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的早期依恋_亲子成长论文

重视儿童的早期依恋_亲子成长论文

重视孩子的早期依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外幼教

目前有这样一些年轻夫妇:他们出于种种原因与考虑把孩子放到自己的父母那里,让孩子终日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做虽然能使年轻父母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于工作,孩子有了照应,老人也不寂寞,但无形中却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削弱和亲子关系的疏远。虽然自己的父母也会定期来看望,或接出去玩一玩,吃上一顿饭,但最后还是要分离,孩子难免产生一种失落感,总觉得自己的父母就是不如别人的好。这样的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的焦虑之中,容易产生孤僻的心理,导致内心世界的封闭和不平衡。当他长大后,由于缺乏父母之爱的内心体验,必然会对父母态度冷漠,关系疏远,常常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和地位,甚至双方彼此失望视如陌生人,或者发生矛盾冲突。

还有这样的情况:

年轻夫妇的住房从布局到摆设、从家具到灯饰,都显得富丽堂皇,充满着现代风格与浪漫气息,然而却没有孩子睡觉的小床,写作业的小桌椅,更没有孩子可以活动的属于他自己的一个小天地或小角落,没有孩子的玩具或图书,没有可以涂鸦的笔和纸。当孩子被定期接回家来团聚时,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加上父母怕孩子弄脏了地板弄乱了家而禁止乱摸乱动,这时孩子的心中必然充满着拘束和恐惧,如同到了别人的家。他自然是想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家里”去,那儿至少还有自己活动的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日益淡漠,就会产生回避心理,甚至出现对抗行为。此时,父母才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已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还有一些年轻的母亲对生育孩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比如生了孩子后害怕自己的体型变丑而不给孩子喂奶,结果不仅造成孩子营养的缺乏和抵抗力的减弱,而且还使孩子从小就缺少爱抚,缺乏与母亲情感的交流。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感得不到回报,心理发展同样会受到阻碍。

早期依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所谓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她是婴儿最直接的抚养者,当然,父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对于激发父母更精心地照顾后代,形成孩子最初的依赖与不依赖的个性特点有重要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认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在这里,儿童既可以找到满足,又可以找到愉快。如果依恋这个节目能被适合地演出,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和自我信任,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不牢靠的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因为依恋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在生命的头两年都会体验到信任与不信念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矛盾必须在那两年解决好,否则儿童将会遭受缺乏信任感的折磨,严重的甚至无法与人相处。早期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婴儿会造成对人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的儿童长大后可能仍是不信任的。

依恋的情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对周围世界的积极的探索能力,并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为孩子献出全部的爱心,使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之中,时时接受和体验到父母爱的存在,消除心灵上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从父母之爱中感受到被爱的温暖,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去爱周围的一切,那么,将来当他长大之后,就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一种强大的自信心走向社会,并能以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创造性的劳动。

标签:;  ;  ;  ;  

重视儿童的早期依恋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