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钻研田径教材_田径论文

如何钻研田径教材_田径论文

如何钻研田径类教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径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投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由于各项运动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动作,因此,人们也往往把它称作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田径是经常被选用的教材之一,作为教材,它一般包括跑、跳、投等三大类,如短距离跑、中距离跑、长距离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掷沙包、投铅球等。本讲就田径教材的特性和田径教学的有关要点,与各位体育教师交换一下意见。

一、田径教材的特性

我们从功能、结构、方法和典型性四个视角做如下分析:

其一,田径教材的功能特性。田径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增进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田径运动技能,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等心理品质,并具有苦中求乐的特点。田径教材在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均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其二,田径教材的结构特性。从分类的角度看,田径教材可分为田赛教材和径赛教材,也可以分为跑的教材、跳跃教材、投掷教材,还可以分为田径专项技术教材和一般锻炼性教材等。从构成要素来看,田径教材一般包括走、跑、传、接、跳、投、撑、推、转等身体基本动作。从动作结构来看,田赛均属于个人运动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跳跃的基本技术环节或者预备、加速(助跑、滑步、旋转等)、出手(推、投、掷)等投掷的基本技术环节,这些基本技术环节串联成整体便成为某项完整的运动技术;径赛包括起跑、途中跑(跨栏)、冲刺跑等基本技术环节,这些基本技术环节串联成整体便成为一项完整的运动技术,径赛除接力跑属于集体运动技术外,其他基本上届于个人运动技术。无论田赛或径赛,在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比赛中努力发挥出最高水平的技术即是比赛运动技术。

其三,田径教材的运动方法特性:田赛项目表现为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在规定的场地内,把投掷物或自己的身体抛至最远或最高,并且与他人争夺胜负或者挑战运动纪录;径赛项目表现为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在规定的跑道内,发挥自己跑的最快速度,并且与他人争夺胜负或者挑战纪录。

其四,田径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竞争”和“达成”两个方面,田径运动能满足学生“与同学比赛并赢他、打破自己的纪录、坚持到底、忍耐”等竞争欲求的心理,并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最高能力。田径教学应紧紧围绕满足学生“与他人竞争”或“达成新的纪录”展开,从而突出它的竞争性或达成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田径教材的内容有较多,形式、特点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几项主要的教材做进一步分析:

(一)跑的教材的特性

跑是人体重要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运用运动器官推动人体快速前进的运动,跑是现代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也是一种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实用技能。

(1)从运动效果看,短跑教学可以增进速度、敏捷、无氧耐力等体能,提高短跑运动技能,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克服困难的精神具有明显效果;中长跑教学有助于增强心肺耐力,提高中长跑运动技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跨栏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跨栏跑技能以及遵守规则和自主的精神:接力跑教学可以锻炼速度、灵敏、协调和无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接力跑的运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从运动技术结构来看,短跑包括起跑、疾跑、途中跑和冲刺等技术环节,由抬、蹬、摆等基本动作构成:中长跑包括起跑、途中跑、速度分配、冲刺等技术环节,由抬、蹬、摆等动作构成;跨栏跑由抬、蹬、跨、摆、拉等基本动作构成,包括起跑、跨栏、栏间跑、冲刺等技术环节;接力跑包括起跑、传棒、接棒、冲刺等技术环节,由抬、蹬、摆、传、接等身体基本动作构成。

(3)从运动方法来看,跑是在遵守规则前提下,在规定的跑道内发挥自己(或团队)的能力争取优胜或挑战新纪录。

(二)跳跃教材的特性

跳跃是人体主要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在身体腾空后越过垂直和水平障碍的运动,是一种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用运动技能,也是现代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

(1)从运动效果看,跳远教学有利于提高速度、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促进跳远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跳高教学有利于提高弹跳力和腿部力量,发展灵巧性和协调性,掌握跳高技能,培养坚定、勇敢、沉着的品质和勇于攀登的精神。

(2)从运动技术结构来看,跳动包括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环节,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四个环节构成。

(3)从运动方法来看,跳远表现为在规定的试跳次数中。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争取优胜或挑战新纪录;跳高表现为在每一高度的试跳次数中,越过横杆,并发挥自己最大能力挑战新的高度,争取优胜。

