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

陈水生[1]2002年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文中提出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由于其大柔度、小质量和小阻尼等特点,极易发生振动,准确分析斜拉索的静、动力特性并进行振动控制是斜拉桥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创新地提出了斜拉桥拉索-桥面耦合参数振动模型,推导了索-桥耦合非线性参数振动方程组,联合Galerkin法及数值积分方法,对各种特性的拉索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出了影响拉索参数振动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斜拉索受轴向端激励参数振动模型,导出了模型的非线性振动方程,使用谐波平衡法得出了产生参数振动需要的最小激励幅值、共振时瞬态及稳态的振动幅值及索拉力的变化特性,并用数值积分方法对实际斜拉桥拉索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拉索阻尼对参数振动的影响。 本文对斜拉索的1:1面内、外模态耦合内共振进行了研究。通过Galerkin方法,得到了一个反映面内一阶及面外一阶模态的耦合非线性动力系统,用多尺度法对面内激励下的内共振进行了分析,以实际桥梁拉索为例,得出了拉索模态耦合非线性振动具有多值、分叉等特点,并分析了拉索阻尼对模态耦合内共振的影响。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属于首创。 综合考虑了拉索抗弯刚度、垂度的影响,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的空间振动控制,联合中心差分方法及状态空间法,得出了拉索面内、外振动各阶模态可能达到的最大阻尼比及相应的最优阻尼器系数,并对斜拉桥拉索的阻尼器设计提出了参考建议:考虑拉索抗弯刚度、垂度及几何非线性,导出了索-阻尼器系统的空间振动非线性方程组,结合Newmark方法及伪力(Pseudo-Force)方法,创新地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杂交方法,根据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阻尼特性,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对索-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瞬态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从系统响应的角度更加直接地验证了阻尼器的控制效果。 结合LQR最优控制理论、面向速度剪切(Clipped-optimal)控制算法及修正的磁流变(NR)阻尼器Bouc-Wen模型,创新地提出了LQR-Clipped半主动控制算法,应用拉索振动的差分离散模型,对斜拉索的面内振动进行了被动、主动及半主动控制研究,分析了MR阻尼器对斜拉索的振动控制效果。 对已安装了阻尼器的钱塘江叁桥15号斜拉索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采用频响函数拟合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已有阻尼器及拉索的动力特性。

刘宝龙[2]2016年在《斜拉桥拉索的振动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的支撑体系,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长的斜拉索极易在风、雨、交通等荷载的激励下产生大幅的振动,严重危害了斜拉桥的安全运营及其使用寿命,并且制约了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本文对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斜拉索的主动、被动控制及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的减振控制效果。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历程及由于斜拉索的大幅振动造成的严重危害,对斜拉索的振动类型、研究现状及其振动控制措施(空气动力学措施、构造措施和阻尼器措施)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阻尼器措施,并将常用的几种阻尼器进行了综合对比。综合考虑了拉索的垂度、抗弯刚度的影响,推导了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的线性自由振动偏微分方程,并结合分离变量法和中心差分法得到了广义特征根方程,推导了振动方程的刚度、质量、阻尼矩阵,并通过状态空间法对系统的复特征根值进行了求解,并得出了阻尼器设计通用曲线及曲线中对应的拉索最大阻尼比及最优阻尼器系数。对阻尼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考虑拉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及几何非线性,推导了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非线性振动方程及相应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及非线性力矩阵。然后使用Newmark-β法求解,对拉索-阻尼器系统进行了非线性瞬态响应算例分析。结合LQR最优理论,使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分别建立了拉索在无控、主动及被动控制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时程响应分析。通过位移时程曲线直观、清晰地验证了拉索在各种荷载状况下阻尼器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速度与位移方向的半主动控制算法,用拉索振动方程的差分离散模型对斜拉索与MR阻尼器组成的系统进行面内振动响应的分析。MR阻尼器力学关系选用Spencer现象模型,以斜拉索的位移时程响应的作为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拉索在MR阻尼器半主动及被动状态下的位移时程响应,并建立了对应于MATLAB程序的SIMULINK仿真模型。

