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毛主义运动与左翼激进党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左翼论文,印度论文,激进论文,主义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574(2015)04~0037~12 国内学界相当一部分人在研究印共(毛)的形成史时,将1967年的纳萨尔巴里运动作为源头,将毛主义分子(Maoist)称之为纳萨尔分子(Naxalite),将毛主义运动称之为纳萨尔运动①,基本上把印共(毛)和纳萨尔运动等同。印度政界、学界和国际学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纳萨尔运动作为印共(毛)的源头,将毛主义运动称之为纳萨尔运动②。但是,前南亚学会会长孙培钧先生和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学者在谈及印度的毛主义运动时,都将20世纪40年代的特伦甘纳农民起义作为源头。笔者认为,印度的毛主义运动起源于特伦甘纳农民起义,从特伦甘纳农民起义到纳萨尔巴里运动再到当前的毛主义运动,都是毛主义指导下的农民武装斗争。此外,尽管政党总是与社会运动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但是,政党不能等同于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由政党领导的,还有的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人领导的。拿第三波毛主义运动来说,除了在印共(毛)控制区(涉及安德拉邦、奥里萨、贾可汗德、比哈尔、西孟加拉、昌迪加尔)外,还在喀拉拉、中央邦、泰米尔纳德邦、北方邦、卡纳塔克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活动,其领导者既有印共(毛),也有印共(马列),还有非党派的毛主义者个体。因此,笔者尝试从社会运动与政党的关系出发,分析印度三波毛主义运动与左翼激进政党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印度左翼激进政党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特点。 一、第一波毛主义运动与印共安德拉地方组织 提起毛主义运动,人们想起的是特伦甘纳武装斗争,但实际上,印度最早的毛主义运动起始于独立前的海边安德拉(Coastal Andhra),后来在邻近的特伦甘纳地区达到高峰,拥有2000个游击小组和10000名民兵,建立起了平行政权,在海德拉巴土邦六分之一土地上的2500个村庄建立了公社,所辖人口达500万人③,统称为特伦甘纳武装斗争,闻名于世。 毛主义运动最早爆发于海边安德拉而非特伦甘纳,原因在于运动的发起和领导者是印共安德拉邦地方组织。该组织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的安德拉正处于大饥荒状态。诞生初期,该地方组织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与印共中央没有差别,但是,到拉吉斯瓦尔·拉奥任书记的时候,其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1946年该地方组织第一次公开对印共中央的路线提出质疑,主张以毛主义作为印度革命的指导思想,认为印度国情不似俄国,更接近中国,应该走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需着重在全国发动农民起义。因此,印共安德拉地方组织“在毛主义正式形成为一种战略之前,就已经是毛的学说在印度的监护人”④。1950年5月在印共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拉奥取代了兰纳迪夫,成为印共总书记,进而扩大了毛主义对整个印共的影响。 毛主义运动最终在特伦甘纳而非海边安德拉达到高峰,原因有两个。第一,彼时海边安德拉和特伦甘纳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均讲泰卢固语,属于同一种族⑤,所以毛主义运动迅速从海边安德拉扩散到特伦甘纳。第二,独立前特伦甘纳地区讲泰卢固语的人受到的压迫比海边安德拉人严重。在1776~1956年间特伦甘纳属于海德拉巴土邦,土邦的中心就是1956~2014年安德拉邦的首府海德拉巴德。那时候的海德拉巴土邦属于泰米尔人和英国殖民者共同控制的马德拉斯总督区,而海边安德拉则属于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直辖区。所以,与海边安德拉人相比,特伦甘纳地区讲泰卢固语的人不仅受海德拉巴德王公的统治,而且受英国控制的马德拉斯总督直辖区的管辖,遭受着封建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双重压迫,因此,爆发于海边安德拉的农民武装起义,反而在邻近的特伦甘纳地区达到高峰。 从政党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来看,第一阶段的毛主义运动与左翼政党的关系有两个特点。 就起源而言,先有印度共产党地方组织中的毛主义分子,后有毛主义运动和武装起义,但是,由于印共安德拉邦组织只是政党的一个地方组织,毛主义还不是印共中央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因此,不能说先有政党后有社会运动,而是先有了个别人的毛主义,后有左翼社会运动,是信奉毛主义的个别人首先指导和领导了激进的毛主义运动。 就结果而言,特伦甘纳农民起义没有带来以毛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一方面,尽管安德拉邦共产党组织受到毛主义的影响,但安德拉邦共产党组织的革命力量过于弱小,且立场不坚定,内部逐渐产生了分歧,其中大部分人逐渐得到了地位不断上升的富裕农民的支持,最终成为富裕农民的代言人,以至于“激进运动尚未学会如何把反动的欲望转化为革命动力”,就“产生了强烈的调和倾向”⑥。