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首先,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其总体的复杂性较大。特别是我国总体的地域非常广阔,在不同的区域中所面临的处理对象有着较大的不同,例如,在盐碱地中进行地基处理和在软土地中进行地基处理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所采取的措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区,在进行地基处理时,所面临的条件更加复杂,多发性也较为突出。现阶段,国内很多房屋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总体的质量还不够高,出现了相对较多的安全事故,带来了较大的财产损失,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当前很多房屋建筑中所采取的地基处理技术不够恰当有着直接的关系。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了问题之后往往具有较强的潜在性,多数情况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同的变化,若这个过程中外界环境出现了变化,将带来更为复杂的影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若处理效果欠佳,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地基处理完成之后,若发现了地基处理存在问题,会给整个施工难度带来非常大的提升。
2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在了解地基处理特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地基处理。所谓的地基处理就是在地基完成后,针对地基所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进行治理的一个部分。地基处理能够很好地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力,这样才能保证上层建筑的安全。总体来说,地基处理的特点有如下几点:首先是潜在性。所谓的潜在性就是不容易被发现。地基作为房屋的基础施工,其一般是在地下的,而且其施工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就导致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不容易被施工队伍发现。第二个特点就是困难性。困难性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地基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如果单纯的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那么对其进行处理就需要格外的谨慎。因为一个部分的处理,很容易影响到其他的部分,继而影响整个地基工程。同时,因为地基大多为深坑作业,一旦出现了问题,其发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地基已经被掩盖,就需要重新打开缺口,进入作业,这对施工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的高,而且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最后一点是复杂性。
3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3.1前期工程勘察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初期,必须进行有效的工程勘察工作,对现场进行地质调查与研究,不仅需要了解和工程相关的地质情况,同时需要根据施工设计等资料,对建筑工程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具体包括:根据建设现场地表动态水文活动情况,分析其对地质工程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地下水对地质工程结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破坏,必须能够对其造成的破坏进行判断,并搜集相关的数据,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建筑工程要求等提出对应的策略。另外,必须重视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在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对基础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区域周边建筑物工程地质进行调查,同时分析周边生活用水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分析数据。
3.2换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方式
换土地基主要是把基础下一定范围内承载力的软土层进行清除,之后采用强度大的砂、碎石以及灰土等进行回填,并且夯到密实。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需要对软土层进行有效清除,之后采取相应的材料进行回填,根据不同的回填材料可以分成砂地基、碎(砂)石地基以及灰土地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砂地基和砂石地基在处理过程中,其构造具有一定的要求,地基的厚度通常不能够超过3m,最低不能低于0.5m,并且地基的宽度应当沿着基础的两边延伸200~300mm。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强度和级配,通常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比较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石、石屑以及相应的工业废粒料等。在对砂石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其中不能够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物,并且其含泥量不能够超过5%。如果兼做排水地基的情况,含泥量不能超过3%,碎石或者卵石的最大粒径应当控制在50mm以下。在地基铺设之前需要进行验槽工作,保证其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如果地基的底面存在深度不同的情况时,施工时需要按照先深后浅的步骤进行。回填材料中的砂、石等材料需要按照相应的级配进行均匀的搅拌。地基应当采取分层铺筑夯实的方式施工,每个层次的铺筑厚度应当按照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下层的密实度,符合标准后进行上层施工。如果在冬季施工的情况下,对夹有冰块的砂石不能使用,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砂石内出现水分的冻结。
3.3碎石桩夯实技术
地基夯实处理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将地基的结构压缩,让其变得更加的稳定和牢固。这样的做法在大部分工地都能够看到,是一种简单好用的方法。其主要的做法是将碎石桩打散,然后通过测量碎石情况,将碎石加入到护土层之中,再用夯实的技术将其紧密的挤压在一起,形成多层地基,这样可以极大的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当然,在进行地基夯实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情况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地质的情况。地基的夯实其产生的巨大压力会对地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地质的情况强行采用夯实处理,那么很容易破坏地质。同时,因为土层的湿度和厚度不同,夯实处理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夯实的效果。因此,夯实处理的夯击力度的选择应该是多方面考虑的,不是越大的力量就有越好的效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4振冲法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振冲法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地基加固时,主要使用了水冲与振动的方法实现对土体的加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振冲桩法与振冲密实法。这两种方法在具体选择方面对于外界环节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振冲密实法,在砂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若地基黏粒量小于了10%,可选择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地基中出现的液化问题,减少地基整体的孔隙密度,提升整个地基整体的密实度。若其黏粒量超过了30%,则整个土质的黏粒量将会非常的低,包含的水量也非常小,若在这种地质条件下仍旧采用这种方法,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这时就应当选择使用振冲桩法,这种方法在处理粉土地基、素填土地基、砂土地基等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填充物多数情况下是碎石,然后再往其中加入密实度较高的骨料,提升整个地基的重量,通过振动的方式来进一步实现地基的密实。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成本、工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地基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工程勘察工作,了解工程地质基本情况,为地基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方内容,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工程基础的稳定性,满足建筑工程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燕,武彦生,张玮.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115-116.
[2]肖林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江西建材,2017(19):95+97.
[3]罗国恒.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28.
[4]侯明智.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1):62.
论文作者:马承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地基论文; 夯实论文; 地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密实论文; 房屋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