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住房紧张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问题之一。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压力,现代建筑很多都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必须要配备电梯,国家规定超过7层的楼房都要配备电梯,电梯安装好后,需要维护保养,确保电梯的正常稳定运行,和运行的安全。我国已经发生过多起电梯安全事故,所以加强对电梯的故障监测,及时发现故障,然后解决故障,确保电梯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根据电梯的故障特点制定电梯维护保养的周期,所以电梯故障监测技术十分重要。电梯的很多故障时不可预计的,光靠人工检测可能不能发现问题,并且自从电梯被列为特种设备后,对电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采用监测系统对电梯故障进行监测。本文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电梯的监测技术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希望能给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电梯;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现代的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上下楼层越来越离不开电梯,但是电梯的安全事故近些年频繁发生,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保障乘坐电梯人员的安全,电梯要做好故障检测工作。加强对电梯的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非常要必须,这样可以在电梯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把电梯的故障降到最低,需要安装电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故障,解决故障。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应用的具体意义,然后对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组成进行简单介绍,最后介绍了电梯故障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1、电梯故障监测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和工业的发展,电梯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电梯设备故障率也增加了不少。 电梯的运行情况及设备情况单单靠人来查看效果不太明显,而且耗时耗力,还会出现因为检查维护不到位导致电梯有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设备的保养不到位,电梯的传送装置磨损比较严重,一些线路老化、一些电气元器件损坏等等,这些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电梯坠落、电梯卡在中间,门打不开等事故。因此,加强电梯设备故障监测管理,排查电梯的隐患,保障乘客的安全。
简单来说,电梯监测技术是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时间监测电梯运行的数据,比如速度、加速度、减速度、时间等等,如果电梯运行出现异常,或者电梯轿厢突然停止运行,监测系统就会即刻向电梯值班室电脑界面发故障信息,向监测中心发报警信息,同时把电梯该状态下的数据信息自动保持在数据库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快速找出故障点和故障原因,解决故障,确保电梯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也保障乘客的安全。
2、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组成
2.1电梯故障数据监控采集器
数据监控采集器主要对电梯控制柜及电梯轿厢的运行数据和视频音频信号等进行采集,这些数据主要有运行方向、当前运行速度、轿厢所处楼层、轿厢内的乘客数量、轿厢门的开闭、下极限是否触及和上极限是否触及等。
2.2传感器
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用到的传感器共有五种,分别是极限感应器、平层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基站感应器和门开关感应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功能。
(1)极限感应器主要对电梯的蹲底或者冲顶故障分析。
(2)平层感应器主要对电梯轿厢运行方向、速度、平层状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3)红外人体感应器主要用来识别电梯轿厢有没有人。
(4)基站感应器主要对电梯所处楼层进行分析。
(5)门开关感应器主要对电梯轿厢门的开关状态进行分析。
2.3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电梯故障监测系统采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以太网、CDMA或GPRS等三种,具体使用哪一种通信方式或者多种通信方式,要和井道内移动无线信号的覆盖情况、运营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建立终端与远程管理服务器的双向通讯连接,为电梯故障在线监测和故障远程报警提供稳定可能的通讯通道。并且电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可能通过互联网联入省市级电梯监视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监控中心
一般来说,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监控中心安装在值班室,主要作用是管理各个终端电梯的数据,监控中心主要由大屏显示器及设备、信息分析处理设备及软件等组成。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判定电梯轿厢的运行是否正常,同时对发生故障的类型进行判定,在故障状态下电梯轿厢下达控制指令,并及时告知维护单位急时抢修处理该故障,采取一些应急救援措施。
3、电梯故障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总所周知,电梯在加速上升或者减速下降时,轿厢内的乘客会有超重、失重感应,如果电梯突然急停不仅会让乘客感到不适,甚至有可能给乘客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伤害。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神经网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分析和小波分析等理论分析电梯急停故障。
3.1 小波分析与电梯急停故障诊断
3.1.1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是把计算机、数学、图像信号和物理等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新技术。运用平移运算功能和伸缩运算功能等相关理论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电梯故障采用小波变换分析法可以实现多尺度分析、低频段趋势分析和高频段精准定位等特点。
3.1.2小波分析法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
在电梯轿厢正常运行时是比较平稳的,各项信号也是比较稳定的,根据傅里叶理论进行分析,得到窗口区间信息;当电梯运行不稳定时,其信号也会随之发生波动,采用傅里叶理论监测的效果不理想,而采用小波分析法对不稳定信号检测,可以获得信号的瞬时变化值,所以小波分析法在电梯故障监测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3.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法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2.1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决策融合、特征融合及数据融合这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直接相互配合,数据融合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分析处理,再利用特征融合提取特征原始数据,最后利用决策融合对数据信息智能化处理,得出最终决策。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电梯故障诊断,可以实现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故障检测,确保电梯故障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3.2.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梯运行控制主要依靠电气系统,电梯的电气系统结构相比较复杂,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电梯电气系统故障率比较高,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难度较大,主要是故障具有不确定性和相互关联性。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式对电气系统检测十分有效。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检测电梯电气系统故障,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同时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查出电气故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控制提供保障。
3.3 神经网络与电梯急停故障诊断
3.3.1 神经网络
该方法能够处理普通数据,同时还具备思考、学习、记忆的功能,就如人的大脑一样。特别适合于对非线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医学、金融等行业使用的比较多。
2.3.3神经网络技术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信号的有效组合,用各种子神经脉络,以不同点来分析故障,如果所得出的结果不够准确,可再通过全局决策融合,得到最后的诊断结果,得到基于系信息融合的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模型由信息分配、局部诊断和决策融合诊断三层构成。信号或信号的特征通过信息分配传达到各个判断网络中去,局部模糊神经网络分别对电梯驱动系统和曳引机进行故障诊断,决策融合诊断采用D—S证据理论把局部诊断网络的诊断结果进行融合决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梯故障监测技术和具体的应用,对电梯的故障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及时处理,保障乘客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施波宁.论电梯故障监测技术及应用[J].广东科技,2014,(08):187-188+172.
[2]张晓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3]李光宇.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智能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4.
[4]张吉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梁文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电梯论文; 故障论文; 感应器论文; 技术论文; 监测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