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是子女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尤其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子女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教育是子女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来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一、家校携手 共育成长
教育者应与家长共同承担孩子成长的责任,加强家校合作。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结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庭与学校的良好关系并不能保证学生一定会成功,但可以让孩子更阳光更积极地学习和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过程中,学校应采用多种联系形式,积极创设联系的良机。教师可以采用最家访、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家校活动等,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同个别学生家长交流其子女的一些教育问题。
1.全员家访
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开展了以“传递温情,家校共融”为主题的全员大家访。全校教师对多户家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家访工作,为期3个月,沟通了家庭,辐射到了社会。各班老师分别走进各个家庭,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及生活经历。在家访的过程中,老师们与家长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访后,老师们还对家访信息进行了整理,同时记录了家访活动记录表,以便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家长会、家委会
我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委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也能掌握学校的最新动态,促进家校沟通,增进家校联系。家长会上,班主任会向各位家长展示班级风貌,汇报孩子们近期在校的情况。接着,任课教师又分别与家长见面反馈、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分享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趣。家委会上,一支精英的家长团队对学校发展的信任和支持,让学生成长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得到成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3.家长学校
我校为了给每一位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一直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给家长们做讲座,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我校曾特邀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为家长们讲授了男生与女生青春期生理发展特征和行为特征。结合专家一些教育理念,重点从几方面着手给予了家长指导:如何面对叛逆的孩子,如何管理手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家校活动
我校会组织一些学校和家庭共同的活动,让家长来参加活动,感受和子女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的乐趣,从而缩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提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感情。比如,我校一年一度的爱心义卖活动会招募家长志愿者,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心助力。
二、爱的教育 携手共行
学生与社会接触,会碰到到很多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对其行为习惯,社会认知,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希望利用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少科院活动、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连接,丰富社会经验,且保持正能量来感染自己影响周边的人。
1.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
我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打响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我校教师志愿者们主要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学生志愿者们捐出了爱心书籍等物品进行义卖,还发放积分入学等宣传册子,他们将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精神发扬和传承。
2.研学旅行——走进新加坡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3.社会实践——走进实践基地
我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一般由副校长带队,德育处组织,班主任具体负责。
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各项游乐实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树立公德意识,加强团结协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培养孩子学会“规矩”;学校是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社会则是需要具备一定能力,懂得感恩,更为完善的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若能很好地成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希望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以学校为主体,形成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耿南.浅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速读,2016(10)
[2]王雪辉.浅谈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师道:教研,2014
论文作者:金乐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学校论文; 家长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论文; 家访论文; 孩子论文; 我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