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贾晋[1]2003年在《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研究了沙芥发芽期、幼苗生长期各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变化过程;并对采自鄂尔多斯市野生沙芥花、果实、种子及人工栽培的叶片旺盛生长期、叶片生长衰退期的根、茎、叶等材料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芥发芽期根、茎、叶各器官内组织已开始分化;幼苗期已分化出发达的输导组织及贮水组织;叶片旺盛生长期各器官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因此沙芥的根茎叶适于食用。此外,叶片旺盛生长期、衰退期根茎具发达的髓,髓内有异常次生生长形成的维管组织,贮藏养分,为沙芥次年形成二年生植株提供营养,沙芥各器官在解剖结构方面都形成了特化结构如具表皮及副表皮、泡状细胞、短的导管分子及环栅型叶等以适应干旱的环境,因此沙芥各器官的形态及解剖特点与其抗旱、适应沙漠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王永, 扈顺, 王勇, 张俊, 杨志刚[2]2017年在《蒙古高原特有植物沙芥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芥是蒙古高原沙漠、沙地的特有种,具有药用、饲用、食用、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文章综述了珍稀特有植物沙芥在分类学、形态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理学、生态学、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种群生存力分析、种质保存、遗传育种及人工更新方法、生态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及其生境适宜性评价、营养和药理研究及质量评价应是今后沙芥研究的主要方向。

杨冬艳[3]2005年在《干旱胁迫下沙芥(P.cornutum)与斧翅沙芥(P.dolabratum)幼苗生理生化应答反应及机理探讨》文中指出本试验选用沙芥与斧翅沙芥作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生理生化应答反应及差异,对沙芥属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叶片 RWC、IUFA 及 Chl 含量均呈持续下降趋势,MDA 含量和 PMP 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PMP 与 RWC、IUFA 和 Chl 呈负相关,与 MDA 和 Pro 呈正相关;其中斧翅沙芥 RWC、Chl 及 IUFA 下降幅度和 MDA 和 PMP 增加幅度均小于沙芥,表明斧翅沙芥在干旱胁迫下膜脂过氧化水平低,膜稳定性较好,叶绿素降解少,叶片存活时间长。2)斧翅沙芥 SOD 和 POD 活性在持续干旱胁迫下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其 CAT 活性反应滞后,但胁迫后期活性较高;沙芥SOD 活性则是先下降后升高,其 POD 和 CAT 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较斧翅沙芥响应干旱反应更加灵敏。二者 AsA 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逐渐上升,斧翅沙芥 AsA 含量高于沙芥,但增加幅度较沙芥低,表明沙芥属植物清除活性氧途径的多样性。3)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Pro 含量直线上升。其中斧翅沙芥积累 Pro 的水分临界点较早,且达到最高峰时 Pro 含量比沙芥高。4)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间的平衡发生了变化,各种激素在不同部位、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的种间差异。5)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酚酸含量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沙芥根系和叶片酚酸含量下降,而斧翅沙芥则增加,说明二者在逆境条件下次生代谢途径的差异。沙芥与斧翅沙芥由于其生长环境及基因型的差异,响应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初步推断斧翅沙芥抗旱性强于沙芥。

张凤兰[4]2006年在《沙芥属蔬菜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芥属属于十字花科,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该属植物是一种集药用、保健、饲用、固沙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本研究以杨喜林对沙芥属植物的分类为依据,分别对属于3个种1个变种的8份材料进行形态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花器官的外部形态上看与杨喜林对沙芥属的分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宽翅沙芥1的花器官与其它材料的差异较大。二年生植株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性较小,仅沙芥、沙芥1与其它6材料有差异,而这6份材料的差异不显着。2)花粉形状、萌发器官类型属内比较一致,为长球形,具叁沟,网状雕纹;但萌发器官特点及网脊上孔的数量则因材料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现象。以花粉形态推断该属植物为进化类型。3)宽翅沙芥和宽翅沙芥1种子表面纹饰一致为浅渫形网状、复网状网纹,网脊上有茸毛,区别于其它6份材料的无规则网状,复网状网纹,网脊光滑无茸毛。4)子叶上下表皮均有凸起的大的条形泡状细胞和气孔,泡状细胞平行排列,气孔下陷。气孔类型有麻黄科气孔类型、不等式气孔及不定式气孔,且气孔长度和宽度较小,气孔密度较大,8份材料间不论是在子叶的表皮特征还是微形态都表现出多样性。

