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们当代劳技老师、科技老师,学生科技类获奖可以在中考中加分,享受着学校、学生赋予我们的快乐,而当前中考取消科技类加分,我们期盼归真,冷清自省,毋庸置疑。政策的变革,引发了劳技教学、科技教学的重新组合,价值观念处于多元,作为劳技教师、科技教师应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用智慧共同构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劳技教学 科技教学 价值观 教学调整
一、背景及缘由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创新,自主教学、新范式模式教学等新教学正在不断地推进,目前科技比赛获奖不再在中考中加分了,劳技教学、科技教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碰撞和挑战。初中劳科技教学从实惠型参与转向真正的自主型参与,如何进行改良,成为所有劳科技老师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二、教学思路调整的实践与研究
1.只要观念正,必有所成
虽然科技类在中考中不再列入加分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劳科技教学有所影响,但只要我们努力适应、正确面对,阳光总在风雨后。劳技教学、科技教学的重新组合,作为教师应从“功利性”转化为正常的教学行为,当然正确把握教材是我们劳科技教师重点,发挥劳科技教师的特长,更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劳技教师在文化课老师面前,按理说应该地位相等,但对许多的文化课老师而言,劳技呀什么科技呀,他们眼里是不上档次的。我们这里就有一位文化课老师,她说:“我们文化课老师怎么可以去玩劳技科技?劳技课是低档次的课。”我们老师中也有这么认为的人,在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非文化课老师产生消极思想,所以我始终认为,很多地方只是观念不同罢了。
而当代劳科技老师,原本不是真正的劳技老师、科技老师,大多数老师是在轰轰烈烈的加分高潮中,因被学校需要挑选了,也是学校的骨干精英,才加入了劳技教学、科技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行列中。
既然,我们已经担起了给学生体念劳科技教学实践的任务,只要观念正,一定会有收获的。所以,在历次比赛中,只要我们参加,一定会获得全国级团体前六;省团体前六名、市级区级团体前六。每年重点中学报送的学生,基本上是科技组的学生,科技小组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考上一类重点高中,因此,我们认为这就上档次了,让人家刮目相看。所以,劳科技老师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作用。
2.只要因地制宜,必有拓展劳科技教学新空间
如何倡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科技类的内容搬进了课堂,如电子百拼、无线电测向等等作为了劳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将原来的两个仓库改成了两个科技活动室,既可用来上课也可进行科技活动,并对其装修一新,约300平米的面积,对百拼设备进行了添置,为劳技课的开设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的劳科技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多媒体的安装,为教师上课及课堂演示带来了方便,同时劳技老师也有了能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空间。在劳技教室、科技实践活动室定位影响下,学校也相继建立了美术专用教室。学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科艺综合楼。真正做到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能独立体念科技的空间。为了充分运用学校的特色,我们还将电子课程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学校也有了向外界展示的平台。在学校的综合资料也可以重重地写上一笔,为学校填补了没有劳科技教室等方面的空白和真正意义上的科艺综合楼。学校劳科技的教学有专门的分管校长负责 ,劳科技教学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使劳科技教学开展的比较顺利。作为劳科技老师,学校给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摆设,更应积极努力地去做好它,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像文化课那样对待劳技课和科技活动课的教学。
3.只要规范教学,必有教学新活力
有了劳技课的活动场地,还要保证器材的使用价值,因为一个教室及器材所要面对的是全校所有的学生。为此,为了保证上课的正常进行,首先要做到:
(1)组织保障,领导重视、教师认同。
(2)器材经费保障:以共为主,各班公用。
(3)目标达成:重视基础、规范操作;细水长流、贵在坚持;点面结合、共同提高。
(4)采用“同伴互比”展现风采。
(5)视频体验,提升学习情趣。
(6)提供多元的活动,获得成长的体念。
今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组织了2015年“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活动主题。我校依据本校实际,利用废旧电子产品通过巧妙设计及回收,制作LED灯,电脑电源做变压器,单片机的再利用,废旧电路板做装饰墙等等,用贴合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活动主题,吸引青少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只要潜心研发校本教材,必能打造学校特色
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学校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如,以逻辑思维训练学生动手动脑技能为主的校本课程《百拼电子世界》,就是以劳技教师教师的特长发挥为主导因素开发的,其将逐渐成为我校的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在在教学上学校推行的是“以劳科技课堂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的科技课堂教学模式,安排了每周一节劳科技课雷打不动。去年,教科室牵头,与劳技教师一起,对《靖江初中科技校本教材》进行了整理和编印,使它成为我校最直观、最实用的科技教育语言。如,电子百拼课程:初一,主要以串联并联电路为主,初二以三极管的单管及复合管电路为主,初三以电容器的应用及振荡电路为主。
作为教师、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我潜能价值,教师在没有教课本的情形下,自编教材,且不断完善自编教材,当然其中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注,我们依据本地本校实际,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在安排内容上作出较大的努力,力求以变废为宝和价值相当低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百拼器材及无线电器材有三分之二的器材已用了十年有余,教师将一些破旧的器材进行整理、修理,不断地完善学生的训练器材,以此来体现“绿色科技”特色。让劳科技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创新实践,享受体验成功的乐园,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发展。
