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演变的影响_恐怖主义论文

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演变的影响_恐怖主义论文

论恐怖主义新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恐怖主义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其对论文,新发展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恐怖主义新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特别是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产物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弱者对付强者的斗争形式由来已久。最早的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而我国则早有荆轲刺秦王的记载。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美苏对峙、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8-1969年,出现了暗杀、爆炸、绑架、劫机、炸机等恐怖活动的高潮。此后,类似的恐怖活动更是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恐怖主义继续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并最终导致“9·11”事件的发生,造成极大的破坏力、杀伤力和震撼力。就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发展而言,除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外,还有以下多方面的现实原因:首先,从政治层面上讲,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国际战略新格局日益显现。美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行径越发遭到国际社会的反感和憎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因此,美成为世界恐怖主义的主要矛头绝非偶然。其次,从经济层面上讲,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发展,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相互之间矛盾加深,贫穷国家对富裕国家、贫穷群体对富裕群体使用恐怖主义手段进行反击的趋势不断发展。再次,从文化层面上讲,现代恐怖活动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冲突”的特点,这与西方国家强行推行西方价值观,在热点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从而激发了阿拉伯世界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情绪有直接联系。此外,从科技层面上讲,随着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知识时代的来临,恐怖主义赢得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许多现代化的高技术手段在恐怖活动中得以运用,恐怖活动“低概念、高技术”的特征日趋明显,其造成的破坏力也更加严重。

二、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重要契机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亟须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支持,而各大国出于借反恐实现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也充分利用该契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与美关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很快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合作的新领域,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与对抗暂时得到缓解。其中,俄罗斯在事件发生后,主动拉近与美关系,不但积极支持与配合美的反恐行动,而且在美退出反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核武器等问题上与美进行交易。而英国等欧盟国家,则在“9·11”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华盛顿条约》第5条,积极参与美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其中尤以英国最甚,其欲借强化美英关系巩固大国地位的意图十分明显。欧盟大多数国家则希望利用反恐行动,进一步加强与美的政治军事关系,显示欧盟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日本在事件发生后,对参与反恐行动特别是美对阿实施军事打击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中美关系在“9·11”事件发生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中国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严正立场及中美两国首脑在APEC会议和布什访华时的成功会晤,对建立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框架、推进两国关系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三、美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对国际关系格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9·11”事件后,美国家安全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战略优先次序、任务轻重缓急、敌我划分、战略资源配置和作战方式均开始进行新的调整,并在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本土防御与海外防御之间重新加以平衡,而其出发点是将恐怖主义作为美国家安全面临的最现实威胁,将本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首位。总地看,在“9·11”事件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国际反恐合作,美加强了与盟国的合作,改善了同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区域范围内,基本消灭了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和本·拉登基地组织,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进入了中亚地区。引外,改善了同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关系,提升了日本在安全方面的作用。特别是,美建立的国际反恐联盟壮大了美的国际联合阵线,扩充了美的势力范围,这既是一种松散的特殊联合,又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的力量组合。美国乘势利用反恐联盟平台,占领新世纪世界事务的制高点,制订全球反恐游戏规划,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安全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对整个国际形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将在反恐合作的基础上发生新的变化

在“9·11”事件后国际战略态势发生调整的大背景下,中、美、俄三角关系互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并对整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俄罗斯仍面临车臣反叛组织的恐怖威胁,而我国亦亟须解决“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我西北边疆稳定的问题,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互相勾结,彼此联手势头增强的形势下,中、俄、美3国加强协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突出。因此,推动反恐斗争深入、持久和不懈地开展下去已成为3国共同的战略需要。反恐斗争的开展为中、俄与美进行协调和磋商开辟了新的领域,而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3方在该领域的共同利益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的改变,从而为大三角关系的稳定起到了支撑作用。大三角关系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凸显。就中、美、俄大三角关系框架而言,美将继续起主导作用,其全球战略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大三角关系的演进;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两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局面会得以保持;由于俄基于当前需要,有求于美,似会加快发展对美关系步伐,有可能使俄美关系先于中美关系实现某种平衡;中美关系国受台湾、西藏和人权等问题制约,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双方在反恐基础上重新加固的战略框架不会受到动摇。未来两国关系前景将是利益与分歧共存,希望与挑战同在,双方将在磨合、碰撞与妥协交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与适应对方,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并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五、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将推动全球多极化向前发展

“9·11”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冷战后世界格局交替时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国际恐怖主义成为全球性威胁的事实,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稳定与繁荣的命运紧密相联。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斗争,既打击了全球各地的恐怖主义势力,缓和了前一段时期因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而受到损害的大国关系,也加强了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多边磋商和协作,无形中使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的新安全观得到强化。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借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之名,行谋求政治、军事、安全优势之实,而且运用武力扩大势力范围的倾向亦有所发展,但确立以多样性的民族国家和国民经济为基础的、有规则的国际新秩序、确保世界安定和各国的共存共荣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一直是国际反恐事业的坚决捍卫者和忠实执行者。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中亚国家在新安全观方面的具体实践,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为当前国际反恐合作作出了独特贡献。展望未来,为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应根据国际反恐领域新动向,不断制定新的应对方案和措施,积极投入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同时要站在战略高度,洞察和把握国际反恐领域形势变化对整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趋利避害,有所作为,主动抓住机遇,推动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我国和国际社会最大安全利益的方向发展。

标签:;  ;  

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演变的影响_恐怖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