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论文_肖梦然

浅谈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论文_肖梦然

哈尔滨市道里物资供销总公司 身份证号码:23010219630103xxxx

摘要: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

设备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确保机械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为企业的生产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何做好设备的管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一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意义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2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

2.1 周期性维修

这是一种预防维修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小、中、大修,在以往采用较多,但企业在进行设备周期性维修时,没有根据设备本身磨损规律做必要的调整,往往局限于生搬硬套行业的条文性规定,所以制定的修理计划未能较好地结合生产实际和设备实际。因此,周期性维修属于一种被动的、计划性的维修方式,只适用于那些已掌握磨损规律的部分设备。

2.2 设备的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在设备的精度、性能低于基本标准时,或设备出现故障后实施的非计划性修理。这种维修方式能够大大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设备故障出现以后,不仅维修起来相当困难,延误正常施工进度,而且如果工地位置偏远,或是连续运行的设备,还必须考虑维修成本。事后维修,一般只检查维修出现故障的零部件,并不是全面检修整个设备。因此,常忽略故障隐患,检修后设备故障还是屡有发生。大部分施工单位都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进行设备维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这种维修方式比较被动,仅适用于结构简单、利用率低、故障问题简单便于维修、几乎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机具设备。

2.3 设备的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该维修方式主要按照机具设备的定期检查、日常巡回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等提供设备状态变化资料,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人的感官能力,提前做好备件和有关的准备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特征和预兆,减少突发性故障,根据工程进度确定维修时间,确保设备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该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针对设备整体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和维修,能有效避免突发性故障的发生,使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不会对设备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检修的工作量和检修费用。与周期性维修、事后维修相比,状态维修完全是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式来应对设备故障和各类问题。这种维修方式适用于精度高、配件供应困难、但是利用率高却容易被故障问题影响正常生产的大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同的设备维修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机具设备故障类型,以及进度要求,选用合理的维修方式,并预先做足准备工作;应采取主动的状态维修,准确定位故障隐患,尽量压缩使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提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

3.1机械故障

(1)机械故障的概念

所谓机械故障,就是指机械系统(零件、组件、部件或整台设备乃至一系列的设备组合)已偏离其设备状态而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现象。

(2)机械故障的类型

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渐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复合型故障;根据故障后果分参数故障和功能故障;根据故障出现的情况分为已发生的实际故障和未发生的潜在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分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部位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频率分常见故障和特殊故障;根据故障来源分设计、制造、使用和检修维护发生的故障等。研究故障类型是为了通过各种故障分析其对设备功能、参数、零部件失效形式的影响,从而在设计,使用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或杜绝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

(3)机械故障的规律

机械设备故障的规律是指机械故障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4)机械故障发生的原因

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有:使用环境原因,如粉尘、气候等因素;设备负荷原因,如负荷超过设计能力、负荷不均等;安装调试问题,如安装调试不当或未达到设计要求等;未按要求维护操作设备,如润滑不良、密封问题、设备使用初期未按要求试车磨合、岗位工错误操作等;上次检修不当,如更换或修复的零件不合要求、装配问题等。内部原因主要有:机械本身设计存在问题、零件制造质量不过关等。

3.2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①断裂。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某一截面上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时,就会造成断裂失效。在变应力作用下,长时间工作的零件容易发生疲劳断裂。零件的断裂失效对机械产品造成的危害最大。

②过大残余变形。零件受载荷作用后发生弹性变形,过度的弹性变形会使零件的机械精度降低,造成较大的振动,引起零件的失效;当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零件会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发生断裂。在高温、载荷的长期作用下,零件会发生蠕变变形,造成零件的变形失效。

③表面损伤失效。零件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磨损、腐蚀、磨蚀、接触疲劳等原因,造成零件尺寸变化超过了允许值而失效,或者由于腐蚀、冲刷、气蚀等而使零件表面损伤失效。

④材质变化失效。由于冶金元素、化学作用、辐射效应、高温长时间作用等引起零件的材质变化,使材料性能降低而发生失效。

⑤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有些零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如带传动,只有当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小于临界摩擦力时,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将会发生失效。

4结束语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好坏,关系到施工操作安全性及工程承包信誉度,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设备管理者、操作人员和后期检修人员应该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严把好管、用、养、修关,做好记录,夯实管理基础;有人监督,有人操作,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奖惩分明,并注重强化机械操作手的安全意识,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采用先进方法的设备管理能力,合理监控与协调,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有效管理,使设备发挥良好的效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广辉.论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变革[J].吉林地质.2006

[2]许国佩.对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意义与注意事项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

论文作者:肖梦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谈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论文_肖梦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