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论文_孔明

浅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论文_孔明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 清远 513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新时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保护;措施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进程中,生态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一项工作。我国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工作上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对于实现我国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生态保护成为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1?新时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了对特殊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环境等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划分出的一个特殊的区域,根据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条件以及建设目的、要求等方面差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大类。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生物物种、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自然保护区还能为珍稀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庇护场所。其次,自然保护区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通过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演变规律、物种特征等进行研究,能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再次,通过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保护区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使其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实现绿色健康发展。此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和自然因素导致的问题。其中自然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淡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等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给生态保护工作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例如,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征,再加上城市建设、开拓耕地等对森林进行大量砍伐,占用了大量的林地面积,因而导致了我国的森林资源迅速减少,森林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相关制度不完善、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生态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频发等方面。例如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执法不力,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偷猎盗猎、探采矿产资源、非法违规建设等行为屡禁不止,保护区内山体地貌和生态环境迫坏严重,许多珍稀动植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部分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缺乏人才、资金的支持,导致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 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3.1分区域管理

自然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这些资源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要想将自然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起来,就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案,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使用,确保教育、科研、保护等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用途将自然保护区划分成为不同的区域,如生态区、科研区、游览区,每个区域由专人负责管理。生态区没有人工的痕迹,可以很好地反映自然的基本信息,内部生物完全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该区域是以保护资源为主要目的;科研区是围绕在生态区周围的区域,顾名思义是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生物试验,为自然保护区提供电力、热力、水源等,维持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游览区是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区域,可供广大游客旅游观光,与游客进行互动,还可以进行一些生产活动。由此可见,实行分区域管理能够充分展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提高其综合效益,该管理模式值得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中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在运行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扰,导致保护区内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幅度增加了各类风险隐患,酿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内部应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监测体系,该体系包含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能够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测,定期采集大气、土壤、水源的成分数据,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存在污染现象,划分污染等级,这样当环境指标超标时就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控制,避免了连锁效应的发生,保证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的建立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对于常见的环境风险也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从而有的放矢,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3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般来说,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根本的目标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必要前提,也是自然保护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要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从保护环境着手,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打击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如发现滥砍滥伐、捕杀濒危物种,随意排放生产废弃物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之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监督和管理中,以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3.4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现阶段,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喧嚣让人们愈发渴望回归自然,因此人们在闲暇时往往通过旅游来获得身心的放松,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然保护区中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多样的生态系统能够给予人们耳目一新之感,人们也期待着近距离的接触原始的生态景观,所以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深入挖掘自然景观之美,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心理需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自然保护区也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用于科研和教育用途,这对于自然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3.5制定生态保护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

我国自然保护区种类多、分布广、形态多种多样,且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又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执法不力,导致偷猎盗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加强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刻不容缓。将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计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保护区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及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自然保护区内相关的生物安全、土壤污染、遗传资源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贯彻实施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加大对保护区内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

3.6加强保护区的资金支持和管理工作

首先,中央和地方都要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补助,还要积极争取社会资助,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其次,加强保护区周围区域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科研教育及生态旅游等附加值高的产业,实行利益共享,只有这样周边群众才能从原先自然保护区潜在的破坏者变为共同管理者,从根本上减少保护区周围因放牧和捕捞等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从而实现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在全球环境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已然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捍卫自然保护区的合法权益,对于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行为予以严惩。同时,在自然保护区中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采用分区域管理模式,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监控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的有力保护,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进行保护区的分区划管理、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资金支持和管理工作等方式,为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沈海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世界环境.2013,(01)

[2]王学兵.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绿色科技.2016,(04)

[3]杜芳芝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13):14-15.

论文作者:孔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浅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论文_孔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