肖志荣[3]2008年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非线性振动及智能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斜拉索由于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极易在环境激励如风、风雨或支座运动等作用下发生大幅振动,一方面会引起索的疲劳破坏,最终导致换索,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振动幅度过大也会引起行人对桥梁安全性的怀疑。因此,分析拉索的振动机理以及寻求有效的振动控制措施是一个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斜拉索由桥面侧振引起的索桥耦合的振动模型,并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拉索的非线性振动方程,运用多尺度法求得该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分析了拉索发生1:1面内外模态耦合内共振的可能性,讨论了激励幅值、激励频率、阻尼、倾斜角等参数对拉索振动响应的影响。为验证近似解的正确性,将其与数值解进行了比较。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MR阻尼器的神经网络前向模型和逆模型。由于BP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学习好的网络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二阶微分收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与贝叶斯正规化法(Regularization)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网络的计算性,改良了网络的泛化性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MR阻尼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泛化性。基于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拉索-MR阻尼器系统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充分发挥MR阻尼器在不同电压下的耗能减振能力,实现了其对拉索振动的全态控制。结合典型的拉索实例,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并将其控制效果与LQR主动控制效果做了比较。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拉索-MR阻尼器系统模糊半主动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模糊控制器直接给出控制电压,操作起来简单实用。为验证其有效性,针对典型的短索、长索,详细讨论了在不同激励作用下、相同激励不同激励幅值、激励频率等各种情况下的控制效果。并将其控制效果与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LQR主动控制及MR阻尼器的两种被动控制方式(passive-on,passive-off)做了比较。

吴广润[4]2014年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涡激振动及其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斜拉桥在大跨度桥梁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工程实际运用中,拉索振动问题是大跨度斜拉桥在工程中不可避免也亟待解决的问题。工程中,通过改变斜拉索的表面形状或者把单索相互连接,组成具有较高频率的索网,可以很好的抑制拉索的振动。但这两种方法破坏了原斜拉桥拉索的立面美学效果,故在实际中应用较少。在桥面和斜拉索之间设置机械阻尼器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抑制拉索的振动。但是,由于受阻尼器安装位置的影响,机械阻尼器的减振效率远难达到理论值;拉索发生振动时一般是多模态的振动,机械阻尼器只能抑制某一阶模态的振动。使用磁流变液阻尼器对拉索进行半主动控制,为此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对斜拉桥拉索的涡激振动及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1)通过对涡激振动的模型进行分析,选取适宜涡激模型运用于本文拉索涡激振动控制的研究。对所选模型进行无控条件下拉索涡激振动的模拟分析。通过分析,选取合适的工况条件,进行拉索的涡激振动控制的模拟和分析。(2)通过拉索涡激振动的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对拉索涡激振动进行了被动控制的仿真。在被动控制中,分析了线性粘滞阻尼器安装位置处的拉索的锁紧现象和不同粘滞系数对斜拉桥拉索涡激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3)对拉索涡激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参数,得到拉索涡激振动主动控制的控制效果。(4)以斜拉索涡激振动中的主动控制的效果为目标,按照主动变阻尼算法简单Bang-Bang控制算法对拉索进行涡激振动的半主动控制模拟分析。