杜永光[5]2005年在《沙芥生长发育特性及适应低温的生化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 Gaertn.)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沙芥种,是集药用、保健、饲用、固沙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由于连年掠夺式采收野生资源已面临濒危。试验在前人基础上,研究了沙芥不同播期生长发育特性及自然降温过程中生化基础变化等。结果表明:1.05-01~10-16 播种至出苗的天数 7~18 d,出苗至越冬 59~139 d,越冬至返青189~207 d,返青至现蕾 60~64 d、现蕾至开花 2~3 d、开花至种子成熟 46~52 d,其中播期 09-01、09-16 不能越冬返青,全生育期分为营养生长期、休眠期、生殖生长期,综合不同播期植株生长势及种子产量等,建议春季适宜播期是05-01~05-16.2.萌动种子分别在 2、4、6℃低温春化处理 15、25 d、5-azaC 50~1500μmol·L-1、4℃低温+5-azaC 50~1500μmol·L-1处理,播种后当年均未抽薹开花;播种期为 10-01 和 10-16 的沙芥萌动种子翌年出苗,仍未抽薹开花,说明沙芥种子冬性很强,不属于种子春化型;沙芥 2、4、6 片叶低温春化处理 15、25 d、5-azaC和 GA3 50~300μmol·L-1处理,当年均未抽薹开花;室内培养 6、8 片叶沙芥分别在室外自然低温处理 20 和 30 d 后均抽薹开花,4 片叶处理未抽薹开花,且在 30 d 后全部冻死;叶片数 5.8 以上即可越冬通过春化阶段,说明沙芥属于绿体春化型。3.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大小苗各器官中游离 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IUFA 均有升高趋势,Vc 达到高峰后有所降低,且维持在较高水平;Z、GA3、IAA 均有下降趋势,沙芥大苗 ABA 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沙芥小苗 ABA 含量有升高趋势。本研究为人工栽培及发育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奠定了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李海静[6]2012年在《沙埋深度和种子大小对沙芥属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沙芥属蔬菜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h.)和斧翅沙芥(P.dolabratum Maxim.)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沙埋深度和种子大小对沙芥属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显着影响沙芥和斧翅沙芥的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沙子表面的种子不能萌发。2cm和4cm的浅层沙埋时,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最高,休眠率和死亡率最低,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8cm、斧翅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4cm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显着降低,休眠率和死亡率显着上升。种子大小对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的萌发和出苗也有显着影响。对于沙芥,2-16cm的沙埋下,大种子的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比中粒种子和小种子高。对于斧翅沙芥,2-8cm的沙埋下,大种子幼苗出土率和种子萌发率比中粒种子和小种子高,在沙埋深度超过12cm后,由于出苗率降低,种子大小没有显着作用。对幼苗进行沙埋后,轻度沙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沙芥属植物幼苗的生长,幼苗生物量、株高、各部分生长速率都高于未沙埋,而重度沙埋导致幼苗死亡。沙埋使幼苗分配更多的资源用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增大。沙芥和斧翅沙芥大种子所成幼苗沙埋后恢复生长所需时间短,所成幼苗高度、生物量累积速率和累积量高于小种子。

杨忠仁, 贾晋, 张凤兰, 郝丽珍, 王六英[7]2013年在《沙芥植株营养器官不同时期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年生沙芥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生长衰退期的根、茎、叶等材料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期已分化出发达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贮水组织;旺盛生长期各器官输导组织发达,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在旺盛生长期和生长衰退期,根、茎均具有发达的髓,髓内有异常次生生长形成的维管组织,用于贮藏水分和养分。为适应沙漠干旱环境,沙芥各器官还形成了表皮、副表皮、泡状细胞、下陷的气孔和较大的气孔下室、长短导管分子并存及环栅型叶等特化结构。

