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许 磊
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300467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前进,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十分必要。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精细化管理;问题;应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更加活跃的背景下,市政给排水的工程质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其承担着合理排放各类生污水废水、防范因暴雨洪涝等影响带来的城市积水灾害智能,也对净化和有效回收水资源、提供良好的给排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但必须注意的是,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市政给排水工程很难满足新时期的城市发展需求,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现实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夏季降水集中时期经常出现的高程度给水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的正常推进,且对于社会经济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市政给排水的建设中来,并将其贯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全过程,为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聚焦于管理对象的基本质量、力求实现对管理对象全方位的精准管理的理念。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中期日本部分发达企业的管理经验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进程,精细化管理逐渐成为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对于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基本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精细化管理观念的引导下,管理主体制定出具体的管理规则,并结合管理对象的实际状况,在动态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相关的管理水平,以确保管理对象的稳定运转。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桎梏,将管理上升到了全面化、规范化、标准化、严密化的新层级,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大部分城镇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例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即使现代信息技术发达,但新兴的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体系仍然无用武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城市给排水管网数据库只是前提条件,归根结底在于对数据库的管理体制。如果体制出现了故障,实际操作难免出现偏差,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类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能力相对不足,处理泄洪排水等应急事件时,能力有限,在夏季暴雨来临时往往无能为力,处理效果差强人意。
(二)质量管控意识相对薄弱
在市场经济巨大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把关不够严格。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之一,与居民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缺少质量安全意识,管理制度成为一纸文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时效性作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质量监管的新途径,成立专门化的质量监管部门,大幅度提升监管力度。
(三)部门间的权利制衡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
市政给排水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协同合作、权力制衡。好比一只天平,只有两端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权力制衡,工程建设才得以高效、顺利进行。以往的管理制度缺少规范,一方面施工单位有很大的自主性、灵活性,狭隘地追求自身利益,过度强调自身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在专业化知识、专职监管部门上较为落后,最终导致建设过程中监管缺失,施工单位跳流程办事、缩减工程周期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综合水平。
(四)施工技术落后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亟待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优化创新,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但是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多数施工单位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水平,同时出于控制成本的现实考虑,在引进创新技术方面表现较不积极,使得很多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仍然采用了已经落后的传统施工技术,难以匹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三、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管理人员在计划、管理内容、制度三个方面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落实好精细化,三者缺一不可,才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以下是对应用策略的详细分析。
(一)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计划进行精细化制定
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地调研了解给排水工程的情况,根据当地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精细化的管理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短期计划,首要考虑设计准备阶段和后续施工阶段;第二步,长期计划,以排水工程建设为一个完整的计划周期。精细化计划只是未雨绸缪,更重要的是将计划付诸行动,有让工程管理可操作、易落实,促进工程建设的开展。
(二)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化整理
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必须梳理处理好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化的整理。以小区间、小单位为整理对象,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综合性的整理,避免缺项漏项,通过科学合理的整理,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精细化管理的效能,实现管理效果最优化。
(三)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细化管理需要一套健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来维护,用制度规范管理,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有效实施。一方面,培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的管理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责任认证制度,具体落实到某个部门、某个负责人,防止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主动、不负责的现象。如果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问题,如工伤事件、建设资金不足,责任认证制度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确保工程建设继续进行,按计划跟上工程进度。
(四)市政给排水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成本管理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配置,因而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施工阶段,而忽视了项目承接、策划与设计等阶段,同时没有将验收阶段的成本考虑到工程总造价中,造成了某种不对称,增加了管理成本。我们应倡导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理念,将成本管理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从全局出发,把前期准备工作、施工阶段以及运行阶段纳入到同一个成本管理系统中,实现各阶段工作的系统整合与统筹兼顾,处理好各阶段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此同时,加强各阶段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的联系,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反馈。从整体上把握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成本,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最小化,提高成本管理的综合性水平。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此时合理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各项管控活动落到实处,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全体员工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所有管理和施工活动,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同时,为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全体人员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认知,熟知其内涵和要领,真正在工作中予以践行,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董霞.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农家参谋,2019(05)
[2]毕重山.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
[3]吴伟.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0)
论文作者:张海峰,许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精细化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质量论文; 计划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