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改革(一)_军国主义论文

日本教育改革(一)_军国主义论文

日本的教育改革(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教育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重大的、带根本性的教育改革,总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任何重大的、带根本性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个修改、完善的过程。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是这样。日本重大的、带根本性的教育改革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教育改革,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每次改革之前的历史背景,下面将作简略的介绍。每次改革提出后的修改、完善过程,下面将在战前教育或战后教育的题目下也作简略的介绍。

一、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教育

(一)江户时代的闭关锁国和明治维新

明治时代(1868-1911)以前是江户时代(1603-1867)。日本天皇的大权在江户时代以前已经旁落。从12世纪20年代开始,天皇任命的将军,是全国实际上最高统治者。1603年天皇任命当时势力最强的大名(诸候)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作为统治全国最高的机构。将军占有大量的直辖领地,直辖领地以外的土地,将军分给大名①。大名的统治机构称作藩。以将军为首脑的幕府和以大名为藩主的藩,构成当时统治日本的封建统治制度。史书称之为幕藩体制,为了巩固这种统治,统治者制定了士、农、工、商身分,并努力使这种身分固定下来②。

江户时代由于国家统一,末期以前政局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商品生产也得到发展。但是随着江户幕藩体制的巩固和完成,在对外贸易和同外国的交往上,由开始是限制后来进一步采取锁国政策。从1633年到1639年,幕府颁布了5个锁国令,不仅禁止外国船只入港,而且严禁日本船只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处死刑。锁国政策抑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的影响,使得日本到19世纪中叶仍然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家。

17世纪后半期,欧美各国开始从封建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1642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美国进行了独立革命,1789年法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英国掀起了产业革命,很快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引起了连锁反应。欧美各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这些国家开始在亚、非、拉争夺原料和市场,争夺殖民地。1840-1842年英国挑起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之后,欧美各国竞相加速了侵略亚洲的步伐。

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领4艘军舰撞开了日本的大门,强行递交“国书”,要求日本“开国”。半年后,1854年1月,培理又率舰队开进浦贺港,以武力威胁,与幕府签订了名为《日美亲善条约》的不平等条约③。接着,英、俄、荷等国援例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858年4月,美国又强迫幕府签订了名为《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的不平等条约④,不久,荷、俄、英、法、葡援例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下,日本成了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民族工业遭到沉重的打击,金银外流,物价飞涨。多数武士,主要是下级武士处境恶化,要求改变现状。推翻幕藩体制,恢复天皇的统治,赶走外国侵略者的尊王攘夷的口号,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南方的长州藩和萨摩藩的下级武士逐渐掌握了藩政,成为反对幕府的核心力量。1866年底孝明天皇去世,睦仁亲王继位。讨幕派发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的中央政府,取消幕府。1868年1月,旧幕府发动反击,但被以萨、长两藩藩兵为主力的新政府军队击败。5月新政府军占领江户,旋即把中央政府迁至江户,改江户名为东京。9月改年号为明治。

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求得国家的发展,是明治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政府决定派遣使团出访美欧,以期修改不平等条约,恢复主权,考察美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生产技术、文化教育、军事制度,促进国内改革。1871年11月组成出访使团⑤。使团首先访美,出师不利,改约要求被美国拒绝。以后去欧洲各国也连连碰壁。使团从现实中认识到,国家孱弱,改约是不可能的,国家想要独立自主,必先富国强兵,而要富国强兵,必须发展经济,振兴工农业,促进国内外贸易,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决定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只有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出千载相继的有用人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⑥。于是,他们全力实地考察,历时20个月,于1873年9月结束考察回国。

江户时代,幕府、藩和私人创办了多种学校⑦:

1.幕府经管昌平坂学问所。学问所的目标是培养忠于幕府的官僚,学习的内容有“小学”、“四书”、“五经”、《左传》,以及中国的历史、刑法、政治等。除学问所外,幕府办的学校还有和学所、开成所(洋学所)、医学馆、讲武所等。幕府末期,不分士农工商,都可吸收入学。王政复古以后,昌平坂学问所、医学所、开成所等成为创办大学的基础。