另一方面,受毛主义指导的特伦甘纳农民武装起义在全印范围内只是“一个特例,也是暂时的。如果未来别的地方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那么共产党人的统治在该地区也可能很容易得以发展壮大”⑦。但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1950年安德拉邦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拉奥成为印共总书记,但印共中央内部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包括: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是走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还是走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武装斗争”还是“和平过渡”,如何处理与国大党的关系。因而,印度中央内部在对特伦甘纳武装斗争的认识上一直分成两派,最终,印共中央的主导思想转为议会斗争。1951年10月印共宣布停止武装斗争,参加1952年的全国第一次大选,从此走上了议会斗争的道路。由此可见,没有强大而持续的社会运动,不可能诞生出代表这一运动主体诉求的新政党;反之,没有新政党的领导,新型的社会运动也不会取得成功。 印度的毛主义运动最早诞生于安德拉邦。在以纳萨尔运动闻名的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中,安德拉邦共产党组织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与印共(马) 与20世纪40年代的第一波毛主义运动不同,1967年爆发的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不是首先爆发在安德拉邦,而是西孟加拉邦。从社会运动与政党的关系来看,是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左翼政党不是印度共产党,而是1964年从印度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印共(马)。印共(马)诞生不久就发动和领导了第二波毛主义运动。 如上所述,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共内部就存在着分歧。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派以总书记孙达拉雅为首,一派以印共主席丹吉为首。丹吉派主张联合国大党,实现“民族民主政府”;孙达拉雅派主张通过和平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⑨。1962年印共总书记高士去世,当时,共产国际论战方酣,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印共内已有的两派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双方在1964年4月举行的党的全国会议上发生分裂,丹吉派继续沿用印度共产党的名称,孙达拉雅组建了较为激进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党员主要集中在西孟加拉邦和安德拉邦。 1967年3月18日,印共(马)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县西里吉里区委员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会上提出要推翻地主的土地垄断,分配土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号召广大下层农民积极准备开展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3~4月,西里吉里区几乎所有农村都行动起来,有近2万农民参加了斗争,各村都建立了农民委员会。到5月下旬,整个西里吉里地区都处于起义农民的控制下。其中,5月25日,纳萨尔巴里村的斗争最为激烈,部落民拿起弓箭,强占了富农的土地,然后进行耕种,以此宣示他们对这些土地拥有所有权。在冲突中,有9个农民被警察枪杀,1名警官死亡。从此,默默无闻的纳萨尔巴里成了印度报刊的热名词,印度官方、媒体和学界将领导农村武装斗争的组织和派别统称为纳萨尔派、毛主义分子,也有的将其称为左派极端主义或极端左翼。 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与第一波毛主义运动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在毛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生的,但是,与第一波毛主义运动不同,第二波毛主义运动却促成了新政党的诞生。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第二波毛主义运动拥有更加强大的思想武器。与领导特伦甘纳武装斗争的印共安德拉地方组织不同,印共(马)大吉岭县西里吉里区委员们除了追随毛主义的农村武装斗争道路外,还听从毛主义的其他指导,特别是“如果要进行革命,必须建立一个革命党”⑩。这是因为那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春雷”节目,在纳萨尔派当中非常受欢迎。1967年11月各地的纳萨尔分子组成了印度共产党革命派全国协调委员会。1969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日,那天,从印共(马)分裂出来的左派人员联合其他地区的纳萨尔派正式组建了印度共产党(马列),由查鲁·马宗达任总书记。