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与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目标论文,粮食安全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正确协调粮食安全与其他战略间的关系
(一)粮食安全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1.旧粮食安全观念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过去,为了解决温饱,我国一直追求粮食总产量最大化目标。为了缓解人地紧张矛盾,追求高产,人们已经是不惜任何代价,如:以往的种地养地,被超量使用化肥所代替,导致我国河流被化肥污染程度为世界第一;为了追求产量而大规模毁林开荒,造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为了上中下游地区扩种粮食,增加水浇地,搞大水漫灌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举世闻名的黄河断流。另外,很多地方的粮食增产都是与当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或土地盐碱化成正比的。
2.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下实现粮食安全。与传统的发展观相比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社会发展上实现了由侧重发展内容到侧重发展能力的转变。传统发展观仅仅注重业已取得的经济成果,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甚至不惜“杀鸡取卵”,至于这种经济成果的取得对以后发展潜力的影响却很少顾及。可持续发展观则把现在同未来有机统一起来加以考虑,既看到眼前利益,又顾及长远利益;既注重经济成果的取得,又着眼于社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维持了发展的无限潜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把保障粮食安全与资源的节约、有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我们所追求的粮食安全战略不是某一时点上拥有最大现实数量的粮食,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与潜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粮食安全战略与对外开放战略
1.利用国际市场是我国粮食供求趋势演变的必然要求。按照一些专家对粮食生产和需求的预测,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在6~7亿吨之间。即使按我国政府粮食白皮书的预测,2030年只按人均400公斤计算,我国粮食需求也将达到6.4亿吨,而国内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只有5亿吨。今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我国粮食供给能力下降而需求将持续增加。在中国人地关系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有必要或有能力完全靠自产来满足这么多粮食需要,确实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适当利用国际粮源是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矛盾的要求。从优化国内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进口资源消耗性产品,可以达到节约并保护本国资源,缓解资源短缺压力的目的。因此,无论从近期还是从远期看,我国政府应根据农业比较优势原则,将一部分粮食供给问题放到国际市场上来解决。因为进口粮食就等于进口土地和水资源,不仅能够缓解国内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使我国的一部分生态资源得到修复和调养,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以全球视角解决本国(或地区)粮食问题,并不一定对本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反而有利于粮食安全。
(三)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问题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于弱势,一旦开放过快,国际市场对农业和农民形成冲击的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因为开放之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及进出口的比例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还是引起国民经济衰退,都不是由某个政府能够简单控制的。过多地进口粮食,固然有利于我们掌握更多的粮源,实现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但从深层次上看,并不符合我国实现储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方向,更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因为国际粮价明显低于国内粮价,过多粮食进口虽然会在短期内促使我国城市消费价格降低,但是从长远看,如果粮农的收入得不到保证,粮食生产就会受到打击,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小的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不惜以高补贴维持国内粮食的高成本和高价格,以平衡城乡收入水平,就是源于此由。拥有8亿农民、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更应该注意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特别是要维护农民长期基本生产活动和收入。
二、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立足国内,适度进口”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供给来源只有两个:一是本国生产;二是国外进口。考虑国家其他战略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我国拥有世界人口的1/4),粮食安全需求的基数太大),对自产的依赖程度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因此,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要立足于国内生产,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能力,再通过适度进口来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粮食安全,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粮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自给,粮食供应的对外依赖程度有多大,粮食进口规模多大才是“适度”的问题。
关于进口规模问题,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主张,这里我们只分析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种为基本自给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进口大量的粮食,即使进口一部分,总量也应控制在总需求的5%以内,只起补充作用,用于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另一种为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我国长期保持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过高,应逐步扩大进口比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后一种观点在对进口粮食的数量界限上不尽一致,比较多的主张是以口粮的自给作为粮食自给的底线。
