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探讨
阳柳艳
(广西财经学院 南宁 530003)
【摘要】 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推广发展下的产物,对人们日常交际中有较大影响,成为大众媒体重要表达内容。网络流行语以其朗朗上口的特征,往往能实现迅速传播、广泛传播。文章以传播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传播功能、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传播语言学;网络流行语;特征
互联网高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一些网络上的语言被引入到生活中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网络流行语属于新兴语言现象,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是语言系统对社会发展的反映。因此,我们应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其产生的传播学依据,了解其影响。
贪污腐败的形式之一是私相授受,一方是政府官员受贿,游说团体的说客们往往就扮演了上门贿赂的脚色。第八、九章的分析对象就是这些活动越趋频繁、势力日渐庞大的游说团体。2007年,美国首都华盛顿有经注册的说客约35 800人。游说这一行,作者称之为“游说业” (the lobbying industry),2007年向其客户收取的费用总计高达29亿美元。游说业之势力由此可见一斑。
群体共振的教师发展场域,可以简化为“线—面—体”的基本形态,分别以名师工作坊、研修共同体、创新实验区为承载形式,实现线、面、体多种形式互嵌互融,生态影响,共同发展。如图1所示。
1.传播语言学
传播语言学属综合性学科,将语言学和传播学相结合,又融入文化、新闻、心理等的内容。语言和传播的学科知识在研究对象上有极大相似之处,两者存在亲缘关系,为传播语言学的诞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传播语言学主要站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分析语言和传播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自身传播性[2]。人们将心理、社会、民俗、法律等语言学内容都归入了应用语言学范畴。
2.面板AR根检验。本文对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PVAR模型进行面板AR根检验(见图1),系统PVAR模型共有6个根,且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内,表明系统P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17]因此,对系统PVAR模型进行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是科学的。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及传播是动态的,经网民传播后,网站收录传播,媒体进一步传播,最终得到社会认可。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源于网民,是大众向媒体传递网络流行语,自下而上传播。以往流行语由社会精英产出,产生的主流意识以不同媒体形式传递给大众,大众接受流行语[4]。而网络流行语通过个体、职业、组织传播者,由网民产出,传递给社会,网民是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者,同时网民自身也受用网络流行语。
2.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3.2.3 文化功能
网络流行语具有自身特点:网络流行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流行性,且多以词、句子、短语形式传播,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重要表达方式,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具有生动性,在互联网不断传播的同时,也在人们实际生活中传播,形成人们日常用于交流的一部分。
3.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3.1 传播机制
近年来,我们开展的传播语言学研究都是将社会和语言相联系,找到语言的本质、功能及系统规律。因此,新语言、新方式将促进语言学向新高度不断发展。
3.2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中的功能特征
3.2.1 交际性功能
交际是人们沟通的过程,人们运用语言、表情等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交际一方面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们的情感交流及沟通即是交际;另一方面,交际是人们交换信息、思想的重要渠道。语言在社会中是人们传输信息、交流情感的媒介,语言是交际的媒介。语言是对自身想法的表达,通过网络流行语,可以了解社会群体的实时状态、心态。网络将人们集中起来,连接各个领域,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以语言表达自身需求及观念,通过网络发表对社会、国家事务的看法。例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呵呵”、“盘他”、“怎么着,家里有矿啊”、“如此优秀”等网络流行语,或嘲讽、或宣泄,和网民渴望的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相一致,以“调侃”的语气,表达出自身的实际诉求,充实精神世界。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故此,针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手段:
3.2.2 思维功能
语言属典型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交际中的重要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都需要语言给予必要支持[5]。同时,语言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思考、表达、记录、认知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交流分享经验,探究问题,深思社会现象。网络交际中,不同的网络情景衍生了一些特殊语言,人们刻意改变词语音节、语法,组成新的富有情感的语言。新的语言层不不穷,表达出思想和个性。一些表达突破语言常规,为传播语言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例如:“土豪”、“水军”、“不圆润”、“注孤生”、“何弃疗”等,网络流行语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和意味:“何弃疗”意为“有病”,“注孤生”意为“没救了”等等。诸多的表现手法丰富原本词汇语言,表现出语言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人们思维的重要工具。以语言为工具,人们认真思考,形成概念,提高认知,真正提高自身适用符号表达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是网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交流沟通的表达方式。实际上,网络形成的语言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已经成为变体,每年都会有新的网络流行词产生。伴随社会事件发生,在网络上同步扩散,进而产生风靡网络的热门词语,受到大众广泛欢迎。一些单个流行词因某个特定事件而出现,被群体所采用,但是随着事件热度下降,该网络流行词又逐渐淡出人们视野[3]。所以说,网络流行语属于历史范畴,在网络媒介不断发展背景下,一些网络流行语被“一般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口语表达的重要形式。