印共(马列)宣布:“我们党首位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农村的农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开展农村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利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控制城市和解放全国。”(11)印共(马列)的口号是“中国的主席是我们的主席”。由此可见,西孟加拉的印共(马)受到中国文革以及毛主义的影响,远大于20世纪40年代印共安德拉地方组织受到的毛主义的影响。有了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新的政党就有了凝聚精神的力量。另一方面,第二波毛主义运动拥有卓越的领导人、精英群体、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巩固的根据地。两波毛主义运动的规模、斗争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就规模而言,特伦甘纳武装斗争只是局限于安德拉邦,而纳萨尔运动却很快得到了其他地区的响应,至少在四个邦同时发生,包括安德拉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中央邦。从斗争方式看,第一波毛主义运动局限于农民武装起义,第二波毛主义运动除了农村的武装斗争外,还有城市游击战。从影响程度来看,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不仅有著名的领导人和理论家马宗达作为领头羊,而且出现了新一代的年轻领导人,如查特吉和乔杜里。 就政党与社会运动的关系而言,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与左翼政党的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首先是新的左翼政党印共(马)领导和发动了第二波毛主义运动,尔后,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为新政党的诞生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卓越的领导人、精英群体、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巩固的根据地,进而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下,诞生了更为激进的左翼印共(马列),这说明,强大的社会运动必然促成新政党的诞生。 第二,新政党意味着新的社会运动的继续发展。与第一波毛主义运动迅速停息不同,第二波毛主义运动在新政党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从印共(马列)成立到1971年6月,毛主义运动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阶段,持续了大约两年,从纳萨尔巴里迅速扩大到全国,唯一没有触及到的地方是东北部各邦和果阿、本地治里和安达曼尼克巴群岛。估计,大约从1970年中到1971年中,全国共爆发了4000次起义,最多的是西孟加拉邦(3500次),其次是比哈尔邦(220次),最后是安德拉邦(70次)(12)。 第三,新的政党并不能保证新社会运动的长期发展,新的政党必须是一个强大的政党。轰轰烈烈的毛主义运动在70年代后期很快被镇压,迅速衰落。这说明,印共(马列)力量弱小。首先,印共(马列)党员人数少。印度全国共产党员人数总和超过20万,但大多数在组织上属于印共和印共(马),而印共(马列)的所有成员几乎都来自印共(马),分布在几个邦,人数估计为2万或3万。其次,印共(马列)没有能够成为整个纳萨尔运动的领导党。1969年3月,马宗达提出要把全国志同道合者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单独的政党“全印革命政党”。但是,在第三个共产党的结构组成上,历次会议上马宗达与安德拉邦毛主义运动的领导人雷迪都没能形成一致意见,有几次甚至公开冲突。马宗达和雷迪的分歧主要是关于武装斗争的方式。马宗达认为,武装斗争无需以发动和组织群众为先决条件,开始时也不一定要有广大群众参加,可以由少数先进分子进行,然后逐渐吸引群众参加;为了扫除发动群众中的障碍,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实行“消灭阶级敌人”的果断措施,这是“阶级斗争的较高形式和游击战的开始”。雷迪则反对这种个人恐怖的策略,坚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3)。他认为,在印度开展武装斗争的时机还不成熟,党一方面不要沉溺于议会活动,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准备武装斗争上。他们二人冲突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全国的毛主义者没有能够团结起来。西孟加拉的毛主义者赞同马宗达,但安德拉、喀拉拉和其他地方的许多毛主义者不接受马宗达的主张。于是,西孟加拉的纳萨尔成员决定成立印共(马列),所以它只是领导了部分的农民运动,特别是西孟加拉邦中心和临近的比哈尔和奥里萨,而安德拉、喀拉拉和其他地方的许多毛主义者并没有加入印共(马列)。最后,印共(马列)进一步分裂,影响日益式微。在1972年马宗达被捕入狱至去世之前,印共(马列)内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矛盾。1971年印巴战争爆发,印共(马列)内部对此看法不一而发生分裂。那时,在印共(马列)内部流传着一封信,那封信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对马宗达开展错误路线的批判(14)。随着毛主义运动的迅速衰落,印共(马列)很快走向分裂。 第四,四分五裂的社会运动,意味着领导该运动的政党也是四分五裂的。