禹见达[5]2007年在《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由于质量轻、阻尼小、柔性大,极易在风、风雨和桥面振动等外部激励下产生大幅振动,拉索的大幅振动对拉索的使用寿命和桥梁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威胁,它已成为大跨度斜拉桥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磁流变阻尼器具有阻尼力大小可调、响应快、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的振动控制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及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振动的控制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包括:1.在阻尼力实测的结果上提出了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参数模型,非线性参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与RD-1005型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递推法计算非线性参数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在时间步长为10-3s时模拟出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时程。建立了动态调节适应度和多层次压缩搜索区间的遗传算法——层次压缩遗传算法。该方法既能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和停滞现象,又能加速收敛速度,该算法在非线性物理参数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2.建立了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动力响应的有限单元模型,对试验索与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系统进行了全时程的数值仿真分析,其中阻尼器采用非线性参数模型。计算了阻尼器不同的安装高度、不同的磁场强度对系统等效模态阻尼比、钳固效应和频率变化的影响。拉索系统的等效模态阻尼比与拉索的振幅(或动能幅值)相关。随着阻尼器安装位置的提高,阻尼器对拉索的减振效果提高,系统的模态频率也略微增大。3.提出了适合于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基于位移延时反馈的Bang-Bang控制和基于位移延时反馈的自适应控制的两种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实验室所建立的模型拉索为研究对象,对拉索系统的自由衰减振动和强迫振动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自由衰减振动的拉索系统的前叁阶模态,半主动控制所获得的等效模态阻尼比比磁流变阻尼器的最优被动控制相应提高了67%、49%、44%,与粘性油阻尼器的最优被动控制相比,也可以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对于强迫振动,半主动控制时拉索的前叁阶模态位移响应比最优被动控制时分别减小37%、39%和18%。合理选择电压的开关时间是半主动控制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对于拉索系统的前叁阶模态,零电压持续时间Δτ分别为0.1s、0.08s、0.06s时,系统获得最大的等效模态阻尼比。随着阻尼器安装高度的增大和拉索振动频率的提高,半主动控制相对于最优被动控制的优势减小。4.利用dSPACE、Matlab/simulink、MR阻尼器和电流放大器等工具,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和拉索的半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采用基于位移延时反馈的Bang-Bang控制算法对拉索系统进行了半主动和被动控制试验,测量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入电压、延时时间τ2和零电压持续时间Δτ对拉索减振效果、模态频率的影响,同时对拉索索力也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同样表明:半主动控制的效果优于最优被动控制;对于拉索的前叁阶模态振动,半主动控制测得的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等效模态阻尼比小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别为计算值的78%、89%和74%。5.对长沙洪山大桥S09索进行了试验,采用共振激振后突然释放的试验方法,得到了拉索分别在安装不同阻尼器时前叁阶振动的自由衰减信号。结果表明:拉索在安装阻尼器后系统的模态阻尼比显着提高;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的减振效果优于油阻尼器;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的的减振效果存在一优化磁场强度,现场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根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长沙洪山大桥拉索实施了磁流变减振。

张挣鑫[6]2013年在《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的半主动控制及MR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具有小质量、低阻尼、大柔度等特点,极易在风、风雨、桥面振动等外部激励下发生大幅振动,如涡激共振、尾流驰振、参数共振和风雨振等。拉索的大幅振动一方面会引起拉索的疲劳破坏,对拉索的使用寿命和桥梁安全运营构成很大威胁;另一方面,拉索大幅振动会引起人对桥梁安全性的怀疑。因此,准确分析拉索振动机理及特性,特别是对振幅可达数米的拉索参数振动,寻求其有效振动控制措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在设计阶段的贵州红水河混合梁特大斜拉桥(213+508+185m)为工程背景,对基于MR阻尼器的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的半主动控制、MR阻尼器优化布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已有MR阻尼器力学模型,依据RD-1097型MR阻尼器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MR阻尼器力学模型——非线性Bingham滞回模型,该模型能从物理意义上反映MR阻尼器阻尼与速度的滞回特性,并能很好地反映低速时MR阻尼器阻尼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提出的新模型在ANSYS中的数值分析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COMBIN37单元实现了对非线性Bingham滞回模型的模拟;2.从理论计算和ANSYS数值模拟两方面分析了考虑垂度效应的斜拉索振动特性和端部轴向简谐激励下的拉索非线性参数振动特性。采用ANSYS对拉索在端部轴向简谐位移激励下振动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在端部轴向简谐位移激励下斜拉索主共振和参数共振振动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采用ANSYS对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端部轴向周期激励下引起的拉索主共振和参数共振下的被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编制了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振动控制的APDL程序,分析了Passive-off(OV)和Passive-on(2.5V)、不同激励幅值、阻尼器安装位置、阻尼器间安装角度对斜拉索主共振和参数共振振动控制的影响;4.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主共振与参数共振振动控制的一般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编制了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一般模糊半主动控制的APDL程序,并与被动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所提出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控制效果优于被动控制效果,且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MR阻尼器的输入电压,简单实用;5.基于一般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提出了改进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引入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根据拉索振动状态自适应调整量化因子,大大简化了模糊半主动控制中通过大量尝试以确定输入、输出变量的基本论域以及相应的量化因子的过程。与一般模糊半主动控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的效果稍优于一般模糊控制策略效果,且更简便和智能,提高了控制效率;6.对八种不同工况下斜拉索参数共振的振动控制进行MR阻尼器的优化布置研究,提出了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MR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法。建立多目标函数,基于MATLAB平台和ANSYS软件编制了MR阻尼器优化布置程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提出的MR阻尼器优化布置的方法可行、有效。研究结果为红水河混合梁特大斜拉桥拉索抑振提供了依据。

