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引导学生在多种生活方式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教学中,教师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关注生活、进行价值判断反思生活、榜样示范超越生活,引导儿童建构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小学道德课堂教学应该将生活融入其中,提升道德形成的实效性。让课堂与生活对接,让生活在课堂中提炼其品德的内涵,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促使学生感悟生活、提高修养,激发对生活的责任感和热情。文章针对小学道德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道德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 道德课堂 教学 养成
道德是人之为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只有严格的道德规范,只有过一种严格的道德生活才是国民当下的道德选择,而伦理研究者的责任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道德存在着知识形态道德的弊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型课程”。时下也没有一个教师会怀疑生活对品德教学的重要,但课堂教学却不能把简单的生活引入和交流。品德的存在总是隐匿的,在那些“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小学生面前总显得那么惨淡。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思品教学中怎样做到课堂生活一体化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呢?
一、将生活融入品德教学,提升道德形成的实效性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已失败。”品德教学也是如此,过早暴露德育意图,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成功的道德教学,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应“春雨润物细无声”。在西方,智者安提卡、西塞罗以及托马斯·阿奎那都曾对道德律作过探讨。早期它被称为“未写出的法律”,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也认为存在人类先天固有的道德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台湾当代学者王臣端认为,伦理生活的最大规律就是以人性作基础,根据理智指导生活,并认为道德律的最大原则是“行善避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马克思主义学者反对从抽象的人性中引申出“共同”、“永恒”的道德律,认为这种超社会、超时代、超阶级的道德律是不存在的。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所以,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抓起,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正在进行的生活,学生应当从生活中吸收新的教益,优化和改进自己的学习生活。把品德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种融洽鲜活有着生活味的教育,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二、让课堂成为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品质内化
现今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使课堂成为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使品德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品德课堂教学应以“讲究课堂策略,促进品质内化”为指导思想,教师在课堂中应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创造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方法,使课堂更和谐、有效:
1.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使其具有趣味性。创设一种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位老师在上《红绿灯》这一课时,一开始,一幕有趣的动画剧《新龟兔赛跑》立刻吸引了同学们。此次小兔虽然跑得快,但因为他撞着小孩、闯红灯等险些酿成悲剧,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安全最重要。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整节课以小兔子为主线贯穿始终,孩子们则以关爱者的角度帮助小兔识路标,怎样横过马路,告诉小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和回家路上的安全常识等。在这个充当快乐助人者的过程中,学生们也牢牢地记住了“安全最重要”。
2.把生活带进课堂,实现课堂的时效性。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新课程也倡导“应以孩子的生活为中心”,“利用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课堂体现生活化与时效性。
三、价值判断,反思生活
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反思生活,开展价值判断与讨论,让学生能初步掌握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教学环节,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是价值判断,辨析周末生活。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此教学环节中,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并演一演,让学生知道周末可以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不愉快的事情不做,并知道如何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二是反思生活,找出生活缺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通过罗列富有意义的周末生活,孩子认识到自己原来的周末生活的单一、无序,鼓励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去尝试更有意义的周末生活方式。
三是开动脑筋,安排周末生活。学生知道了周末生活可以安排哪些内容,还要学习如何统筹安排周末生活。在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安排,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巧”的办法,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是门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应是学生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是放飞学生心灵的天堂,也是唤醒和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教育功底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美)杜威 著 王承绪 等 译 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鲁洁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0),91。
论文作者:翟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道德论文; 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周末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