到1981年,全国共有13个印共(马列)党派组织,比较大的有毛主义共产党中心、印度共产主义革命中心(毛主义)、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集团等。印共(马列)不但四分五裂,且其主体最终转向议会斗争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印共(马列)仍然坚持阶级斗争和人民战争的理论,继续大量吸收城乡贫困激进青年,势力不断增长,各党派的总人数近3万人,出版物约70种,领导的群众组织200多个。1982年他们在德里一次全国性大会上建立了“印度人民阵线”作为其公开活动的政治平台。但是,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印共(马列)的主体认为当前印度革命形势不成熟,应做的主要工作是发动、组织群众,所以他们逐渐放弃了武装斗争,参与议会竞选。其中,印共(马列)利用“印度人民阵线”第一次参加了1989年大选和比哈尔中部的人民院选举,并取得了胜利,第一名“纳萨尔分子”进入了国会。1992年12月该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正式决定采取议会斗争的道路,1994年印度人民阵线解体,1995年印度选举委员会认可了印共(马列),从此以后,印共(马列)开始参与全国和地方的选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一波和第二波毛主义运动衰落的共同原因是力量弱小,但是,第一波毛主义运动的结束是印共中央自身的决定,第二波毛主义运动的衰落却是在内部分裂的基础上以外部镇压为主。外部的镇压一方面是来自体制内左翼政党的镇压。纳萨尔运动爆发后,以印共(马)为首的西孟加拉左翼阵线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定,最后命令警察采取行动,将运动镇压下去(15),从此印共、印共(马)与印共(马列)走向了公开的对立。另一方面是来自资产阶级国大党政府的武力镇压。1971年7月1日到8月15日,印度政府组织部队和警察在西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的边界地区开展了代号为“跨越障碍行动”的联合行动。1972年警察封锁并摧毁了纳萨尔运动的根据地,7月16日马宗达被加尔各答警察局的侦探抓住,几天后牺牲了。马宗达之死标志着纳萨尔运动告一段落。1975年国大党政府实施紧急状态法,给了纳萨尔运动以最后一击,所有重要的领导人和成千上万的积极分子被捕入狱。到1977年紧急状态法解除时,纳萨尔运动已经基本消失了。 尽管第二波毛主义运动衰落了,运动带来的左翼激进政党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但曾经强大的运动不可能完全销声匿迹。正是在此基础上,在第三波毛主义运动的过程中,诞生了迄今已经持续斗争十年之久的印共(毛)。 三、第三波毛主义运动与印共(马列) 印度和我国以及国际政界和学界的很多人把如今第三波毛主义运动称之为纳萨尔运动,但实际上“如今西孟加拉的毛主义运动是一种新现象,不是纳萨尔运动的继续。它来自安德拉、奥里萨和贾可汗德”(16),也就是说,印共(毛)的主要力量不是来自第二波毛主义运动发源地西孟加拉。 可以说,印共(毛)的主要力量来源于第一波毛主义运动的发源地安德拉。因为印共(毛)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安德拉邦的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人民战争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提出“把印度左翼极端组织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推翻那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统治”,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新国内政府”(17)。人民战争集团的观点得到了比哈尔邦的毛主义共产党中心的赞同,毛主义共产党中心认为,“印度为数众多的毛主义者组织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路线问题上”,“它们之间的矛盾将是非对抗性的”(18)。因此,双方在1981年进行了第一次会晤,在长达12天的会晤中,由于两党在意识形态和具体的战略策略方面存在分歧,再加上个人矛盾,没有能够在合并的程序上达成一致。后来,双方领导人相继去世,合并一事就放下了。1993年9月,在政府的镇压下,人民战争集团和毛主义共产党中心再次合作,建立了一个联合行动指挥小组“全印人民抵抗组织委员会”,加强了在安德拉和比哈尔等邦的联合行动。他们的联合斗争持续了三年之久,后来由于一些分歧再次停摆。1998年,人民战争集团转而与印度共产党(联合马列)进行了合并,与毛主义共产党中心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甚至发生了武装冲突,大批人员丧生,给毛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损失。后来他们自己把这一时期称作是毛主义运动的“黑暗时期”(19)。进入21世纪,人民战争集团首先自我检讨,认为双方的分歧应该通过讨论而不是武力来解决。接着,毛主义共产党中心主动单方面停火,人民战争集团随之积极响应。2001年8月到2002年11月,双方一直开展对话,最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党要联合起来反对政府。经过紧密磋商,2003年2月双方制定了具体的合并计划,共同批准通过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有关国内外行动的政治决议、党的章程等五个决议,并商定以后双方无论出现什么分歧,都坚决不能与自己的阶级战友发生冲突。这些计划、决议和决定为后来的正式合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4年9月,人民战争集团和毛主义共产党中心的领导层举行会晤,正式决定合并,并成立了临时中央委员会。