胡宁宝, 王萍, 郝丽珍, 高巧英, 张凤兰[8]2007年在《十字花科沙芥属植物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有关沙芥属蔬菜植物在分类学、解剖学、营养及化学成分、春化特性、种子生理、抗旱生理、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了讨论。

霍宏竹[9]2007年在《不同叶龄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抗旱生理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以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干旱胁迫下沙芥与斧翅沙芥不同叶龄幼苗叶片、根系(六片叶)生理生化应答反应及差异,并对中度胁迫后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进行复水处理,确定其干旱胁迫致死天数。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两个种不同叶龄幼苗叶片RWC、Chl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两片叶>四片叶>六片叶幼苗,四片叶与六片叶幼苗差异不显着;两个种种内不同叶片数幼苗的MDA和PMP增加幅度一致。表明沙芥与斧翅沙芥的六片叶和四片叶幼苗对干旱胁迫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2)干旱胁迫下,六片叶斧翅沙芥幼苗的叶片和根系的RWC、Chl下降幅度与MDA、PMP增加幅度均大于沙芥,且在干旱胁迫后期,黄叶数明显少于沙芥,说明斧翅沙芥在干旱胁迫下膜稳定性好,叶绿素降解少,叶片存活时间长。3)干旱胁迫下,两个种幼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但变化不一致,二者的抗氧化方式存在着种间差异性。4)复水结果表明:两个种的两片叶幼苗的干旱胁迫全致死天数为9天,四片叶、六片叶沙芥幼苗的干旱胁迫全致死天数为10天,四片叶、六片叶斧翅沙芥幼苗的干旱胁迫全致死天数为11天。说明两个种的六片叶、四片叶幼苗抵御干旱的能力强于两片叶幼苗,斧翅沙芥抗旱性强于沙芥。

张卫华[10]2004年在《沙芥种子发芽生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 Gaertn.)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沙芥种,是一种集药用、保健、饲用、固沙等功用于一体多功能沙生蔬菜,由于连年掠夺式采收,野生种已濒临灭绝。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沙芥发芽的内外部条件着手,研究了沙芥的发芽生理,研究结果表明:1.沙芥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27℃,最低温度为13℃,最高温度为38℃;2.沙芥种子吸水最快时期为浸种后0—80min,含水量可达到种子干重的35%~40%,浸种80—600min,沙芥种子吸水缓慢,此期末含水量达60%~75%,而后进入种子吸水停滞期;温度在浸种初期对沙芥种子的吸水影响不明显,但随浸种时间延长影响逐渐加大;3.沙芥种子属于需暗性种子,24h黑暗处理发芽率显着高于24h光照处理;4.以GA3处理沙芥种子,浓度为40~60mg/L时抑制发芽,5~30mg/L时无明显影响;KT、BA和NAA处理对其发芽亦无明显影响;5.沙芥种子采后存在100d左右的后熟期,去果皮贮存会降低其发芽势,但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去果皮与带果皮种子在贮存过程中含水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两者差异不明显;6.沙芥种子属于脂肪类种子,其脂肪占种子干重的51.22%、蛋白质占12.89%、淀粉占5.22%,各贮存物质伴随着发芽进程逐步降解。

参考文献:

[1]. 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D]. 贾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2]. 蒙古高原特有植物沙芥研究进展[J]. 王永, 扈顺, 王勇, 张俊, 杨志刚. 北方农业学报. 2017

[3]. 干旱胁迫下沙芥(P.cornutum)与斧翅沙芥(P.dolabratum)幼苗生理生化应答反应及机理探讨[D]. 杨冬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4]. 沙芥属蔬菜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D]. 张凤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5]. 沙芥生长发育特性及适应低温的生化基础研究[D]. 杜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6]. 沙埋深度和种子大小对沙芥属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 李海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7]. 沙芥植株营养器官不同时期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杨忠仁, 贾晋, 张凤兰, 郝丽珍, 王六英.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8]. 十字花科沙芥属植物研究现状及展望[J]. 胡宁宝, 王萍, 郝丽珍, 高巧英, 张凤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9]. 不同叶龄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抗旱生理研究[D]. 霍宏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10]. 沙芥种子发芽生理的研究[D]. 张卫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标签:;  ;  ;  ;  

沙芥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