2.藩校(藩学)。藩校主要培养各藩的武士及其子女、排除农、工、商人及其子女。藩校全盛时期几乎一藩一校,多达255所。藩校主要学习儒学,同昌平坂学问所类似。由于学问的流派不同和时代的发展,各藩校或一所藩校在不同时期,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也不同。如会津藩的日新馆,藩士的子女有入学的义务,教育内容以忠孝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武士道精神,学生经常有1000人左右。又如佐贺藩的弘道馆,本为普及儒学而建立的,幕府末期教育内容也吸收了洋学。1871年废藩置县,藩校也就不存在了。

3.寺子屋和乡学。寺子屋是同武士、平民、僧侣、神官、医生等人开办的平民教育机构。江户时代开始即有寺子屋,19世纪30年代起大量增加,直至明治时代为小学所代替。寺子屋主要进行读、写、珠算等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乡学分两种,一种是为教育武士的子弟而设立的,一种是为教育平民的子弟而设立的。两种都得到幕府和藩的支持。作为平民教育的乡学有一部分是寺子屋教育的延伸而不能达到藩校要求的教育机构。

4.私塾。私塾是以教师自己的家作为讲课地点。讲授教师所信奉的流派或学派的知识的教育机构。家塾和私塾的区别在于,家塾的教师是为幕府和藩服务的,私塾的教师则为民间人士。私塾和寺子屋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教育水平比后者高、比较开放。

江户时代是重视教育的,但是在当时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的状况下,学校教育没有形成系统,没有建立近代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典籍,近代科学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幕府末期平民教育较为发达,一般民众的识字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还是远远不能达到普及初等教育的程度。这样的教育自然不能适应建设一个近代化的资产阶级国家的需要,不能适应“富国强兵”的需要。明治维新,改革教育就成为主要内容之一了。

(二)明治维新初期(1872年-1885年,即明治5年-18年)的教育改革

1868年明治时代开始,1871年成立了文部省,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一《学制》。《学制》共分5部分109章⑧。第一部分是“大中小学区”,主要内容是: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1所;每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区设中学1所;每个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1所。每所大学本部设督学局,其中设督学1人,官员数人,贯彻文部省意图,协同地方官,对大区各学校进行督促、检查,并讨论改进方案。每个中学区设学区督学10-12、13人,分管20或30个小学区。

第二部分是“学校”,主要内容是:学校分大、中、小学3级;小学作为初级教育,一般人均须接受;普通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不论男女都应念完初小和高小,初小从6岁至9岁,高小从10岁到13岁。初小课程:1、缀字:读和在板上练字;2.习字:以字形为主;3.单词:读;4.会话:读;5.读本:理解意义;6.修身:理解意义;7.尺牍:理解并习字;8.语法:理解意义;9.算术:乘法口诀、加减乘除,但用西洋方法;10.保健法;授课;11.地理:基础;12.物理:基础;13.体育;14.唱歌(暂缺)

高小课程除初小课程以外并加下列课程:1.历史:基础;2.几何:图像大意;3.博物学:基础(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及地质学的总称);4.化学:基础;5.生理学:基础。有些地方可酌情增设下列课程:1.外语:初级;2.簿记;3.图画;4.天体学;5.政体概况。

中学是对小学课程结业者授予普通学科的学校,分为初中和高中,高中以外还有工业学校、商业学校、翻译学校、农业学校、大众学校(此外还有残疾人学校)。初中从14岁至16岁,高中自17岁至19岁。

初中课程:1.国语学,2.数学,3.习字,4.地理,5.历史,6.外语,7.物理,8.图画,9.古文,10.几何、代数,11.薄记,12.博物学,13.化学,14.修身学,15.〔测量学〕、〔生理学〕、〔政体概况〕、〔国家现状概况〕⑨,16.吹奏乐(暂缺)。