2004年10月14日印度共产党(毛主义)正式成立,由贾纳帕蒂任总书记。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印共(毛)的诞生日并非国内一致认为的“2004年9月21日”,那一天只是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和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中心决定合并的日子(20)。 可见,印共(毛)的主体力量来自安德拉邦,如今的特伦甘纳不再是毛主义运动的根据地。一个原因是,在1956~2014年期间的特伦甘纳地区,有两种性质的社会政治运动。一种是安德拉邦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在1956年语言邦重组过程中,安德拉邦共产党发挥了很大作用。1957年第二次大选的时候,安德拉邦共产党参加了邦议会选举,当时人们还普遍认为共产党可能在重组后的安德拉邦执政,但没有成功。1964年安德拉邦共产党加入了从印共分裂出来的较为激进的印共(马)。1968年4月,在印共(马)布尔德万全国党代会上,雷迪代表的安德拉邦激进派提出了自己准备的文件,但被印共(马)中央拒绝。6月,雷迪派被开除出党,于是成立了“安德拉邦共产主义革命派合作委员会”,谴责印共(马)是修正主义,宣称准备在安德拉邦开展另一场特仑甘纳武装斗争。安德拉邦的1.6万印共(马)党员脱离了党组织,其中8000人参加了开展武装斗争的组织,即第二波毛主义运动。特伦甘纳地区的另一种社会政治运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爆发的“独立的特伦甘纳邦”运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1)。2010年特伦甘纳地区12个选区的选举(22)表明,独立建邦仍然是这一地区的主流政治话语。这一运动首先在北安德拉爆发,随后扩散到整个特伦甘纳地区。那时候,在绿色革命的影响下,安德拉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在这一剧烈变动时期,原来的精英阶层逐渐丧失优势地位,因而在1969年发起了建立“独立的特伦甘纳邦”的暴动。英迪拉派遣N.拉奥(1991~1996年的印度总理)担任安德拉邦的首席部长,实行偏重社会公正的发展政策,而且中央政府大量投资海德拉巴德以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使得拥有首府海德拉巴德的特伦甘纳地区逐渐成为安德拉邦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对安德拉邦的所有年轻人来说,海德拉巴德是经济机会的象征和走向世界的窗口。面对这种变化,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感到单独建邦已经不可能,遂将精力转向了经济发展,运动渐渐平息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年轻人对运动的领导人及运动的结果日益不满,转向了激进政治,提出要创建另一种社会。由此,在安德拉,这两种性质、目标不同的社会运动,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第二波毛主义运动时期,整个安德拉邦有两个武装中心,一个是东北部的斯里卡库兰县,由V.萨提亚纳拉亚纳领导,一个是原特仑甘纳农民起义的地区,由雷迪领导。这与特伦甘那独立运动的地区发展是一致的。为此,专门负责调查特伦甘纳独立建邦运动的专家委员会一直不支持建立独立的特伦甘纳邦,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特伦甘纳成为毛主义者的桥头堡(24)。 另一个原因是,人民战争集团已经离开了特伦甘纳。1980年4月22日是列宁的诞生日,参加过1968年斯里卡库兰武装斗争的西塔拉玛亚在安德拉邦内陆贫穷地区组建了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安德拉邦内陆地区的穷人们发现,政客们一直在谈论的和政府年复一年地许诺的事情,只有在毛主义者的干预下才变成了现实。人民战争集团在安德拉邦重新分配了近50万亩土地,还坚持提高日最低工资和年薪。随着其影响的扩大,人民战争集团逐渐控制了特伦甘纳地区,以至于地方官员不敢随便进入该地区的任何一个村庄,除非有警察部队的保护。而且,人民战争集团的组织网络逐渐从安德拉邦的内陆地区扩大到沿海地区(即独立前的海边安德拉),并延伸到相邻的马哈拉施特拉、中央邦和奥里萨邦地区,甚至影响到卡纳塔卡的边境地区和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些地区(25)。20世纪90年代后,在安德拉邦政府的镇压下,人民战争集团分批逐步撤离到如今的四个邦交界处,离开了特伦甘纳。印共(毛)成立后,2009年第一次承认党的利益与特伦甘纳地区的人民的利益不一致,正式宣称不“领导”特伦甘纳独立运动(25)。于是,印度政府从投资、就业、教育、土地、水和资源等发展考虑,特别是从自治、尊严和自尊以及“独立建邦是走向民主化的第一步”(26)来思考,最终在2014年6月同意将安德拉邦一分为二,特伦甘纳单独建邦,海边安德拉仍为安德拉邦。 从社会运动与政党的关系看,印共(毛)的建立归功于第三波毛主义运动提供的社会基础。印度独立后,土地改革不彻底,农民一直对政府不满,1991年开始的自由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在现代化大潮中,随着电力、水力等的大量使用,部落民、贱民和山民比普通的农耕者还不幸。“以前的部落民拥有相当大程度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自治,而在国家和市场组成公司后的扩张过程中,他们被置于从属的地位。”(27)比如森林产品的所有权问题。印度早先的森林保护条例规定,所有的森林产品都属于政府。修改后的森林条例规定,森林产品都属于部落民,但政府总是有上千条理由阻止部落民收集森林产品。