这两种主张具有不可取性。
(一)基本自给派观点的非经济性
该派观点主张不超过5%的粮食进口比率,意味着我国粮食必须保持95%以上的高额自给率以及相当的库存规模,这必然会导致粮食安全的非经济性,因为追求过高的粮食自给率,几乎完全依靠国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来保障国家长期的粮食安全,必须付出高昂的社会和经济双重代价。据世界银行估算,1990~1996年间,从国际市场上直接采购粮食的平均成本,与在国内采购(按对应的国际粮价)和储存备用粮食相比,每吨要低35美分。有研究表明,奉行粮食完全自给政策,粮价至少要在现有的水平上提高5倍,才能平衡农业与非农业的收入,这显然是国家财力和消费者支付能力所无法承受的,而且这种战略选择也不符合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不符合我国业已加入WTO的一般规则,更不符合实现粮食安全目标所应遵循的“安全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粮食安全与经济安全相联系,也就是说,粮食安全要在经济安全的大目标下统筹考虑,那种以牺牲部分经济安全来保障粮食安全的做法,并不符合粮食安全的本意。就我国而言,如果以高价来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将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牺牲我国应该获取的国际比较利益,影响经济整体的发展。同样,基本自给意味着实施大规模的国内储备,为保证政府掌握足够的粮食,却形成了粮食储备企业高达千亿元的政策性亏损,造成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这将会加剧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可以说,在新的粮食安全理论下,人们已经从以往简单的关注“保障粮食供给”上升到关注为实现保障粮食供给而付出的社会代价,选择社会成本最小的供给模式来实现粮食安全战略,应该是未来研究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二)自由贸易派观点的不安全性
该派的主流观点是,粮食自给率以粮食直接消费量(口粮需求)为底线,即自给部分保证国民“吃饱”的基本需要,进口部分用于满足国民“吃好”的享受性需求,这似乎是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粮食供给安全模式,但却隐含着导致国内外粮食供给不安全的巨大风险。
根据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的分析,随着我国以城市化为主的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口粮需求会进一步下降,粮食总需求结构中饲料用粮的比例会以较快的幅度上升,目前已达到近31%。到2020年将超过占总需求比重的40%,2030年达到50%左右。如此大比例的粮食需求如果都依靠进口粮食来满足的话,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国际贸易中具有典型的大国开放型经济效应,粮食贸易量和贸易方向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国际市场的剧烈波动。从以往的经验看也证明了这一点:每当中国进口粮食大量增加时,国际粮食价格就会迅速上涨,每一次中国粮食进出口的波动都是对国际市场的一次冲击。马九杰等人按照仅仅5%的粮食外贸依存度尚且计算出200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约为2500万吨,已占当时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10左右。那么,如果把未来占总需求30%~50%的饲料粮食需求压力全部转移到国际粮食市场,即使我们对进口粮食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来对付随之而来的粮价的惊人上涨,最后的结果恐怕只能是买空世界粮食市场,导致全球粮食恐慌。
三、我国粮食安全模式选择和自给下限的确定
要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粮食安全模式。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供给是由国内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进口能力两个要素构成的。一般而言,这两个要素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但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因此,在需求量既定的情况下,这两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粮食安全模式。任何一国政府都要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粮食安全目标以及国际粮食市场的各种动态参数等综合考虑,确定本国的粮食安全模式。
(一)实现粮食安全的三种基本模式
粮食安全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的粮食供求状况,而粮食需求在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一定时期是一个客观的量,在需求刚性的约束之下,粮食安全水平就可以更多地理解为粮食供给能力的高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可直接表达为:
Q[,s]=Q[,p]+Q[,I] (Q[,p],Q[,I]≥0)
其中,Q[,s]为粮食供给量;Q[,p]为本国粮食生产总量;Q[,I]为粮食进口量。
从公式可以看出,要使Q[,s]增加,可以有三种途径:一是Q[,I]不变,Q[,p]增加;二是Q[,p]不变,Q[,I]增加;三是Q[,p]和Q[,I]同时增加。这三种情况是使Q[,s]得以提高的途径,也就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三种基本模式。
1.国内新增粮食需求全部依靠国内自给来满足。其含义是:进口量不变,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产出量。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规避粮食进出口的各种风险(如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国际关系、粮食禁运等),使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附于国内粮食自产。但对于农业资源比较稀缺的资源制约型国家而言,这种选择的弊端在于:忽略了本国的资源禀赋和成本比较优劣势,可能牺牲国内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
2.国内新增粮食需求完全依赖进口来满足。其含义是:本国粮食生产能力及产出量不变,扩大粮食进口规模。选择这种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如雄厚的外汇储备、良好的国际外交等)。在工业化过程中,耕地资源比较稀缺的国家或地区倾向于这种选择。一方面,由于耕地被大量占用,使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提高难度极大,甚至自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迅速增长,粮食进口能力大大增强。
3.国内新增粮食需求通过增加国内自给和增加进口量共同满足。其含义是:本国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同时提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逐步巩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进口能力增强,国家能够利用工业化的成果来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
(二)我国粮食安全模式选择