(三)投掷教材的特性

投掷也是人体主要的基本活动能力,是利用各种姿势,将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物体投出,以达到某种目的(投远、投准、投的漂亮等)的运动。它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运动技能,是现代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

(1)从运动效果看,投掷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发展协调性,提高投掷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主自律精神。

(2)从运动技术结构看,投掷一般包括准备、加速、出手(推、投、掷)三个基本技术环节,如推铅球技术结构由持、摆、蹬、滑、支撑、展胸、推等基本动作构成,包括准备(持球、预备姿势)、加速(滑步、蹬伸)、出手(推球、拨球)等技术环节。

(3)从运动方法看,遵守规则,在规定的区域内和规定的试投次数中,发挥自己最大能力,将投掷物抛掷最远(准)或投的漂亮。

二、田径教材的选择与组织

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供选择的田径素材很多,种类和形式也灵活多样。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田径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学生正规田径项目学习的原则。正规的田径运动项目是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田径教学要保证学生对正规田径运动项目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是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要求,也是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如100米跑、蹲踞式起跑、推铅球、跳远、跳高等正规竞技项目一定要有适当时数的保证。

2.加强实用性田径教材学习的原则。过去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往往过多地注重了学生竞技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一些正规的田径项目的学习,而对实用性的跑、跳跃、投掷学习和锻炼不够,使得田径教学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选择田径教材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在保证学生对正规田径技术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性的跑、跳、投练习,如不同方向的变向跑(跳)、跳过不同距离的障碍、投飞盘、掷准等。

3.注重田径教材学习的趣味性原则。田径是以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动技能组成的,而且是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田径教材的学习往往容易陷入趣味性不高的境地。过去,由于过分注意了正规的竞技项目练习,使田径教材的学习显得枯燥,造成学生一定程度上对田径教材学习的反感。为此,选择教材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多选择那些趣味性较高的练习,对比较枯燥的教材要进行趣味化加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与其他类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田径教材内容较多、练习手段多样,除单独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学习之外,还要注意在其他类教材学习时安排有关田径教材的练习,如跑的内容可以和篮球(运球跑等)、足球(带球跑等)等教材结合起来,跳跃练习可以安排在排球(拦网、扣球等)、篮球(跳投等)等其他项目的练习中,投掷练习也可以结合其他项目练习进行,如篮球(传球、投篮等)、足球(掷界外球等)。此外,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可以安排田径类教材的某些练习,或者在课课练中安排跑、跳、投的练习。

5.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有所侧重地选择田径教材。如初中低年级,可选择短跑等一些以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为主的教材;高中阶段可选择中长跑等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为主的教材。

此外,选择安排田径教材,还要考虑季节气候特点,加快速跑一般安排在秋、冬季,中长跑一般放在冬季寒冷的季节,跳跃教材和投掷教材则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田径教学指导的要点

1.田径的各项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为主,注意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同时要防止单纯抓动作规格和技术细节的偏向,注重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实效。

2.田径教学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健康水平的学生做到区别对待。在围绕“竞争”和“达成”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学习方法和练习手段,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田径教材的学习中去,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田径教材的魅力和练习的乐趣。

3.进行田径教学,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要做充分,应使全身肌肉、关节等运动器官活动开,机体工作逐渐提高,以适应教学活动的需要,提高锻炼效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重视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特别是要针对身体主要负荷部位,多做一些放松练习,以使全身器官逐渐趋于平静,促进恢复,提高锻炼实效。

4.田径教材基本上属于不需要深教、细教,但需要常练的教材。因此,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的物质条件和所学教材的特性,做到精教多练,除进行专门的田径教材学习单元外,还应注意结合其它教材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有适当的田径教材学习时数以及有关田径练习的时间。

5.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清楚了解每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个练习各自的特点,教学中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对学生来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运用多种反馈措施,把握学习进程。一般而言,教学初期,要注重一般性要求,突出教材的重点,教学后期,则要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因人因时地区别对待,促进学生掌握教材的难点。

标签:;  ;  ;  

如何钻研田径教材_田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