高中课程:1.国语,2.数学,3.习字,4.外语,5.物理,6.图画,7.古文,8.几何(代数),9.簿记,10.化学,11.修身学,12.测量学,13.经济学,14.引力学,15.动植物学、地质矿山学(生理学基础、天文学基础)

大学是教授高等专门课程的学校。

第三部分是“教员”,主要内容是规定担任教员的条件。

第四部分是“学生及考试”:主要内容是,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小学毕业后升中学,中学毕业后升大学必须举行一次大考试,学生接受公费,以及偿还办法。

第五部分是“学费”:主要内容是教育经费的来源及其使用办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学制》所涉及的,不仅是教育制度,而且还涉及教育体制、教育方针和政策、教育内容和考试,是一个与封建的江户时代在各方面都截然不同的、面目一新的走向近代化的全面改革的文件。

《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提出了基于欧美近代思想之上的“立身出世”、“治产昌业”的近代教育思想。《学制序文》中还说:“力求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学制》规定:“不论男女都应念完初小和高小”,这就是说要普及初等教育。

《学制》颁布以后,寺子屋停办,各地普遍开设西式洋学堂。按《学制》规定,32个中学区各设小学210所,全国要设小学53760所,平均每600人要设1所。当时上学、纳税、服兵役是国民的三大义务。政府把大部分教育经费附加到村费等人民的直接负担上,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上学减少了农家的劳动力。当时有些地区出现了暴动,对强迫上学的不满,也是暴动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社会形势下,文部省改弦更张,放弃以法国教育为蓝本的《学制》,采取仿效美国的教育制度,1879年(明治12年)颁布了《教育令》。

《教育令》只有47条。这以令废除了学区,不硬性规定一个中学区设置多少小学,而是、各地以町、村或以几个町、村联合建立学校,如原来已有学校就没有必要特意设立学校(第九条)。在小学年限方面,不要求每个学生按《学制》规定的从6岁到13岁学满8年,而是每人每年学4个月,学4年共16个月就可以算完成了义务教育。办学校的审批权只报知事、县令即可。

1880年,明治政府认为1879年的《教育令》过于自由化,小学校数骤减,学生入学率降低,于是又修订《教育令》。修订后的《教育令》于1880年颁布,其中规定,小学学习期限由16个月增加到3年,除特殊情况外,还要继续上学。学校的设置要得到地方官的批准,教员的任免也要由地方官决定。此后,小学停办的现象得到制止,入学率不断提高,1883年达到51%。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885年——1945年,即明治15年—一昭和20年)的教育

这一段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日本不仅教育改革有新的变化,在经济、政治上变化更大,特别是走了上军国主义路线,对外扩张挑起侵略战争,教育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也军国主义化。现分别简述如下:

1.近代教育制度逐步稳定和完善

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是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建时期,1886年以后陆续颁布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师范学校令》(以上合称《学校令》)。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进入了稳定和完善时期。

《小学校令》规定,儿童要接受4年普通教育,经费以学费为主,子女上学父母应缴纳学费。1890年又修订《小学校令》,规定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免收学费。1908年再一次修订的《小学校令》规定,普通小学改为6年制,要注意儿童的身体的发育。要进行道德教育。教授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设:修身、国语、算术、日本史、地理、理科、图画、音乐、体操、裁剪缝纫(女子),有的地区还设手工。《学制》颁布后,教科书实行自由发行,自由选用制。1903年(明治36年)开始实行“国定教科书制度”,中小学教科书都需经文部大臣审定,也就是教科书由自由发行、选用制改为审定制。至此初等教育大体趋于稳定。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中等教育、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

明治初期,中学教育的方针是就业与升学兼顾,后来改为以升学为主。各地中学的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不一致。1881年文部省确定初等中学4年,高等中学2年,初高中分别设置。1886年又改为寻常中学5年,高等中学2年。高中只有官立的,全国分5区,每区1所,共5所。1894年高等中学改称“高等学校”,沿用至今。5所高等学校设置法、医、工、文、理、农、商等专业学科、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例如“一高”就是东京帝国大学的预备学校。由于中学教育是升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都很高。