彭超[7]2011年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与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部件,具有质量轻阻尼小的特点,容易发生各类有害振动,而斜拉桥本身也是柔性悬吊结构体系,在地震、风或者交通荷载作用下桥面或者桥塔的振动,都将使拉索中的轴向拉力发生周期性变化,特别是当桥面或索塔的振动频率和拉索的横向振动频率近似成整倍数关系时,微小的桥面或者桥塔振动将使斜拉索发生大幅的主共振或者参数振动。基于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拉索参数振动和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以及试验研究成果;2、考虑拉索的激励频率、激励幅值、阻尼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拉索振动仿真分析;3、开展斜拉索受轴向位移激励的面内一阶参数振动和一阶主共振的试验研究,在实验中测到斜拉索的一阶参数参数振动和一阶主共振,证实了本文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参数振动的实际存在;4、开展针对试验拉索的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轴向激励频率、激励幅值、拉索阻尼比、拉索倾角、拉索轴力等参数对拉索一阶主共振和一阶参数振动的影响;5、以洞庭湖大桥A11索为研究对象开展仿真研究,研究其轴向激励幅值,拉索阻尼比对齐一阶主共振和一阶参数振动的影响,相应地开展了针对A11索的半主动控制、被动控制的仿真研究。

王修勇[8]2002年在《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具有较小的质量和极低的阻尼,在风、风雨及桥面振动等外部激励下极易发生振动,如涡激共振、尾流驰振、参数共振和风雨振等,拉索的大幅振动对拉索的使用寿命和桥梁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威胁,它已成为大跨度斜拉桥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研究拉索振动的机理及其振动控制措施对于斜拉桥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证明,控制拉索振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拉索的阻尼。目前增加拉索阻尼的常用办法是在拉索和桥面间安装被动阻尼器,如油阻尼器。虽然该类阻尼器已成功应用于世界上许多桥梁,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缺点,难以达到最佳的减振效果,其优化设计理论也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近年来,一种由高科技亚纳米材料—磁流变体制成的磁流变智能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问世并用于实际工程减振,该阻尼器的阻尼特性随输入电压的变化而改变,具有良好的可变阻尼特征,可实现半主动控制。引入磁流变阻尼器,开展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有许多的理论和工程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本文在对国内外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包括: 1、建立了斜拉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对拉索与桥面的耦合振动作了分析和研究,数值结果显示当桥面激振频率等于某阶拉索模态频率的两倍时,很小的初始扰动将引起拉索的大幅振动,并呈现拍振的特征,与实测的拍振信号一致。 2、提出了一种拉索动力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测的拉索系统前几阶模态频率,修正拉索模型参数,修正后的拉索计算模型得到的模态频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3、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参数识别和非参数化建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直接识别结构物理参数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该方法算法简单,识别精度高;建立了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非参数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根据过去几个时间步的阻尼力及结构响应能精确预测下一时间步的响应。 4、对拉索-粘性阻尼器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拉索刚度、阻尼器安装高度及阻尼系数等参数对拉索系统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根据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确定阻尼器优化阻尼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确定的阻尼系数能保 摘 要证前几阶模态阻尼比得到整体优化,改进了现有的设计方法。 5、对拉索一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减振性能进行了全面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单阻尼器及双阻尼器情况下,拉索系统模态阻尼比与外部激励、阻尼器安装高度、输入电压等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了磁流变阻尼器良好的可变阻尼特性;对多根不同几何、力学参数拉索进行了大量数值计算,研究了拉索参数、激励幅度等因素对优化电压的影响,提出了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振动控制时阻尼器优化电压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曲线。 6、对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半主动控制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拉索系统半主动控制的神经网络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开环优化控制相比,采用半主动控制能进一步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减振效果。 7、开展多次现场试验研究,全面评估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减振性能。采用环境随机激励法,测量了拉索系统的动力特性;设计了专用激励装置,测试了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减振性能;进行了风雨振现场观测,得到了风雨振时拉索振动形态及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减振效果。 8、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开发了磁流变智能阻尼器拉索减振新技术,并已在岳阳洞庭湖大桥全桥实施,安装过程中就接受了几次大的风雨振的考验,显示其良好的减振效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拉索振动的实际工程。

