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璐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长河源镇中心小学 642372
【摘要】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实施学科教育时,其基础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更需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情感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未能了解到学生在个体发展上体现的差异,不能立足差异向学生讲解课程知识,也没有体现出学生在知识教育中拥有的主体作用。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多个层面思考如何提升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能动性的探索,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引导性。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主体性;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43-01
前言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改革,逐渐改变之前陈旧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的成长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对他们开展知识的讲解,提升学生对课程教育的关注力。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在知识教育中思考怎样保障学生的主体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兴致以及能动性,促使学生以更好的面貌投入到知识学习和应用中。这样才符合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需求,也能逐渐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
一、语文教师要观察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课程指导
小学生受到家庭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面貌,一些学生喜欢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想象力比较丰富;一些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程,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就应该观察并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依照学生体现出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指导,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如让他们回答课程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那些想象力比较弱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发散自己的想象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1]。通过打造多样化的语文课程,教师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
二、语文教师需创建趣味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
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主要是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然后在自身指导下回答相关的思考问题。这样就导致课程教育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不能以较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影响其主题性的发挥。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创建趣味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以此发挥出小学生的能动作用。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程教育之前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整理一些趣味性的小猫图片或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这些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小猫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习惯,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关注力,让他们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教育的有效性。
三、语文教师要合理提出课程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改革,更好的调动学生兴致以及能动性,让学生获得更高层面的能力培养。但是小学生受到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语文知识的状态也是不同的,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语文教师要合理提出课程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如讲解“编钟”内容时,教师应该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你们知道编钟吗?”“你们知道编钟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吗?”“阅读文章内容之后,你知道编钟有哪些价值吗?请仔细说明一下。”“以编钟为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物?”通过提出这些思考问题,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语文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重视对历史文物实施保护。
四、语文教师要通过鼓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能动性的探索,不仅要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课程指导,创建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也需要通过鼓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希望获得教师鼓励的,如果教师能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他们则有较好的精神状态,能更好发挥出主动性。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鼓励教学。第一,赏识学生的才能。如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好,语文教师应该赞赏学生的写作思维以及能力,让他们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第二,鼓励学生的尝试行为。针对那些愿意尝试创新性学习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这种尝试行为,增加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第三,教学鼓励需要体现出差异性[3]。语文教师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时,不能只是说“不错!”或者是“完全正确!”等激励性语言就可以的,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自信心,更加喜欢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发挥出小学生的课程主体作用。
结论
语文教师需要在知识教育中思考怎样保障学生的主体性,让小学生发挥出主体作用。本文认为语文教师要观察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课程指导,也需要创建趣味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同时,语文教师要合理提出课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语文教师也应该通过鼓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海岗.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现代化,2018,5(24):317-318+325.
[2]咸友连,咸洪金.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39+87.
[3]李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67.
论文作者:谭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知识论文; 主体性论文; 小学生论文; 趣味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