明治政府为了“治产昌业”、“富国强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日本通称实业教育,早在1870年明治政府就设立了工部省。1871年工部省创办了直属的理工科大学“工学寮”,第二年又设立了工学校。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系统地形成3个层次:初等的为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中等的为实业中学甲种实业学校等;高等的为专科实业学校,实际上同专科大学一样。后来实业学校取消甲、乙种的划分。日本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是中等实业学校。实业学校大体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商船、水产等校。初等实业补习学校则以农业科为重点。明治维新初期,日本的普通学校就设置了技术教育课程,小学开设了手工科,中学开设了实业科目(工业、农业、商业)。

日本的专科、大学教育,明治时代进行过改革,并有所发展。1877年,由开成所改变为开成学校和由医学所改变的医学校合并为东京大学。1886年《帝国大学校令》发布以后,东京大学改为东京帝国大学,成为日本的最高学府、科学研究中心。大学教育的高质量基础是初等中等教育,所以日本的大学教育到20世纪初叶才发展起来。

2.军国主义教育的形成和强化

(1)军国主义路线的产生和形成

江户时代末期,讨幕派推翻了幕府独裁政权,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但是新的当权派多是封建武士出身,他们的思想莫不打上封建主义、军国主义的烙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同时也开始把日本引上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路线。1878年(明治11年)日本设立了直属天皇的最高军令机关—一参谋本部。一切军令事宜,悉由参谋本部长运筹策划,经天皇裁可后交陆军卿执行。1880年11月,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提出《进邻邦军备略表》的奏文,其中强调说,当今“万国对峙”,“列强率兵之多寡,急于论国之贫富”,充实军备为当前“燃眉之急”。这就把“富国强兵”改为“强兵富国”,开始走向把强兵和对外侵略作为国家首要政策的军国主义路线。

为了向士兵和人民贯输忠于天皇的思想,早在明治政府实行“王政复古”的同时,就企图实现以神道为基调的“祭政一致”。1870年(明治3年)新政府实行“大教宣布”,设宣教使,将神道当作国教广泛宣传,宣传天皇就是“人间活神”。1882年(明治15年),明治天皇亲自向陆海军卿颁授《军人敕谕》,阐述从神武天皇以来的日本军队,“世世由天皇统帅”,“朕为汝等军人之大元帅;故朕赖汝等为股肱,汝等仰朕为首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天皇。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加快扩军步伐。自1880年至1890年的10年间,军费开支从占国家财政支出的9%左右上升到27%左右。1892年军费开支竟占国家预算的41%强(12)。

明治政府在扩军备战的同时已制定所谓大陆政策—一吞并朝鲜,进攻中国东北,然后霸占整个中国。1894年(明治27年)日本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一中日甲午战争。经过这次战争,日本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台湾成为日本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掠取了3.6亿日元的赔款(1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掠夺中国财宝,屠杀中国人民。1904-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同沙俄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在中国和朝鲜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在中国领土上和近海,爆发了日俄战争。1910年(明治43年)日本并吞朝鲜。日本的产业革命大体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20世纪10年代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日本有些人士往往夸耀日本工业化的过程和时间比西欧北美列强要短得多。殊不知这主要是日本利用了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赔款和对中国台湾、朝鲜的掠夺,获得了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巨额资金,才能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日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趁火打劫掠夺中国的领土和染指南洋,重新瓜分南洋的殖民地。日本参战两个月,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山东半岛和原德属的马绍尔、马利亚纳、加罗林诸群岛。1915年日本政府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挑起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1月整个中国东北三省沦于日本侵略者关东军铁蹄之下,关东军还一手导演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从此,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的策源地。