再比如部落的土地权问题。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首先应该保护森林里的老虎等动物,而不是住在森林里的人。还有,国家在部落地区建立了很多电厂,但只是为城市供应电力,电厂周围的村庄却得不到一点电力。部落民失去了土地,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此外,第三波毛主义运动还得到了各种新社会运动力量的支持,如妇女运动、环境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等,“南亚的生态运动同时又是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和贫民运动”(28)。印度著名的环境问题学者古哈一开始就把环境保护运动看作农民运动,因为是部落民和山民最早自发起来保护森林(29)。正是有了上述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和新社会运动力量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印共(马列)的各个武装派别才能够逐步从安德拉等邦向邻近的森林地带渗透。2000年11月,从中央邦分出来的查蒂斯加尔邦和从比哈尔邦分出来的贾坎德邦成为第三波毛主义运动的新的根据地。查蒂斯加邦有44%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三分之一人口是部族民。贾坎德邦的森林面积也占全邦面积的29%(30),28%人口是部族民,12%人口是贱民。 新型社会运动必然带来新型政党。与印共(马)和印共(马列)不同,印共(毛)旗帜鲜明地宣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行动的纲领,认为“马列毛主义是当代国际无产阶级需要掌握的完整思想体系”,其中,“毛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是继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之后世界革命进入第三阶段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标志,具有国际普遍性意义”(31)。正是由于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新型社会运动的支持,正是由于有了新的团结而统一的领导,第三波毛主义运动没有像第二波那样被西孟加拉邦政府和印度中央政府镇压下去,反而在安德拉邦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镇压下走向了团结和统一。 从印度三个阶段的毛主义运动与左翼激进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看,社会运动的确总是与政党深深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政党和政治活动塑造社会运动的机遇、人员结构和结果”(32)。第一波的特伦甘纳农民起义是由印共安德拉邦地方组织领导的,第二波的纳萨尔巴里运动是由西孟加拉和安德拉等邦的印共(马)地方组织领导的,而第三波的毛主义运动,在21世纪前主要是由印共(马列)领导,印共(毛)成立后成为主要的领导党。另一方面,新型社会运动的长期发展,必然导致新型政党的出现。六十多年里,印度三波毛主义运动先后孕育出越来越激进的左翼政党。首先,第一波的特伦甘纳武装斗争成为农民运动中最激进的一种形式,由此引起了印共内部的路线斗争,最终导致印共分裂,以安德拉和西孟加拉为主的印共地方组织组建了印共(马)。接着,在新建的印共(马)内部,更激进的一批人发动和领导了无地农和边际农的纳萨尔武装起义,同样,由此引起的路线斗争导致印共(马)分裂,在西孟加拉和安德拉等地出现了更为激进的印共(马列)。最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纷纷兴起的新型社会运动与传统的农民运动,使得第三波毛主义运动拥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从而促使四分五裂的毛主义运动逐渐走向统一,最终诞生了新型的政党。与印共、印共(马)和印共(马列)不同,印共(毛)的党纲明确规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从印度左翼激进政党的形成来看,它不符合西方政党的形成规律。马克斯·韦伯认为,英美两国政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贵族小集团、名人小团体和公民投票民主制。前两个阶段,政党实际上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发展出一套良好的组织来实现自己意愿。只有在公民投票民主制的情况下,现代政党才得以建成。迪韦尔热也主张三段论,但他的三段分别是建立议会团体、组织选举委员会、建立议会团体和选举委员会之间的永久联系。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左翼激进党的形成完全符合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四段论,即政党成长和发展经过宗派期(少数人组成集团相互竞争,这些集团持久性很差,且无结构可言,缺少社会支持,趋向于变成某种封闭体系)、两极化(政治参与者向两极分化,宗派、小集团之间开始出现联合和两极化)、扩展期(宗派在联合成较大的政治集团后,开始动员新的支持者参与政治,从而导致党组织向地方和基层扩展)和制度化(政党发展了组织及其运作方式,政党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确立并稳定下来,形成了制度)(33)。具体来说,第一波毛主义运动后诞生的印共(马)和第二波毛主义运动中诞生的印共(马列),分别都是从前一个组织印共和印共(马)中分裂出来的,然后单独建党。第三波中的印共(毛)尤其符合亨廷顿的四段论,它是在四分五裂的印共(马列)的基础上,其中两派合并扩大后制度化地建立起来的。 