根据我国现有的粮情、资源禀赋和国际贸易参数来考察以上三种粮食安全模式,第一种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宜作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模式。因为,从粮食增产的潜力来看,我国未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难度较大,粮食总产量甚至可能有所下降,从比较利益角度来看,这也不是对我国整体经济有利的选择。第三种模式的确为上上之选,但本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不具备选择这种模式所要求的资源条件。因此,我们已别无选择地只能运用第二种模式,即主要依赖进口的增加来满足未来国内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模式二的选择并非指在Q[,p]绝对量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单纯增加Q[,I]的绝对量。因为粮食自产量Q[,p]将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或上升,或下降,是一个无法确定的量。随着未来我国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本世纪前期粮食进口量的逐步扩大将是一个客观趋势,但我国粮食消费的总规模巨大,一旦粮食生产发生波动,其供求缺口会相当惊人,导致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因此,我们又不得不从安全的大局着眼,高度重视粮食的自给率。所以,本文所选择的这种模式最根本的不是如何确定粮食自给率,而是要确定一个确保安全的粮食自给下限(含国内粮食储备),只要国内粮食自给量不低于这条红线,国家粮食安全就不会受到威胁。
(三)粮食自给下限的确定
在国际市场普遍存在自然风险、贸易风险和外交风险的情况下,一国粮食自产潜力和自产量的提高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来临时对粮食安全的破坏程度,粮食自给就是国家粮食安全最可靠和最有力的保障。因此,自产部分对于粮食安全的决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不能被进口完全取代,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稀缺的大国。
自给下限的规模应该由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国民的基本生存及营养标准来确定。199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这实际上是政府为我国粮食安全设定的一条自给下限标准,但95%的传统经验值需要探讨和修正。
在具体计算上,自给下限是以人口总数与人均粮食安全消费量的积为基准,要确定粮食最低自给规模,首先必须确定粮食人均安全消费标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什么水平能够保证生存,什么水平能够保证营养安全,可以根据历史情况来分析。
1.人均300公斤——生存安全标准。我国自新中国建立(1949年)到改革开放(1978年)前的29年间,全国粮食人均产量只有7年达到原粮300公斤的水平,其余年份都在300公斤以下,这一阶段可谓是我国人民为吃饱肚子、实现温饱而奋斗的岁月。1959~1961年人均粮食产量从298公斤下降到217公斤,大量人口因粮食消费不足而患病甚至死亡,生存安全受到威胁。其余年份尽管食物质量乃至整个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人们的生存基本得到保障。可见,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公斤左右可以保障全民的生存安全,这一数量可以确定为我国的粮食生存安全标准。
2.人均350公斤——营养安全标准。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大部分时候在350公斤左右,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人民普遍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渡期,城乡居民食物质量和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营养和健康需求基本得到保障。所以,人均粮食占有量350公斤可以确定为我国的粮食营养安全标准。
3.粮食自给下限的估算。以人均消费300公斤和350公斤作为生存安全标准和营养安全标准,目前我国人口为12.8亿,则生存安全标准为3840亿公斤,营养安全标准为4480亿公斤。如果以营养需求作为粮食安全标准,那么这4480亿公斤就是目前的粮食自给下限,政府应对这部分粮食加以保护、监督和保障。超过的部分则由市场调节,政府不予财政上的保护和干预。目前,我国粮食人均消费量约为380公斤,总需求量为4800~4900亿公斤,如果享受性粮食需求(约320~420亿公斤)完全通过进口来保障,则粮食自给保障率下降为91%~93%。显然,这一水平的自给率不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按我国政府粮食白皮书的预测,2030年按人均400公斤计算,我国粮食需求为6400亿公斤,而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研究,2010年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0亿公斤。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0亿公斤。
根据以上标准计算,到2010年14亿人口的营养安全保障要求自给下限为4900亿公斤,按人均粮食需求420公斤计算,粮食自给率为83%;2030年16亿人口要求自给下限为5600亿公斤。如果按政府粮食白皮书的预测,即粮食需求为6400亿公斤,粮食自给率为87.5%,而届时如果人均粮食需求量确实上升到440公斤,总需求量达到7040亿公斤,只要享受性粮食需求全部允许进口(1440亿公斤),那么粮食自给率将下降为80%。如果消费标准继续提高,则自给率可能还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危及粮食安全。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以上模型只是一种粮食安全模式的描述,在理论上反映了通常情况下粮食自给和粮食进口规模的动态变化关系。事实上,现实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一模型的可适用范围是有限度的:一是国际市场粮食可供量的有限性决定了进口规模的一定界限,这意味着自给率的下降和进口率的上升都有一个合理区间;二是人均粮食需求量虽然从目前来看仍有上升的空间,但它不可能无限上升。因为无论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人们传统的膳食习惯和膳食结构都是难以彻底改变的,正如日本目前的经济如此开放和发达,但日本人在食物消费上仍然保持了以大米为主食的传统习惯一样。我国在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中,人们的膳食结构和质量提升幅度较大,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较快,但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传统习惯并未改变,从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素食健康潮流来看,下一阶段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的空间不会太大。此外,提升人们膳食结构和质量的畜禽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饲草等原料来替代粮食。所以,本文认为,人均粮食消费量维持在420公斤左右的可能性较大,在到达这一数量以后,粮食自给下限将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
为了保障自给下限和国家整体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国家必须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一是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调控力度,确保必要数量的自产粮源,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二是要加强粮食储备的有效调控,防止供求波动导致的安全风险,这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三是要加强对粮食进出口的调控力度,提高粮食安全效率,这是提升粮食安全层次,实现国家经济安全与粮食安全协调统一的重要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