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江 四川南部县万年镇小学 四川 南部 63737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受到各界的关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应用主要有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将深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07-01
一、前言
实验是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课堂授课,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技术的提高,信息教学逐渐进入课堂,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扶手,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来说是一件更值得庆幸的改革。因为,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对实现操作进行模拟展示等等,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利用的要求
1.遵守“适当”的原则。这是对信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使用信息并不是完全依赖信息,如果通过信息技术来垄断整个教学过程,很显然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误读和滥用;但是,信息的使用也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为了应付学校里的或者是学生的要求而被迫使用信息技术,这是信息技术另外一种误读或浪费。所以,针对以上两个基本情况,我们要求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坚持适当的原则,教师要清楚,在讲课的时间上,讲课的内容上,哪里应该用信息技术,哪里不应该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比例是多大,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效果怎样安排等等,这是使用信息教学的基本价值和前提要求。
2.遵守“融合”的原则。这里讲的融合是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一种融合。尽管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学领域使用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这并不意味者信息技术正在或者即将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效果和价值,过去的黑板板书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而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是学生对教学的认识更加直观等等,即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信息技术不能承担的价值,而信息技术同样也弥补了过去教学方法的不足,两种教学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遵守“主体”的原则。这里的主体包括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是学生,另一个就是教师,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它不是一种教学的主观主体,不是教的主体,更不是学的主体,所以,我们的信息教学一定不要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信息技术教学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楚其中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是“教”的主体“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关键力量,因此,教师在制作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巧,更好利用信息技术这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跟着信息技术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认识信息技术使用中两个重要的“主体”,同时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面。
三、信息技术利用的价值
1.从学生角度,可以激发其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使用信息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直观和具体,同时对问题把握更加明确,对知识的认识可以从“模仿”“重复”中得到强化。比如我们在讲解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直观的展示出来;在讲解有关滑轮的相关知识时同样可以把滑轮的整个运作过程展示出来等等,这都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同时学生对过程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校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能力。
2.从老师角度,可以破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动画,当然这些动画的设置都是依据教材来制作的,并且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给予了一定的分析和解释。在设计动画的稿件中,动画的效果是通过一些应用文字和一些简图等设计方案实现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知识表现形式的一种构图造型和过程动态化。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自己想象不到位,理解不到位的一些事物和现象。现在的信息技术在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先进技术,可以解决过去传统教学方法下很多难点和重点。
3.从整个教学环境角度,改变单一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过去教学情境比较单一,就是老师在讲,同学在听,老师只是偶尔提问一下。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带来了一些障碍。而使用了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后,知识的表达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有文字的表述,图像的展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指引等等,为学生的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方式的教学情境,激发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6).
[2]陈瑞军.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3]唐丽平.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4(01).
论文作者:李晓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主体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物理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