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论文_徐蕾蕾

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论文_徐蕾蕾

徐蕾蕾 天津市双港中学 300350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是新课改以来,老师的时间少了,学生的时间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每个英语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适应新课改需要,关键在于教师,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 适应 新课改

新课改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师的上课时间少了,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的时间多了,那么如何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成为每个英语老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我认为教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

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说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需要与教师发展相伴而行。新课改条件下,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态度和观念, 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适应和专业成长

第八次课程改革将促使教师素质发生一次历史性“裂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更新、适应。它需要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方面重新适应。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是非常艰难的过程,老师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教了几十年到头来真的不会教了!”我认为教师首先要适应这种转变,从自身开始改变,仔细研究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实现专业成长。学生们总是佩服有本事的老师,一旦你停止学习,你就会跟不上学生的步伐,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所以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阅读是学习的中心,读书是教师永葆激情的源泉,激情是教育的灵魂,热爱阅读才会拥有激情。教师应带着学识和激情走进课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学会把自己的经验、理解、问题和困惑及时进行“梳理”,并融入到下一次教学中去,只有当教学水平达到一定的境界时,才会达到一种随处生景、信手拈来、行云流水、运用自如的状态,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心。

二、教师与课堂

教师的一生应该是与课堂有关的,要上好一节课,课前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课上需要教师积极的发挥,课下又需要及时地跟踪辅导。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证。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想教好课,自己必须先掌握好所教学科的教材。备课时,教师要编教案,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考虑教学里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这堂课的知识结构是什么,重点难点有哪些,怎么突破,只有了然于胸,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效率自然高。备不好课,磕磕绊绊,轻重失调,效率自然低。

2.上课:(1)老师上课时要有激情,调节好情绪,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低声慢语,学生听不清,长期下来学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老师的讲课成了催眠曲,自然课堂效率低下,成绩便很难提高。相反那些上课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的老师,成绩普遍好,原因就在于情绪感染人。语音语调有节奏的变化也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上课不易走神。(2)老师在上新课时,要恰当地设置情境,新课导入要简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要绕得太远,耽误太多时间。新课改下,要调高课堂效率,新课导入就宜简不宜繁,既要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又要简单明了,不耽误时间。(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进行体验性、观察性学习,增强感性认识,突破重难点。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板书时间,直观性强,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听说读写为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加强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引导,加强组织和管理。(5)最后,教师上课时不说题外话,紧紧围绕课堂主题讲,老师要不断地给学生设置问题,并给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不断地给学生传递期望,不会感觉来自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压力,有安全感和受尊重感,在“低压力,高挑战”的课堂氛围下,引领学生攻克疑难问题。

3.课后。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课后辅导是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解难答疑的重要过程。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常规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近年来受到一些浮华的教改实验的冲击,课后辅导往往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课后辅导做好了,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会爱听他的课,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也活跃。因此老师要关爱学生,真心和他们交朋友,课后多与他们交流感情,让学生喜欢你,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新课改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概念,强烈的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整个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种挑战,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位。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2]《新课程怎样教Ⅱ》。

论文作者:徐蕾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论文_徐蕾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