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京东华车享家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性激励的含义以及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激励管理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问题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含义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先进性则必须改进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通过激发员工的个人潜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手法来不断发掘新式激励方式,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从而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会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以及工作成果等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激励首先应当使管理人员意识到人力资源的独特性,不但要将员工看成独立的个体,而且要看清人力资源的整体力量,从而在各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可以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人力资源成为公司的优秀资源,使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以及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和创造,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人力资源激励理论还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员工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控制和约束自身行为,从而提升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还能帮助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点燃员工的工作激情,从而对企业正常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管理者也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员工的激励管理,帮助企业不断发展。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激励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进程,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改进,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2.1 激励方式比较简单
良好的激励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加快生产进程。但是目前部分企业采取的激励方式比较简单,而且激励方式也没有相应变化,大部分都是增加员工的工资或者设置奖金,奖励股份等,千篇一律的奖励方式会使员工失去工作动力,进而导致公司各项指示落实不到位,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探索新式激励方式,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重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发展。而且有些企业激励力度较小,设置的奖金数目较少,这都不能充分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进而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
2.2 激励针对性不强
管理人员应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激励的针对性,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务的员工设置不同的激励奖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从而在工作人员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每个人的工作追求以及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员工实际需求设置奖励,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针对性,进而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激励的积极影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合适的奖励可以充分释放员工的体力以及智力,促使员工积极工作,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合理的激励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以及核心竞争力,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
2.3 激励制度不完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激励制度不完善会影响各项激励措施的落实,影响激励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员工来说,最直观的奖励就是奖金,丰厚的奖金可以为员工提供工作动力,帮助员工发挥潜能。然而企业的激励制度不完善会使员工遭遇薪酬分配不均的情况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企业工作环境,影响各项激励措施的有效落实。管理人员独享奖金或者不将奖励制度告知给下级员工会使员工失去工作热情,同时还会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因此管理人员应当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同时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将奖金和下级员工共同分享,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激励管理理念不先进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得到了成功引用,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一味依靠传统的激励模式会减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造成企业生产资源的浪费,使企业内部员工流失现象严重,不能有效发挥激励措施的积极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同时跟公司员工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员工的实际发展需求,提高激励管理效率。
3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重视,还要注意激励策略的实施,避免出现过度激励情况。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是激励越大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只有激励强度达到员工实际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过度激励会加重员工的工作压力,员工一旦不能化解其承受的工作压力就会对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的发展效率。因此企业在应用激励措施时要注意激励的力度,使激励强度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使激励作用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3.1 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企业若想保证激励质量则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发展和利益放在首位,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效率。员工的实际需求主要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主要是指经济、物质上的需求,例如奖金、薪酬等,精神需求主要包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例如“优秀员工”的荣誉等。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各部门员工的特性完善激励机制,实时对员工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同时不断改进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保障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合适的激励。
3.2 建立整体性的激励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需要满足整体性、公平性,不能只为高层管理者设立激励机制,而是要让所有员工都能有享受激励待遇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受到大众的认可。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员工的职位、工作内容以及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激励奖励,增强部门之间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管理者还要注意激励机制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每位员工都能清晰地了解激励机制以及对应的奖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将激励机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保证员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3 建立适度淘汰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不仅仅包括奖励,同时还包括惩罚。企业管理者不仅要为员工设置合适的奖励,同时还应当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杜绝员工产生懈怠心理。适当的惩罚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适度淘汰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不断进行自我警示,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督促员工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方式,提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促进企业积极、健康发展。
3.4 建立有效的内部提升机制
有效的内部提升机制可以使员工准确认清和把握自身发展方向,同时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缺乏有效的内部提升机制会造成企业内部员工资源外流,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3.5 建立完善的目标考评制度
完善的目标考评制度可以使员工直观地了解企业经济效益,促使员工增强工作动力。目标考评制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保障员工可以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完善的目标考评制度也能为管理者提供考核依据,使其可以加强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3.6 建立差别奖励制度
企业在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时,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奖励措施,充分考虑员工的差异性进行区别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每位员工都能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得到相应奖励。对于年轻员工企业要充分培养其创新能力,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企业要重视增强其专业技术,丰富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保持企业发展的先进性,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
4 总结
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作用,不断改进激励策略,将员工实际需求同企业管理相结合,保障各项激励措施可以完整发挥其积极作用。今后我国企业发展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安素方.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性激励[J].中国商论,2018,(26):179-180.
[2]杨晶.有效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6):20-21.
作者简介:周爱华(1983-),男,江苏兴化人,东南大学MBA在读,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作者:周爱华1,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激励机制论文; 工作论文; 需求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