(2)军国主义教育的形成和强化

军国主义教育是推行军国主义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治维新初期改革教育的本意是将日本传统的封建教育改变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民主教育,但传统的封建思想在“王政复古”,建立近代天皇制以后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随着全局的军国主义路线的形成,学校中的军国主义教育也逐渐形成和加强。1872年颁布的《学制》,没有军国主义教育的内容,1879年《教育令》颁布的同时,文部省颁布了《教育大旨》。这是明治政府发布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大旨》中说:“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竟,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14)。明治政府十分重视小学教育,特别颁布《小学教员须知》,其中第一条指出:“教人以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故名教员者,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使学生忠皇室,爱国家”(15)。1880年修改后的《教育令》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1882年文部卿颁布了《关于小学修身书编纂之训令》规定,其中指出:“儒教虽借于汉土,但其与皇国固有道德紧结密合”,“然而今日采用儒教,必先学习;尊崇我万世一系之天胤;爱重金瓯无缺之帝国,涵养此类志气”(16)。这就说明“采用儒教”、“主述孔子”的目的是尊崇我万世一系之天胤,爱重金瓯无缺之帝国”。1890年日本天皇亲自颁发《教育敕语》。《教育敕语》首先说:“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尔臣民应孝敬父母……。”接着指出:“进而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家、算国法,一旦有缓急,则应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最后加重指出:“斯道实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子孙臣民俱应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内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拳拳服膺,咸一具德”(17)。此后,在修身教科书的卷首,都刊载《教育敕语》,作为学生必学的教材。修身、历史、地理教科书的内容都贯彻《教育敕语》的精神。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战时教育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芦构桥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条约规定,日本和德意志相互承认对方在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的领导地位。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推行向南侵略的“南进”政策,使得日本同美英的矛盾尖锐起来。1941年日本一方面派遣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同美国国务卿赫尔谈判,另一方面于12月8日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群岛中的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惨重的损失。12月9日美、英对日宣战,12日德、意对美宣战。到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太平洋的大片半岛和岛屿(18)。正当日本法西斯军踌躇满志的时候,1942年6月,日军在侵略中途岛的战争中,4艘航空母舰全被美军击沉,飞机损失330多架。此后,日军节节败退。日本企图“以战养战”,把中国沦陷区作为太平洋战争的“基地”和“兵站”,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粉碎了日本的妄想,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19)。1945年6月美军占领了冲绳岛。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主和派”与“主战派”,“主战派”力主“本土决战”、“1亿玉碎”。1945年7月26日美、英、日三国《波茨坦公告》发表,敦促日本及早无条件投降,并提出了战后日本必须实现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的有关要求与原则。日本统治集团宣布对《波茨坦公告》“不屑一顾”,日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8月14日,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投降。8月28日,同盟国占领军总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简称GHQ)成立,由美国麦克阿瑟任总司令,美军43万人进驻日本各战略要地。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

1937年日本挑起全面的侵华战争后,在文部省设立了教育局,负责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对大学教授的著述进行检查、揭发,对学生实行思想取缔。在学校教育中,反对“偏重智育”,要求用皇道精神,培养皇国国民忠君爱国,深明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大义。由文部省思想局(教育局的前身)编写的《国体之本义》(1937年5月发行)和文部省教育局编写的《臣民之道》(1941年发行)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南。学校教育中虽然也有自然科学,但要求讲授研究“对国运发展有贡献的科学”、“对战争有用的科学”。甚至提出建立“日本的科学”、“皇道的科学”这类反科学的口号(20)。

1941年对整个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小学改名为“国民学校”。这一年颁布的《国民学校令》作出下列规定:

国民学校应根据皇道施之初级普通教育,以对国民进行基础训练为目的。(第1条)

教授科目在初等和高等科目中设“国民科”、“理数科、、“体练科”、“艺能科”,高等科中增设“实业科”。“国民科”由修身、国语、国家历史、地理4科目,“理科”由算术和理科、“体练科”由体操和武道。“艺能科”由音乐、书法、图画、手工等科目组成。(第4条)

这个时期颁布的《国民学校令实行规则》的第2条关于国民科是这样阐述的:“国民科要学习我国的道德、语言、历史、国土国势等,特别要以掌握国体的精华,培养国民精神,使之认识到皇国使命为宗旨”。

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是:

