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前调整”到“关后保护”——韩国“入关”前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入关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于1967年3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小国转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创伤。但是其在“入关”前后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仍有不少借鉴意义。
一、“入关”前的体制转换和政策调整
50年代是韩国经济重建时期,其间该国内部政局不稳,不断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干预,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军事冲突地区。此一时期的韩国借助美国的援助,优先解决国内经济问题,逐步奠定了走向经济国际化的基础。
从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为“入关”创造条件。
1、促使本国生产和贸易国际化。
1962年起,韩国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方针和“出口第一”的策略,开始了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期。此时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相对优势,开始寻找本国以外的新的市场。从政策层面上,韩国确定了原料、市场在国外,以出口率的迅猛增长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的战略。这段期间,韩国基本效法日本,搞大型企业集团、大型综合商社。这些大型集团如三星、现代、金星和大宇的营业额在高峰时占到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这些大型企业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国际市场,所以在规模经济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适时调整和转换关税与汇率机制, 以适应参与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韩国原来执行的高关税是为了配合当时的进口替代战略。要加入“关贸总协定”,大幅下调关税就成为必然。在“入关”之前,韩国降低了那些已具有替代能力且技术和价格在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关税。“入关”后的第一年(1968年),总体关税税率下调到14%。
外汇方面采取了简化手续、放松管制的办法。随着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推行,本国货币贬值压力加大。在50年代,韩国外汇管理制度手续繁杂、要求严格,实行一种复汇率制度。改革后实行外汇结算证制度,这样出口企业的外汇可以自由在市场上卖出或者有权进口无需征得进口许可证管制的商品。韩国的决策层也接受了通过“出口导向”实现工业化这样的观点。
3、培育、扶持金融市场体系。
1961年到1967年,韩国政府由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其间相继颁布了有关的金融市场法规,成立了一些金融证券公司和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发行了货币稳定债券和财政部短期债券。这样,在“入关”前,韩国的金融市场及相应的法规已经逐步形成,具备了迈向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60年代至70年代,也就是韩国“入关”前后,是其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8.5%。 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两个重要的措施:(1)放松金融方面的管制,实施国际金融惯例, 大量吸引外资,相伴而来的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这些条件为韩国的中小企业产业更替和形成大型集团奠定了基础。(2 )随着金融市场的建立,与韩国商品贸易关系密切的外资银行纷纷涌来。“入关”后第一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汉城首次设立分行,之后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设立分行或代理处。这大大提高了韩国金融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最终提高和加快了韩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
二、“入关”后对相关产业的保护
加入关贸总协定后,韩国对一些重要的产业仍实行过去的扶植保护措施,同时继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对汽车工业的扶持保护。
汽车工业现在是韩国经济中的主体产业之一。然而在“入关”前,韩国只有零星的小型汽车厂。60年代初,全国装配的汽车仅有1800辆。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基础的扩大,尤其是“入关”后,汽车生产、进出口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都和国有的工业化目标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汽车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扩大出口,如何保护本国市场。
韩国政府在“入关”前后对汽车工业实行在生产布局、专业化协作、规范经济到进出口管理多方面给予保护。从关税上看,几乎没有降。本国居民购买本国汽车,征税高达50%,其目的是节制消费,提高国民储蓄率,同时也控制了石油进口,强化了外债偿还能力,总体上改善了国际收支。
再一点就是防止乱建汽车制造厂。由于中小企业自行上马的生产流水线远远达不到规模生产的水平,韩国政府于1972年公布了《中小装配厂废止措施》,规定中小企业只能生产汽车零部件,不能装配汽车。由于政府的干预,使得韩国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现代、大宇、基亚三家企业集团,这三家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98%。
1973年,韩国又通过了《汽车工业长期振兴计划》,把轿车生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政府鼓励企业设计生产新车型、省油车型,因此,韩国轿车的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同时,政府认识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应走在整车生产企业的前边,这是汽车工业的一个特点。因此于1975年制定了《中小企业系列促进法》,明确规定生产分工:发动机和车身由最后组装的大型企业负责,其余零部件由中小企业采取系列化生产。由于这种专业化生产,使得成本降低,质量提高。
此外,韩国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鼓励和外企合资经营,但不允许外国企业独家经营生产汽车。限制整车特别是轿车的进口。施行这些政策除了关税高外,还配有行政限制措施。
在以上种种措施的作用下,90年代初,韩国一跃成为世界10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2、对电子业的发展和保护。
韩国在“入关”后,电子业才得以起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到了80年代以后。“入关”给韩国的电子工业部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韩国政府在“入关”后推行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取得明显实效后,又把基本国策由“贸易立国”改为“科技立国”。在实施5 年科技发展计划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重点地发展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讯和自动化机械等一大批电子产业群。到1990年,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工业部门中第三大产业,仅次于纤维和机械。
韩国政府为了保证电子工业在未来产业升级中的带头作用,加强在研究方面推广国际化,吸引外国著名电子研究机构来韩成立分支机构,派遣人员赴国外跟踪电子发展的最新动态,将其引进。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海外进行电子技术投资,其实际作用就是间接引进这类新电子技术,在海外开发后引回国内投放生产。
3、在纺织业方面的政策调整。
韩国“入关”前,纺织工业是其民族经济的主体部门,是传统工业的典型,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
针对当时国际市场的现状,韩国政府在60年代对纺织业突出了“出口第一”的方针,其产品内销与出口多年保持3∶7的高水平,政府在金融、税收、汇率和保险等方面提供了优惠条件,保证其出口任务的完成。
三、韩国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国“入关”前许多国情与发展中国家类似。它在“入关”前后体制转换、参与国际分工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这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本国国情,分阶段、分步骤参与国际分工。
韩国的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也是一个小农经济体系。要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发达国家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缩短这种差距,韩国政府在“入关”前采取进口替代战略,打好了国内的基础,为1967年的“入关”和实施“出口导向”策略奠定基础。
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就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外国有利的技术、资源,以此带动本国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重视本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从实际出发,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体制的调整和转换。
2、韩国在“入关”后的几年, 以快速步伐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也较快。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出口导向的影响。为适应这一战略,政府和企业需要配之以加快经济国际化的政策措施。(2 )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韩国政府充分利用它与西方国家的密切关系,引进工业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建立了像汽车、电子、机械、造船和钢铁等骨干产业部门,从而使其总体工业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3、有效处理参与国际分工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韩国在“入关”前后,分主次和重点对国内市场和产业采取积极的保护和扶持,待这些产业和部门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后,政府的扶持重点又出现转移。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政府目标的产业,则采取强制取消、兼并等措施。韩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