得共赢战略目标的伙伴关系,能够增进互信、延长合同期限、完善冲突的有效解决机制以及信息、回报和风险的共享共担。战略协作不仅能够产生运营效益还能产生战略收益。第二,强调组织内和跨组织流程管理。供应链整合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了物料、运输和管理等各种重点业务。第三,强调了供应链整合的本质——面向顾客,其根本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最大化价值[14,15]。 (三)供应链整合的维度 理解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对于理解供应链企业个体运作、及其如何联合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学者将供应链整合作为一个单维结构来研究[16],也有将之分解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17],还有些人采取了包含多维的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整合[18]。尽管上述研究都展现了供应链整合的某一重要方面,但这些方面之间仍存在大量重叠,这使得梳理上述分析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可以将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分解成三个层面:客户,供应商和内部整合[13,19]。客户和供应商整合通常被称为外部整合。即,生产商与其外部伙伴共同将组织间的战略、业务和流程构架成为一个协作的、同步的流程[20]。客户整合涉及与关键客户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供应商整合也涉及与关键供应商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相应地,内部整合着眼于制造商内部的活动。即,制造商将自身的组织战略、业务和流程整合成为一个协同过程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并能够与其供应商有效地合作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4]。企业可以相机地采取一个或多个层次的整合作为其整合战略。 内外部整合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内部整合是要使得制造商内部的诸多部门和业务模块作为整合整体的一个部分来发挥作用,外部整合是基于认识到核心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密切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为前提的。两个方面均旨在实现供应链成员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行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价值。 (四)供应链绩效 大量的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的绩效,以及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关系。但是,对于供应链绩效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学界与业界在相关文献中曾选用如下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绩效的度量指标:客户满意度、订单交付周期、市场反应速度、企业利润增长率、成本水平、存货管理效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增长率、新产品研发速度[21,22,23,24]。 大多数关于供应链整合的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的水平对绩效有正面影响,并认为内外部的业务整合是改善绩效所必需的[12,25,26]。Braganza[27]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部分功能模块整合将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绩效水平。Lau,Yam[28]认为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利润。Droge,et al.[29]通过实证表明,内部整合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水平,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整合直接影响市场份额,间接影响收益。 然而,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例如Stank,Keller,Daugherty[20]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关系,甚至Swink,Narasimhan and Wang[30]和Koufteros,Vonderembse and Jayaram[18]研究发现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竟然存在负向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相关供应链整合的实施者或许并没有认识到对于供应链外部的客户、供应商整合而言,其各自的内部整合是先决条件。 此外,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供应链绩效与其整合等级间存在对应关系,并指出从一个等级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等级,往往是源自相关企业实施了最佳做法,改善了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31,32,33]。 三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是现代经济环境下影响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学界并没有成熟方法研究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及企业实践情况,本文构建了如下研究路径: 根据研究框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供应链整合度存在显著关系 :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 :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 :供应链整合度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 :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 :竞争能力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 (二)指标设计及变量 根据路径设计以及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对象以山西本土企业为主,涉及机械制造、制药、软件服务、金融等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成员企业。由于这些行业产品替代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为提升竞争力,相关企业无不希望组建稳定的供应链联盟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问卷采用李克特七分量表法(Seven-point Likert Scale)进行测量。从1-7计分,表示从“很低程度”到“很高程度”7个等级变化选择,请被调研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四)问卷收集 为提高调查数据的可信度,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389份,回收率7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就受访者年龄来看,30岁以上的占了92.5%,工龄超过5年的占88.6%;就受访者任职部门来看,以相关管理和财务部门为主,共占83.5%。同时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基本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因此,受访者无论就工作经历、职务或学历而言,均能够较为准确的回答问卷中所列问题。 有效问卷中,山西本土企业比例88%,基本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市;75.3%的企业为制造业企业;83.6%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平均员工人数382.2人,以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占到总企业数的85.3%;80%的企业年营业额处于2000万-3000万水平。 四 数据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和LISR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之前,首先要分析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数据的有效性,即问卷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这是研究结果成立的前提条件。 (一)信度分析 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和分析。运行SPSS做可靠性检验,对每一分类下的观测指标分别做可靠性检验,得到4个研究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如下表2: 再对总体所有指标运用SPSS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全部指标总体的α值,α=0.951。 所有α值均大于0.8,证明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二)效度分析 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全体指标做因子分析,首先运用SPSS做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相应的KMO值为0.761,Bartlett球形检验f值为0.703,表明变量间存在共同因素,因此采集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运行SPSS主成分分析得到了9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389%,表明设计的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结构方程模型 运用软件LISREL对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首先用PRELIS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然后用LISREL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剔除掉因子载荷小于0.5的观测指标SMP11、SMP25、DOI22、DOI23、DOI24、CC37、POC12、POC33。将剩余30个观测变量做结构方程分析。计算的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以及潜在变量之间的所有t>1.96,证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t值图略)。 根据研究架构和模型估计分析,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如表3、4所示的最终结果。 同时,根据LISREL的计算结果,模型拟合优度值大于0.8,表明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 结果表明,只有假设通过显著性假设检验。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供应链整合度、竞争能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假设通过显著性假设检验。表明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竞争能力间、供应链整合度与竞争能力和企业绩效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别是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间相关程度较大(0.88)。然而,其他假设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的数据样本以制造业中小企业为主,所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并不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般是将重心放在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伙伴关系建立等方面,以共同维持和实现合作共赢。因此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基于本文的数据结果,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类似文中所用样本企业的现实选择。 具体而言,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文中所研究企业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首先,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一种手段。伙伴的选择是一种基于利益基础上多因素的抉择,既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环境、战略选择和业务特性,又要考虑伙伴在资源、技术、信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合作伙伴是企业利用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基于此,可以通过构建企业间的共同决策、利润风险共担机制来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机制和模式。稳定的供应链合作机制和模式是实现共赢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加强整合能力建设是充分发挥伙伴关系作用的关键。合作的唯一目的是共赢,伙伴关系只是一种外部资源,如果企业自身缺乏必要的整合能力,这种资源很难在资源互补、价值增值等方面内化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最终也很难转化为持续性竞争优势。因此对于那些期望运用伙伴关系来提升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加强自身整合能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优化整合内部资源,主动加强与外部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有着较强竞争力的供应链组织,从而实现合作企业在利润收益、市场销售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方面的共赢。高度的分工协作是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而知识经济背景下,供应链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标签:供应链系统论文; 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