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96ISIRSD)专稿——情报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在’96ISIRSD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学术报告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所作论文,信息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讨论情报学发展的大趋势之前,我想很有必要对情报学的历史沿革作简单回顾,温故方可知新。
关于情报学的起源及历史存在着许多争论,情报学的起源与从事情报相关的实际工作者和教育者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在考虑情报学这个概念时往往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相联系,从他们职业的角度来定义和认识情报学。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的人们把情报学看成是“认知科学”的同义词,而图书馆学界人士则把情报学看成是图书馆工作中“技术化”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学界另一些人士则把情报学作为整个文献学发展的延续,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会从以下事实中得到论证:全美情报学会的前身是全美文献学研究所。另一方面,具有物理学以及工程学背景知识的人认为情报学是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各种观点均有其合理的因素,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综合所有的观点。
为了满足太空领域的竞争以及冷战时军备竞赛的需要,各国将注意力放在了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科学家们在太空领域及军事领域的研究提供各种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其二,人们需要建立一种情报系统以支持决策和问题求解,这种情报系统被军方称之为指挥控制系统。这种情报系统以后就演化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们拓宽了这个领域,他们以计算机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创了一个称之为“认知科学”的新领域。这一领域引起了情报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专家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加速了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从概念内涵和外延上更为广泛的所谓的“人机接口”新领域。从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一种学科集成趋势。我想这种集成的趋势导致一门知识科学的诞生。这里所指的知识科学包括:图书馆、情报、计算机、远程通讯等领域。无论这种集成化趋势是否能在近期付诸实施,从中起码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曙光。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情报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学科理论的发展
·人—机接口
·知识行业
理论的发展将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领域:
·存取/检索/文献计量学
·人机接口,认知,用户需求
·营销
情报检索是一个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领域,对它的研究仍将是一个热点,人们正试图在可视化的环境下,向用户显示文献间以及文献与提问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供方便的检索服务。
以本人之见,怎样对知识的组织将是下一个世纪人们面临着的主要挑战。我们这里所谈及的知识组织概念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类技术,而是指更高水平上的知识组织。关于知识组织,我们可以从电影艺术及理论中得到某种有益的启示。
用户接口技术领域内的许多可喜进展向计算机界以及心理学界提出了挑战。人们已经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是影响数据、信息和知识存取及利用的重要因素,有关的理论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贝尔金(Belkin)的知识模拟状态理论就是一例,贝尔金认为用户对情报和知识的需求起源于用户所能得到的与他所期望的之间存在差异。另一理论则认为用户的情报及知识需求与人的领会状态及理解状态密切相关,这些领会状态常常用什么、哪里、什么时候以及谁来表示,而理解则常常用怎样、为什么表示,这种理论十分清楚地区分了需求与要求这两个概念。
理论发展的另一个热点是关于情报及知识服务的营销。营销是指将生产的产品分配到消费者手中。从广义上讲,营销包括购买、销售、运输、资金的筹措等。
在过去的10年间,情报知识的营销行业已经摆脱了传统专业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一般情况下,专业图书馆往往附属于一个机构,它向所属的机构提供情报知识服务。然而,这种传统的服务概念内涵由于情报经纪人和情报咨询员的产生而发生变化。这些被称之为经纪人和咨询员的人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今后几十年间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1978年,我本人曾提出了情报顾问这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报顾问与医生这个职业颇为相似。情报顾问有三个基本的功能:(1)诊断,确定什么是用户的情报及知识需求;(2)开处方,确定通过什么方式来满足用户的这些情报及知识需求;(3)评估,分析选定的方式或方法是否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情报顾问充分利用各种图书馆服务项目以及各种情报经纪人和情报咨询员。以我之见,情报顾问作为一种职业,在未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有效的营销策略。
尽管情报顾问对整个社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少有人对情报知识专业人才的需求作认真的研究及评价。下面我们讨论两个十分重要的、与该问题十分相关的因素:
第一,人们不愿出钱资助对一些领域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研究,这些领域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常常直接影响这些领域的人力资源需求。人们不愿资助这些研究的原因是在尚未完成他们的研究之前,由于高新技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另外,这种研究的费用也是极为昂贵的。
第二,对情报专业人才需求的评价及研究需要来自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以及通信科学各领域人士间的通力合作,而这些学科的人士往往对怎样划定各自的学科界线及定义而争论不休,这一现象往往阻碍了他们之间的合作。
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在未来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该使各类不同图书馆在各种层次并网后加入信息高速公路。这应该包括费用、存取权、知识产权保护、营销以及管理等问题。
其次,信息的数字化将会改变人们对情报及知识的存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存取服务,“书架上的印刷图书”就会变成“机器中的电子图书”,这些电子图书可以通过家庭中或办公室中联网的微机进行存取。
最后,我们正在目睹着一场伟大的变革:人在数据、情报、知识系统中的中介作用正被一种直接的机器接口所取代。在当今美国的银行以及交通系统中已是屡见不鲜。银行的雇员已被自动取款机(MAC)取代,计算机控制着整个铁路系统的交通,我们期待着无人驾驶以及无控制台控制员的全新航空系统问世。几年之前MIT公司的J.C.李克李德(J.C.Licklided)曾对我说过:
“计算机这个幽灵将会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中游荡”。例如,目前汽车的几个主要系统供油、点火、制冷等过程的控制,已在不同程度上可由计算机控制。
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之下,人作为中介的作用是否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呢?关于这一问题,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是值得深思的。
第一,“辅助性原则”。机器只能帮助人类提高竞争力,竞争的本质仍然在于人类。尽管人们常说离了谁这个地球照样可以转,但是,从整体上讲人类是不可缺少的,人类的经历以及生活磨难可以大大提高问题求解以及决策的可信度。因此,在对复杂问题的处理上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达到人类的目标过程中,人类以及技术应是一种伙伴关系。J.C.李克李德在50年代提出的人—机共存的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第二,图书馆作为一个保留人类精神遗产的机构是绝对必要的。人类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需要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反映在人类的生活历经、需求等方面。通过图书馆我们可以纵观几千年,遨游全世界,一览人类创造、发明以及文明,从中洞察世界。虽然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们认识生活的能力,但图书馆在人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方面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我们远没有到达完全依赖科学技术来处理未知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地震、挑战者号的悲剧。人类已经大大改善了对未知事件发生进行有效预测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导致知识系统失灵的各种因素的了解。
第四,未来的希望在于教育。我个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我也深信我们大家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学生在他们导师及教授们的指导下,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会步入图书情报学领域,图书情报事业的未来在召唤着他们,他们的创造性和对事业的追求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未来图书情报学的专业人才将要求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要求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概念及原理,并具备使用相关学科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张进编译)
(收稿日期:199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