张贤才[9]2012年在《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拉索的高强度、轻质量使其成为高效的结构构造之一,然而拉索是柔性的且固有频率很低。因此,在外部作用力和支座移动下,拉索极易产生大幅度的振动,如尾流驰振、参数共振、涡激共振和风雨振等;在斜拉桥中,拉索的振动会使拉索锚固端产生微小的裂缝,且会使拉索的保护系统受到破坏,甚至导致拉索失效及对桥梁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威胁。因此,研究拉索振动的机理及其振动控制措施对于斜拉桥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超细长拉索而言,采用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来抑制其振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虽然主动控制尚存有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是抑制拉索振动的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法,本文主要是通过轴向支座移动来实施小垂度拉索的主动控制。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主要研究了小垂度拉索的轴向振动控制,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综合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对国内外有关斜拉桥拉索振动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2)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主动控制算法:极点配置、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瞬时最优控制、独立模态控制、滑动模态控制、H状态反馈控制及最优多项式控制等算法。(3)为了抑制小垂度拉索的振动,本文主要思路是通过拉索一端固定,拉索另一端通过作动器来实现的时变移动支座且沿着拉索轴向移动,从而达到施加轴向主动控制力的作用;利用模态降阶理论和Lagrange方程建立了小垂度拉索平面内振动的轴向单模态和多模态主动控制模型。(4)根据小垂度拉索振动的主动控制模型,用线性二次型(LQR)最优控制策略实现了在不同的荷载工况下,拉索平面内振动单模态和多模态的主动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求出最优主动控制力。(5)根据小垂度拉索振动的主动控制模型,应用Bang-Bang算法对拉索在不同荷载工况下,拉索平面内振动的单模态及多模态进行了半主动控制,并说明其对拉索振动的控制效果。

陈水生[10]2004年在《斜拉桥拉索的MR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LQR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面向速度剪切(Clipped Optimal)控制算法及修正的磁流变(MR)阻尼器Bouc Wen模型,提出了LQR Clipped半主动控制算法,应用拉索振动的差分离散模型,对斜拉索的面内振动进行了被动、主动及半主动控制研究,分析了MR阻尼器对斜拉索的振动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R阻尼器被动控制能够提供的模态阻尼比可以达到最优油阻尼器控制的值,但MR被动控制存在一个最优输入电压,最优电压值与需控制的第几阶模态有关;与油阻尼器被动控制相比,MR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模态阻尼比,尤其在阻尼器位置距索端很近时仍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D]. 陈水生. 浙江大学. 2002

[2]. 斜拉桥拉索的振动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D]. 刘宝龙. 华东交通大学. 2016

[3].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非线性振动及智能半主动控制研究[D]. 肖志荣. 浙江大学. 2008

[4].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涡激振动及其控制的研究[D]. 吴广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5]. 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 禹见达. 湖南大学. 2007

[6]. 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的半主动控制及MR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D]. 张挣鑫. 中南大学. 2013

[7].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与半主动控制研究[D]. 彭超. 湖南科技大学. 2011

[8]. 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D]. 王修勇. 中南大学. 2002

[9]. 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理论分析[D]. 张贤才. 湖南科技大学. 2012

[10]. 斜拉桥拉索的MR半主动控制研究[J]. 陈水生.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