吴浈曾长时间在食药监系统任职,分管药化注册管理、药化监管和审核检验等工作,手握重权。疫苗行业也在其分管之下,他因此被业界称为“疫苗沙皇”。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更快,传统书面表达无法满足人们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网络流行语诞生,网络流行语简单易懂,内容丰富,使人们沟通效率提高,且人们可以在沟通中以手机中的表情、颜文字、谐音等代替原本话语,使语言更加鲜活生动,让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心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此外,网络流行语更加形象化,为人们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丰富其精神世界。
语言伴随文化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思维工具。 语言能够反映民族、社会、国家的实质发展。同时,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本身存在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群体。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发展,促进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不同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例如,“山寨”、“给力”、“挺住”、“feel”等流行语,都存在于社会文化领域。
4.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的影响
4.1 通过高效沟通,丰富精神生活
网络是流行语发生的重要环境,网络的自由性为人们发表言论提供平台支持,人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逐渐衍生出“杯具”、“裸贷”、“裸辞”、“我类个去”、“高大上”、“矮穷矬”等网络流行语,受到社会和网络的高度认可,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
4.2 以个性表达,提高创造力
网络流行语中符号、表情等都是人们创造力的体现,类似于“奇葩”、“腐女”、“渣男”等词语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别出心裁,表达出网民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形成独特的吸引力。网络世界中,网民渴望张扬个性,表现出自我的独特性,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一些“个性签名”、“网名”、“昵称”等成为网络流行语创作的“基地”,吸引更多的网民别出心裁地设计语言,以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一些网络主题通过网络流行语更快地融入到网络中去,可以和他人畅通地交流,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受到认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5.网络流行语在传播中的发展趋势
网络流行语自诞生后,受到大众广泛欢迎。但是,其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一些语言随意创造,语言缺乏美学价值,语言“俗而不雅”,甚至含有低俗文化,不禁让我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产生疑问。
5.1 淘汰消亡
一些“绿茶婊”、“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我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女人插兄弟两刀”等低俗网络流行语势必会随着人们审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消亡。此外,一些“咆哮体”、“元芳体”、“甄嬛体”等,虽风靡大众,但随着社会发展及大众兴趣变化,逐渐坐上了“冷板凳”,直至淘汰消亡。
5.2 融合变异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发展中,受其他语言传播影响,会出现“融合变异”,如“I 服了YOU”、“feel”、“hold住”、“xx style”、“out”、“这么high”等等。网络流行语融合其他语言,更容易地被追求新奇的网民推崇,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成为人们了解不同语言的途径。网络流行语以网络为基础,伴随网络发展,则部分优秀网络流行语将一直存在,得到融合发展,在传播中受到更多人欢迎。
结语
综上所述,对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探讨分析,需了解传播语言学和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研究其传播中的功能特征:交际性功能;思维功能;文化功能。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的影响及网络流行语在传播中的发展趋势,进而加深对网络流行语传播语言特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宋晓丹.语言学视角下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丝绸之路,2017(14):52-53.
[2]邹积会.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v.2;No.50(14):67-68.
[3]牟薇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英译策略[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2):60-64.
[4]王欢.模因论视角中的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变异研究[J].文教资料,2018(1):43-45.
[5]芦琪,李治平.“打call”流行的多维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38;No.192(04):36-42.
【作者简介】 阳柳艳,研究生学历,广西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