①国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天皇培养忠顺的臣民。

②“国民科”作为首要学科,代替过去的修身。

③为了突出“国民科”,课程进行了“合并”。

④科学学科只留下了“理数科”(21)。

注释:

①臣服于将军,拥有一万石以上土地者,称作大名。江户时代初期,大名不足100人,中期以后有260-270人,称作“三百诸候”。

②士指武士,公家、神官、僧侣的地位相当于武士。士是统治者,农、工、商是被统治者,是平民。在农、工、商之下,还规定有“秽多”、“非人”等贱民。贱民禁止与平民来往。1871年(明治4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旧藩主和旧公家被定为华族,形成新的贵族制度,允许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通婚,并规定在兵役、纳税等方面平等,禁止使用“秽多”、“非人”等称呼,规定他们的身分、职业,实际上仍长欺使用“新平民”称呼,至今,在居住、婚姻、职业等方面仍残留着差别。1872斩(明治5年)根据户籍,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壬申户籍”,将国民分为华族、士族、平民三种身分。(参见〔日〕依田熹家著、卞玄强、李天工译:《简明日本通史》第22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③条约的主要内容是:限期开放神奈川、长崎、新泻、兵库等港口,美国人可以在开放港口居住、买地、盖房屋仓库,有信教自由;若美国人对日本人犯罪,由美国领事调查审理,按美国法律处罚;日本人对美国人犯罪,由日本官员审理,依日本法律处罚。

④《贸易章程》的主要内容有:外国人旅居日本,所持金银及生活用品免税,允许金银货币及金银输出日本:规定某些货物输入和输出的税率,日本不能单方面改变税率。幕府一味退让,关税权实操外人之手。据日本外务省统计1887年外商控制了日本进出口贸易的88%和87%(参见赵建民刘予苇主编:《日本通史》第19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⑤出访使团以外务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滕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全权副使,使团由48人组成,另有华族、士族出身的留学生59人同行。

⑥木户孝允在考察中曾写信回国,信中说:“确立……牢不可破的国基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真正在于教育而已”。(见万峰著《日本近代史》增订本第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次印刷。

⑦主要参考资料:奥田真丈监修、生江义男(代表)等编集:《教科教育百年史》第二部第四章《江户时代的学校和教育的展开》,日本东京建帛社昭和60年-1985年出版发行。

⑧详见瞿葆奎主编、钟启泉选编《教育学文集—一日本教育改革》《学制》(张寿芳译、钟启泉校)和3-1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⑨《学制》译者注:中括号里的内容,是修订后补充的内容。

⑩引文见《教育学文集—一日本教育改革》第445页。

(11)如1877年(明治7年)开始的佐贺之乱,熊本的神风连之乱,山口的获之乱,以及士族为主的西南战争。

(12)摘自赵建民,刘予苇主编《日本通史》第199-20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13)中日甲午战争后,订立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付日本赔款,合3.6亿日元,远远超过日本这次战争中耗费的2亿日元,也超过当时日本公司资本的总额。这项赔款作了如下分配:62.8%用作以后的军备扩张费,21.9%用作临时军费,5.5%作为皇室费用,2.8%作为教育基金,2.8%作为灾害准备金。(引自〔日〕依田熹家著《简明日本通史》第240页)

(14)(15)(16)(17)译文分别自《教育学文集—一日本教育改革》第24、25、28-29、32页。

(18)当时日军占领的领土包括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北岸、北婆罗洲、菲律宾、香港、缅甸、马来亚、新加坡,以及在此以前侵占的朝鲜、中国的台湾和大陆沦陷区。以及印度支那,大约5亿人口,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仅在关内1942年和1943年,牵制日军兵力达60万人。

(20)赵建民等主编《日本通史》第304页。

(21)参见奥田真丈、河野重男、今野喜清编《幼稚园小学校的教育改革》《初等教育的课题和革新》1.《小学教育的目标和教科构成的历史变迁》(安彦忠彦)第112-129页,日本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10日发行。

标签:;  ;  ;  ;  ;  ;  ;  ;  

日本教育改革(一)_军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