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医康复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运动 和生活指导,治疗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61.67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超声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健脾祛湿中药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脾虚湿阻型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超声。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健脾祛湿;中药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307-0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乙醇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本病患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现代医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目前除生活调理(控制饮食、减轻体质量)及对症治疗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和特效治疗药物,且西药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治疗具有整体性调节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应用健脾祛湿中药配合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图像资料6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诊断标准[1,2]。
(1)无饮酒史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140克/周(女性小于70克/周);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有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或伴肝脾大;
(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伴增高的尿酸等;
(5)影像学标准:(1)肝脏近场回声略增强,回声略强于肾,肝脏远场回声略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者为轻度; 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高于肾脏,肝脏远场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明显增强,回声明显高于肾脏,肝脏远场回声明显衰减者为重度。
(6)中医证型:遵照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脾虚湿阻型,
主要症状:胁肋疼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头重身困、舌质淡、苔滑或腻、脉滑。
1.2 排除标准
⑴根据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排除酒精性肝病;
⑵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免疫性和代谢性肝病等;
⑶合并心、肝、肾、肺等器官器质性疾病及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⑷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⑸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用药依从性差,7天及以上未按照要求服药者、观察期内合并使用其他治疗,不按时复诊和失访者等。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基础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4年;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5 岁;病程最短5月,最长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纠正心理认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基础治疗;发放脂肪肝健康饮食宣传页。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则健脾祛湿,药物组成:党参15g、茯苓15g、布渣叶10g、莱菔子10g、生山楂10g、决明子10g、藿香10g、大腹皮10g。每日l剂,水煎共500~600毫升,服早晚分服,疗程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所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于清晨空腹8h以上抽取静脉血2~3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P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
1.4.2超声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MHZ。每次检测前调节仪器设备,保持超声诊断仪的亮度、对比度不变,常规显示深度为15CM,根据图像适当调节,焦点常规放置在深度的中点位置,根据图像适当调节。检查部位涂抹适量耦合剂,探头尽量垂直于胸壁并避免肋骨的遮挡。患者禁食8h,取平卧位,必要时配合左侧卧位,常规二维切面扫查肝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
1.5 疗效标准
1.5.1临床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及血脂(TC、TG)恢复正常,B超显示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血脂改善,B超显示减少2个级别,从重度恢复为轻度。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肝功能、血脂轻度下降,B超显示重度脂肪肝恢复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不明显,肝功能、血脂无改善,B超显示脂肪肝程度无改善。
1.5.2超声标准
腹部B超疗效评定标准
⑴痊愈: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
⑵显效:减少2个级别,从重度恢复为轻度;
⑶有效:减少1个级别,从重度恢复为中度,从中度恢复为轻度;
⑷无效:脂肪肝程度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各指标均经正态分布及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同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表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超声影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超声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肝脏是维持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具有调节脂质代谢、解毒、调节免疫等功能。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由非酒精性因素导致的一种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病理状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目前脂肪肝已经称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因,其中有5%~1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发生为肝硬化的潜在风险[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200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NAFLD的发生率已经超过15%[4]。NAFLD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危害人体健康[5]。NAFLD最常见的病因有肥胖、营养失调、糖尿病、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由于NAFLD临床特征不明显,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常常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早期病变而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有助于NAFLD的预后改善。
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名称,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如饮食不佳、体倦乏力、胁肋疼痛、腹部胀满等症状归属于痞满、胁痛、黄疸等中医病名之下。根据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本病中医病因不外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劳逸过度、情志失调、年老体衰等,综合认为脾胃亏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通过中药辨证论治,其中党参,茯苓,性甘淡平,起到健脾利湿功效,共为君药;布渣叶,藿香,起到芳香化湿功效,共为臣药;山楂,决明子,起到活血行气散瘀之效,共为佐药;大腹皮,莱菔子,起到行气利湿之效,共为使药;通过上药配伍,结合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共达健脾疏肝,利湿散瘀之效,能够缓解脂肪肝的各种症状,减轻脂肪肝的超声病变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6-27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 163-166.
[3]张华捷,庄辉,刘学恩.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7):630-632.
[4] Fan JG, Farrell G C.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ina[J]. Hepatol, 2009,50(1):204-210.
[5] Angulo P.Long-term mortality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liver histology of any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Hepatology, 2010, 51(2): 373-375.
本课题获得中山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论文作者:孙靖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脂肪肝论文; 肝病论文; 肝脏论文; 酒精性论文; 超声论文; 回声论文; 脂肪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