5.只要取得家长信赖,必能形成家校新合力
以素质教育思想优化劳科技教学的整个过程,保证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向家长们说明劳科技教学的重要性,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把每次参加科技比赛的成绩及时通报给家长,把学生的获奖信息通过学校的电子屏、宣传窗等形式进行宣传。
同时我们为参加劳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建立了QQ群,在节假日期间,通过QQ群给学生进行网络视频训练,还通过YY视频教育平台进行网络上课,每次一小时,这样既能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的劳科技教学的重要性,也能让家长看到劳科技教学是个什么花样的东西。
6.只要正确利用外力,必能提升劳技科技教学新高度
2009年,“浙江省老教授创新教育实践基地”落户靖中,2010年,“德兴蜂业”等多个企业成为我校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邀请了北师大刘英健教授、浙工大教授俞文国老师等前来讲学,还邀请靖江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科技校外辅导员,形成院校联手,校企合作的科技教育资源网。
浙大张孙玮教授这样说,靖江初中的科技工作真正体现了四个“实”:真实、踏实、扎实、厚实!
三、成效及反思
几年来,我校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各级各类奖项800余次,在全国级、省市级及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多位教师被评为全国级、省市级及区级优秀辅导员;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奖、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类取消加分三年来,学校在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比赛中团体总分仍然名列前茅。
2012年省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团体第五名;2013年杭州市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团体第一名;2014浙江省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选拔赛团体第一名;2014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团体第二名;2015年杭州市青少年电子制作比赛团体第二名;2015萧山区车模比赛团体第五名。
开展科技体育活动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理念问题,共同探索一条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新途径。提倡科技体育进校园,就是让将“玩”和“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提供一个发挥学生实践才能的平台,应当强化在文化课考试以外的竞争意识,锻炼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然后在科技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其乐融融、受益匪浅。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有了这一技之长而受益。
就以去年中考为例,总体来看,参加过科技训练的同学,一般来说他们的成绩都相对比较优秀,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要强一点,在中考答题时思想上既轻松速度又敏捷。如2014年的吕越、王缘、朱佳琪同学从中等跃到了前卫,他们的分数上了萧中线。而且吕越同学在去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萧山区第12名,成为我校的中考状元。今年的方晓明、施昊祺、方浩等同学文化课成绩从原来的170多位,跃到了前十五位之内。今年兴趣小组内的同学有进萧中、杭高、学军等等。现在有很多学生家长前来要求其孩子参加电子百拼的训练,而现在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都不是为加分而来的。每周一节的劳技课,学生都能非常认真地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学生劳技成绩也得到了每个班主任的关注。现在我们真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感叹。
但是,作为劳科技教师应认识到劳科技教学功利性的转型 ,必将迎接劳科技教学改革的新挑战;劳科技教师在现实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只有靠自己努力来改变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做点牺牲,应当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科技体育进校园、进课堂,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是劳科技教学转型的“新思路”;校本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完善;劳科技教师师资队伍需要加强和稳定,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因此,我们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为劳科技教学的明天更完美而努力吧,科学梦永不失重,中国梦张力无限。
参考文献
[1]陈欢庆 著《实践与创造力培养》.浙江教育出版社。
[2]张宝忠 编著《我爱祖国海疆》.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3]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编《初中科技活动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朱益明 著《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上海市教育科学出版社。
[5]张柏清 伊继东 编著《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艺术》全书.华龄出版社。
[6]孙改仙 王春安 编著《“讲授——引导”教学模式初探》.《教训理论与实践》,1999,12。
[7]张大均 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锦先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科技论文; 劳技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加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