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丽智

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 1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8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干预以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止血时间、出血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护理干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同时降低出血复发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因肝硬化晚期出现门静脉高压(1.96kPa以上),使消化系统和脾脏的回心血流流经肝脏时受阻,促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侧支循环建立,易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尤其是大出血,病死率可达11%[1]。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对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2~83岁,平均48.7岁。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系统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预见性护理:合理安排护士班次,加强夜间和出血高发时段的巡视和观察,尤其是老年患者很少主动诉说病情及要求,反应迟钝,医护人员积极主动沟通,认真观察病情,同时保证抢救器材、药品齐全,利于及时组织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已有出血史的患者是再次出血的高危人群,预见性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等门脉高压药物防止上消化道再次出血。

基础护理:病房应安静、整洁、舒适,保持室内温度、湿度恒定,并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呕血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引起恶心、呕吐,增加患者舒适感。

饮食护理:应绝对禁食,禁烟酒。出血停止2—3d后可给流质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能量、高蛋白、低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注意事项,在精神上给予鼓励,生活上予以体贴,使其正视疾病,消除紧张、烦躁和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在疾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家属多探望和亲近患者,通过良好的家庭心理支持作用,消除患者孤独和寂寞感,减轻精神心理压力。

用药护理:护士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不良反应。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心脏负荷。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对胃黏膜有损害,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对出血后3d无大便患者,慎用泻药。

1.3观察标准

对2组患者上消化道止血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同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出血复发和死亡情况。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有利于止血时间的缩短,察组出血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干预在降低出血复发率方面有显著优势;综合护理干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l。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出血复发率和死亡率对比[n(%)]

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出血次数越多,病死率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少出血次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所关注的重点[2]。

肝硬化是由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慢性肝病。肝硬化能够造成肝脏弥漫性的损害,引起门脉高压等问题,此时因血流受阻,形成侧支循环,进而发生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最终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发生出血。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分析认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精神压力和腹压增高等,其中以饮食不当最为常见,特别是饮食不当导致的复发出血比重较大,最高可达61.1%,患者常因食用坚硬、辛辣食品或暴饮暴食引起出血后再次出血,同时精神压力较大和腹压增高也是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焦虑等负面情绪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力增加,血压急剧升高,最终导致出血[3]。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护理干预系统致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取得良好效果。本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佳萍,吴佳玲.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61—162.

[2]林春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22.

[3]刘菁,郑碧霞,张丽花.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山东医药,2010,50(16):116.

论文作者:王丽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丽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