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护理体会论文_孟稳,陈婷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强迫症患者不良心理行为与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强迫症;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247-02

强迫症属于神经性障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病有心理、遗传及环境具有密切关系,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强迫行为及强迫思维,患者无法对该行为及思维进行控制[1]。对于该类疾病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病情顽固患者需结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有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护理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8.45±12.03)岁;病程1~10n,平均病程(6.45±2.13)n。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9.16±11.75)岁;病程2~11n,平均病程(7.18±2.26)n。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行为变化进行指导,并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暴力行为护理 暴力行为患者在临床上极其容易出现绝望以及悲观等不良情绪,同时存在悲观厌世与绝望的不良情绪时极其容易出现轻生念头[2]。因此,护理人员在针对该类强迫症患者时,在护理中应该以心理护理为主,帮助患者建立临床治疗信心,并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确保患者保持乐观康复态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地掌握患者情感需求及感受,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因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冷漠态度以及粗暴行为,对于严重轻生念头患者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1.2.2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强迫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刺激,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愉悦情绪,不可自行增减或停止药物的服用。除此之外,还需要避免在服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任何不适感觉需哟及时地入院进行检查及就诊[3]。

1.2.3反复洗涤皮肤护理 关注患者洗涤皮肤受损程度,夜间睡觉前为受损的皮肤涂抹上护肤霜,并指导患者多参与娱乐活动,尽可能地防止患者处于有水环境中。并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皮肤抵抗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症状顽固患者活动范围。

1.2.4睡眠护理 有效评估与记录患者睡眠情况,白天指导其进行适当娱乐活动与运动,使患者产生疲惫感,以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并且确保房间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如有必要可采取镇静剂[4]。

1.3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结果

护理组患者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症状严重程度量表(x-±s,分)

3.讨论

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为强迫症,大多数即便了解自身行为及思维存在不合理情况,但却难以摆脱现状。由于患者存在有意识的强迫及反强迫,因而会在临床上常常感受到巨大痛苦,对其日常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随着近年来新型的抗抑郁剂研发,对于强迫症的治愈效果越来越高,但仍然有30%左右的强迫症患者在用药治疗后效果欠佳,从而会延长患者病程延长,加剧对其神经功能的损害,甚至会导致一部分患者出现自杀的想法[5]。

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对强迫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时联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不合理的思维及行为,从而帮助患者及早地重返社会。我院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教育宣教工作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循序渐进地转变患者思维方式与行为,使其自觉地配合治疗。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强迫心理及行为,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强迫症患者不良心理行为与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海娣.临床强迫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4):90-91,33.

[2]农秋葵,李思珏,熊令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针灸治疗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7-19.

[3]吴辉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5):35-36.

[4]丁宝艳.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强迫症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24):160-162.

[5]牛占萍.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强迫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83-84.

论文作者:孟稳,陈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强迫症的护理体会论文_孟稳,陈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