第三波毛主义运动和印共(毛)已经持续斗争了十年之久,那么,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首先,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些大国的政治革命运动中常见的现象是:革命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进化的阶段,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成果的巩固。用恩格斯的话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34)用列宁的话说:“必须使革命远远超过当前直接的、已经完全成熟了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目的,才能坚定不移地巩固资产阶级最起码的成果。”(35)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国内政治革命运动大体上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周期。据此可以预测,已经走过两个激进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三个激进阶段的印度毛主义运动,可能不久之后会进入一个停歇期。其次,从近现代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规律看,印度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的轨迹是暴力与非暴力斗争的反复交替。甘地领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印度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赢得了民族独立。因此,从印度独立之日开始的毛主义运动,采取暴力的武装斗争方式,断断续续持续了六十多年,经历了三波,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考虑到非暴力的游行示威、集会、静坐、绝食等是印度社会政治运动经常采取的斗争形式,据此可以预测,在目前第三波的高潮之后,可能毛主义运动将会进入一个衰退停息期。最后,从印度三波毛主义运动的群众基础看,从农耕者到边际农再到部落民、山民,左翼激进政党可以动员和利用的社会基础越来越狭窄,这在相当程度上与印度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越来越普及有关,发展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所以,当务之急,作为左翼激进党的印共(毛),必须结合历史考虑现实,考察世界,反省自身,较好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确立新的重心,形成新的出发点。 注释: ①如韩冰认为,“印共马列主义派早从1967年5月起就在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及其毗邻地区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通称纳萨尔巴里运动(农民革命战争游击运动的统称)”见《印度共产党(毛)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时宏远认为“印共(毛)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见《印共(毛)崛起原因探析》,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1期。 ②如,EPW editor,“Beyond the' Security-Centric' Approach”,Economic & Political Week,Vol xliv No 8,2009,p.6; Jonathan Kennedy,“Beyond Naxalbari: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oist Insurgency and Counterinsurgency in Independent Ind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 54 No 4,2012,pp.832~862. ③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④[印]莫汉·拉姆:《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再分裂》,转引自吴国富《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源起及其演进》,载《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⑤1956年印度政府将特伦甘纳地区讲泰卢固语的人与海边安德拉合并成印度的第一个语言邦——安德拉邦。2014年安德拉邦又一分为二,建立了单独的特伦甘纳邦。 ⑦[美]巴·摩尔:《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397页。 ⑧[美]巴·摩尔:《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397页。 ⑨林承节:《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298页。 ⑩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11)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12)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13)林承节:《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14)Kanu Sanyal,Chowdhary Tejeswara Rao,Souren Bose,et al,“Documents:China and Naxalites”,Pakistan Forum,Vol.3 No.5,1973,pp.11~12. (15)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16)Sushanto Patronobish,“Cover Story,Our focus is o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Frontline,Volume 22-Issue 21,Oct.08~21,2005. (17)[印]莫·拉姆:《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再分裂》,转引自吴国富《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源起及其演进》,载《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18)[印]莫·拉姆:《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再分裂》,转引自吴国富《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源起及其演进》,载《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19)韩冰:《印度共产党(毛)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20)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21)Rama S Melkote,E Revathi,K Lalita,K Sajaya,A Suneetha,“The Movement for Telangana:Myth and Reality”,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Vol.xlv No.2,2010,pp.8~11. (22)K Srinivasulu,D Satyanarayana,“By-elections and Telangana Agitation”,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Vol.xlv No.33,2010,pp.12~14. (23)C.H.Hanumantha Ra,“Srikrishna Committee on Telangana:Recommendations at Variance with the Analysis”,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Vol.xlvi No.5,2011,pp.33~35. (24)Prakash Singh,The Naxalite Movement In India,www.geocities.ws/prakashsavitri1959/NAXAL.doc. (25)Chittibabu Padavala,“Cover Story: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Frontline,Vol.26,No.26,Dec.19,2009-Jan.01,2010. (26)Kalpana Kannabiran,Sagari R Ramdas,N Madhusudhan,S Ashalatha,M Pavan Kumar,“On the Telangana Trail”,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Vol.xlv No.13,2010,pp.69~82. (27)Jonathan Kennedy,“Beyond Naxalbari: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oist Insurgency and Counterinsurgency in Independent Ind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54 No.4,2012,pp.832~862. (28)[印]普拉莫德·帕拉朱立:《发展论述中的权力与知识:印度的新社会运动与国家》,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29)参阅张淑兰《印度的环境政治》,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4~129页。 (30)孙培钧:《纳萨尔主义农村武装斗争——印度政府国内安全的头号威胁》,载《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1)韩冰:《印度共产党(毛)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32)成晓叶、孟庆凯:《拉美左翼政权的历史、现状及展望》,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3)[美]塞·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350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2页。 (35)《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页。印度毛派运动与左翼激进党的关系_英国政党论文
印度毛派运动与左翼激进党的关系_英国政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