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历史性论文,发展史上论文,地位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特征来说,是一个开放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共产主义事业,又是一个需要经过若干代人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的宏伟事业。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历史任务,不断地发现、研究并解决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直到共产主义最终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至今已经150多年了。其间,因为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阶段
马克思主义阶段(19世纪中叶至末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广泛传播的阶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1)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2)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以及三大组成部分各自的基本原理;(3)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两大历史必然性;(4)天才地设想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诞生不过一二百年的时间且尚处在上升阶段的情况下,就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十分难得和极其伟大的,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深刻性和预见性。
二、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
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经过长期、艰难、曲折和卓有成效的斗争,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中建立起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列宁和毛泽东,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的历史贡献有四:(1)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2)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多方面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红色政权;(3)成功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4)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资借鉴参考,而要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来建设社会主义尤其困难。我们过去曾长期教条主义地理解和对待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把设想当成现实;特别是由于我们曾一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左”倾失误,在此阶段几十年的探索中,也存在不少失误和问题。概括起来,其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作了严重超越客观实际的过高估计;(2)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3)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4)颠倒了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主次关系,企图通过人为的频繁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却是适得其反;(5)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犯了家长制、官僚主义、人比法大、权比法大等一类性质的错误;(6)对资本主义缺乏一种历史的和辩证的科学分析,以致既患“恐资症”,又无端到处乱扣“搞资本主义”的政治帽子,结果竟是闭关自守,自己束缚自己。
由于上述错误和失误,在第二个阶段的几十年间,我们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方法的探索,在总体上是不太成功的,不仅探索的历程极为艰难曲折,而且失误频繁,甚至发生过较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严重失误,以致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改善甚微,现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明显缺乏活力,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挫折和压抑,共产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相当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竟出现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的信心这样的“三信危机”。
上述曲折和问题,几十年来一直长期困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特别是其主要的领导人。同时,这也不能不给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这样一个重大而严峻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究竟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因为已经耽误了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再不能对此问题作出科学、正确的回答,不仅社会主义事业难以向前发展,而且势必还会出现新的曲折、失误、甚至是大倒退。
三、邓小平理论阶段
邓小平理论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是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具体途径和方式方法等认识比较成熟的阶段。
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使经济和高科技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竞争的主要方面,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因而必然引起世界各国对发展经济和高科技的高度重视。现实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其中尤其是中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把我们以往对现实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种种主观片面性和所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左”倾失误暴露无遗,促使人们对这些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吃尽了“左”倾错误苦头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进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探索。在新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更从新探索中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形成了不少新思路,创造了不少新经验,提炼出了不少新结论。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特别是从中揭示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凭借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磨炼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显示出的敢于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敢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而被历史地推到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位置。
伟大的实践,需要也必然造就伟大历史人物并形成伟大的革命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三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邓小平同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主要作出了以下六大方面的历史贡献:
1.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作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重新界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所作的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我们以往长期制定和执行“左”倾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根源,为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反对和防止发生新的“左”右倾特别是“左”倾失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在理论上使我们彻底摆脱了因把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达的社会主义)混为一谈所造成的诸多困惑;它不仅解决了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而且还成为我们正确认识、研究、解决当代社会主义一切重大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总之,断定现实社会主义尚处在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最大贡献。
2.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同志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这些振聋发聩的新认识、新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长期以来把市场调节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等传统错误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中国一国的范围和单纯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它不仅为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找到了最佳的运行机制,而且对今后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命运,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
3.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首次把社会主义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4.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实行全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唯一出路。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现实的局限和“左”的思想、教条主义的束缚,我们不敢大胆正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敢提改革,更不敢提改革是一场革命,因此,我国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生产力得不到解放,这引起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思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同志集思广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从而为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贡献。
5.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指导方针,指明了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式方法 邓小平同志针对以往要么用空头政治冲击一切,要么以为只要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等错误倾向,极其深刻地指出: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不仅符合辩证法,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6.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当代社会主义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以及由此我们所应采取的对内对外的基本战略和策略 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所作的科学判断,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针;又为我们坚持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邓小平同志的上述重大历史贡献,使我们对现实社会主义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邓小平同志新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指导,相应地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以下六大转变:(1)在对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实现了从因估计过高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到明确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必须坚持从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企图超越这个阶段的转变;(2)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认识和处理上,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3)实现了从长期坚持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子的转变;(4)实现了从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转变;(5)实现了从把贫穷和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到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转变;(6)实现了从长期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外开放格局的转变。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回顾、分析,有必要作一番简要的小结。
第一,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迄今为止的150多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时代;与此相关联,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面对三类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随着这三类历史性课题的解决,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立了三座光辉的里程碑。具体来说:第一个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面对的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怎样认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的一系列论著对此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从而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第二个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面对的是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怎样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以列宁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他们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及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对此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并由此创立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第三个时代是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题的新时代,面对的是怎样驾驭两种社会制度既并存又彼此挑战的历史格局,以及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成功领导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新探索和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这些新课题,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据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则是和平与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和带有历史阶段性的重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许多新思想、新结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进入了一种新境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正因为如此,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也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继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之后的第三欢历史性飞跃,即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历史地位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