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农业企业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农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建立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产权明晰。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特征,其主要标志是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可以在对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实行产权的转让、兼并和改组,达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从总体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权责明确。即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即政企职能分开,政府通过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政企分开后,国家对国有企业主要行使两种职能,一是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即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二是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即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进行间接管理的职能。
4.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企业来说,按照这四个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的一次根本性改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到目前,企业改革基本上是按“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改革为企业创造了较宽松的环境,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意识强化了,并已初步形成进入市场的能力。但是,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几乎没有涉及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实质,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做不到完全自负盈亏。二是国有企业不能自我发展。有些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自我发展能力差。三是国有企业不能做到自我约束,难以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四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改革中,不重视企业产权,企业没有自己的财产,没有收益权,一方面政府对企业活动进行干预,另一方面企业对政府又有严重的依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农业企业改革的客观需要。
1.是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在旧体制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存在不能自负盈亏、不重视自我发展、不重视自我制约和不重视企业产权明晰的现象。同时,对企业承包制估价过高,把承包制当作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形式,甚至是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明晰、政企分开和强化管理,形成科学的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真正实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2.是使国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必由之路。1984年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以及国有企业承包制,都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使企业有经营权,而且使企业有法人所有权,国家保留最终所有权,因而既坚持了国有制,又使国有企业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3.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微观基础的客观需要。企业、市场、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环节。没有真正的企业,市场体系难以建立,间接宏观调控难以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进入市场,无疑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三、财政部门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设想
国有农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一样,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许多困难。除了政企分开难、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经营管理差、剩余劳动力没有出路外,作为弱质低效的企业,还有一些特殊困难:一是历史包袱重,二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三是企业办社会负担大。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依据农业企业的实际,努力为农业企业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一是从农业企业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特点出发,寻求农业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二是从农业企业多级法人和农业双层经营的特点出发,探索理顺产权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改善产权结构的有效形式,确定农业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使农业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三是从农业企业同时担负企业以及政府、社会等多种职能的现状出发,探索政企分开的具体途径;四是从农业企业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均呈多元化的实际出发,探索完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的路子,并使其规范化、科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农业企业逐步实现系统发展集团化、经济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自营化、企业管理科学化、社会服务产业化和职工保障社会化。
财政部门支持国有农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两项工作。
第一,做好农业企业从财务包干到实行所得税的过渡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基础。
国有农业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九五”时期实行所得税制,符合改革方向,大局已定。财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尽可能保证实现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财政部已经做了许多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企业财务包干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财务包干对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成绩,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财务包干的局限性。二是认真总结了广东、天津等地进行农业企业实行所得税试点的试验,研究了试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为“九五”农业企业全面实行所得税提供借鉴。三是根据农业企业的实际,进行了农业企业实行所得税的测算,并抓紧研究和制定实行所得税的相关配套措施,尽可能保证实现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对农业企业,“八五”后两年,实行所得税先征后退的办法,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作为过渡办法,为“九五”农业企业全面实行所得税制创造条件。
第二,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帮助企业深化改革,创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条件。一是要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对农业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使农业企业依法享有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二是要明确农业企业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代行管理国有股权。三是要确定国有农业企业的公司组织形式。大多数试点农业企业要改组为多级法人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少数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较大规模综合经营的试点农业企业,可改组为企业集团。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五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化运转。六是要建立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新的人事劳动工资制度。
其次,要为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建立农业企业的社会化保障制度。要改变国有企业企业保障事业的现状,逐步走出由国家大包大揽的老路,把国有企业企业的非经营性单位,如职工宿舍、幼儿园、医院等占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折价入股,面向社会实行全方位有偿服务,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与原企业逐步脱钩。农业企业要按一定比例提取“社会保障公积金”,定期上交财政部门集中管理和使用,以解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要给予国有农业企业必要的优惠政策。由于农业是弱质低效产业,需要加以扶持和保护。通过税收上给予优惠、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增强企业积累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大环境。三是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财政部门利用财税改革面广、幅射力宽的优势,本着“小政府、大市场”的要求,按照经济区划、资源优势和商品集散的原则,搞好生产要素、资金、技术等市场体系布局,并将市场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四是要统筹解决国有农业企业历史包袱问题。国有农业企业的历史包袱不卸下来,不可能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对企业的巨额债务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调整。对基础产业中国家财政“拨改贷”所形成的企业债务,经审核后,转增资本金;对因承担政府职能而造成的亏损,国家给予补贴;对企业之间的债务,在双方协商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债权一方将债权转变为股权;对资不抵债企业所负的银行贷款和政策性亏损造成的分行挂帐,由国家专业银行给予一次性豁免。五是统一设计和推出住房制度等项改革,逐步解决老企业的冗员问题。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已经提出两年了。从两年的实践看,人们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的认识逐步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在逐步推进。但毕竟这是一项新探索,我们还缺乏经验,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和工作上的失误。当前要特别注意的是:
1.要防止把现代企业制度片面理解为股票上市、内部集资。搞现代企业制度不等于搞股份制,实行股份制的企业不等于都要搞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的目的也不等同于集资。
2.要正确把握公司制的内涵,遵循公司制改造的规则。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但不是把所有企业都搞成公司。要防止和纠正借公司制改造的名义搞“翻牌公司”的现象和行为。
3.要看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改制与改造、改组与强化管理结合起来,把转机建制与解决目前企业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在转机建制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应该看到,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一哄而上就可以建成的。我们要看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当前,应该集中力量抓好农业部确定的100家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 把试点企业作为企业改革的先锋和“实验田”,在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