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

卢升淑[1]2000年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运用“母性”观点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行系统研究,母性概念的话语领域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双重意识概念和象征意义,多元解释共存。尤其是相反的两种概念的并存的状况,使得对这一概念的把握更难以确定。男权社会的母性主义造就的关于母性的形象群和女性主义领域里重新研究的关于母性的新解释群的对比,两者往往存在比较极端的分歧。在人类的普遍意识形态中,母性也许是最普遍、最熟悉的内容,同时又是最生疏、最陌生的。重新反思普遍意识形态对母性理所当然的价值判断,而后做出新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正是本论文的最难之处。 应该注意的是,母性同时涵盖着女儿和母亲两种身份,确实比女性单一的观点提供着更多方面的话题。但是,现存的女性文学研宄几乎都是对从女儿视角写作的文本进行研究,于是文本主要代辩着女儿的女性立场,母性往往作为间接的叙述对象出现(这一现象与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是相呼应的)。母性主义就是父权制具体压抑女/母性的社会机制,但是女性文学中对母性主义和母性的探讨似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论文以母性为焦点话题、中心视角、核心思想和主体对象,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 论文主要探讨中国现当代女作家在母性书写中显现出来的母性形象的意义。首先是作为女性的女作家在历史转折时期的思想困惑及其原因:她们如何面对现实,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她们的反逆性带有什么样的意义等。其次是作为女/母性的女作家对母性进行书写的两种方式:对母性实体的解剖和反叛母性形象的创作。通过母性实体的解剖考察该时期母性的文化思想意蕴,通过反叛母性的书写考察反叛书写中母性话题的内在意义。最后一部分是经过十七年新中国文学这一阶段,女性文学具体进入新时期女性文学以后,母性写作开展的面目,即,探索方向的变化、内容的深化以及与女性、父性、男性的关系改进的轨迹,用一种母性的崭新研究视角重新看待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价值和意蕴。

毛海莹[2]2012年在《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文中指出“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于文艺民俗学学科平台,将“女性民俗”有机地融入文学、文艺研究,使之成为阐释文学、构建理论的独特路径。为了便于论述,本文选取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相关“女性民俗”主要涉及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跟女性有关且女性特征鲜明的民俗,或发生在女性个体身上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物质形态的和精神形态的、行为层面和心意层面的民俗。以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批评来论,本文所选取的“女性民俗”是一个合适而新颖的切入点。文化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标志性”符号,而民俗作为文化的底层又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女性文学表现对象的“女性”,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文化层面上都与“民俗”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联系。民俗是人俗,它是构成不同文化的底色,女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体生命正是通过其身上民俗文化的差异来体现的。女性是民俗的“化身”,民俗是女性的“灵魂”,两者在文化和文学的时空中有机交融。因此,我们从融会于文学作品女性人物身上的“女性民俗”入手,便能触摸到女性民俗浸润下那些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女性文学形象,也能较好地体会和把握住这一血脉相通的女性文化生命。这一研究视角是独具特色并富开创性的。当然,从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中我们也发现,由于长期借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话语,我国女性文学在芯子里缺少本土化、民族化、原创性的引领创作与批评的话语,这也是导致当代女性文学出现“变异”的个人化、欲望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女性民俗”的引入无疑给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话语增加了新的亮点,也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不足”。正因为此,本文以“女性民俗”为切入点的文学研究也就具备了现实的意义与文学史的价值。受理查德·鲍曼民俗展演理论的启发,本文对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化过程的研究通过“文学展演”这一关键词来进行创造性建构。我们认为,文学展演中也存在一个例行的、可预见、规则的群体行为系统和行动场景,它包涵了一个社会对传统、理想、群体意识和日常生活艺术方面的期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选取了“文学展演”作为贯通女性民俗在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塑造中的发展脉络,主要从展演场景、展演路径、展演过程、展演特点、展演理论及展演价值等几大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从女性民俗展演的江南生态语境入手,分别从江南自然生态场景、江南人文生态场景和江南语言民俗场景等三个视角去阐释江南语境的女性特征、立体审美特征及女性俗世理想。第二章运用文艺学作家创作论的视角展开对女性民俗展演路径生成的研究,主要从发生论、创作论、传播论三方面入手,以发掘现代文学江南作家选取女性民俗作为创作质素的内在动因。第三章将从作品论和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女性民俗展演过程进行评鉴,大致从女性阅读的民俗启迪、女性心理的民俗阐释、女性民俗的日常生活审美等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第四章主要论述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特点。本章将择取江南范畴内的乡村女性民俗和都市女性民俗两种民俗形态对其特点进行文学的剖析与概括,主要涉及婚姻礼俗、生养习俗、民间信仰、生产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文学原型、文学叙述模式等视角对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内部进行考察。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第五章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讨论“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立锥体”式的理论框架,其基座是“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立锥体的三面分别由女性民俗的文化文学融合论、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女性作为民俗主体的价值论构成,为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主要探讨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的当代价值。结合田野调查、个案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透视女性民俗与当代江南女性的重要关联;同时,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女性民俗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特别是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文艺民俗学学科理论的统领下展开研究,同时也涉足了文学、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女性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除了人文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之外,本文还特别运用了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法,三年来先后赴江南地区10余个县市区对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民俗物象、活动以及江南作家从事民俗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并对80余位江南老中青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一定的民俗访谈,为论文充实了鲜活的女性民俗资料。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的创作同时给当代女性文坛那些颇有争议的“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提供创作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综观当代女性文坛,受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女性文学的局部出现了“欲望化”、“快餐式”、“随意性”的写作倾向,其塑造的扁平式、概念式、单一化的女性人物形象与现代文学的经典女性形象相趋甚远。而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进行女性形象的塑造,实则是将“民俗、人俗、人学”进行创造性地理解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是真实、原始而富有活力的。不仅如此,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对女性进行人性的开掘也将更有深度和力度,因为作为文化底层的“民俗”是人一生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域,人在这个生活的民俗场中会表现得更自然、更原始、更具人性。女性的压抑首先是人性的压抑,因此在民俗中挖掘女性自然的人性,在民俗中表现女性深刻的人性,这不仅符合新时期“文学是人学”的人本价值取向,也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日趋颓废的“身体写作”倾向的人文主义反拨与矫正。以“女性民俗”为基点所创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则给当代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它反过来也能促进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全面繁荣与良性发展。“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以“民俗”为特色、以“人学”为导向,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精神着陆于中国本土,它作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的“利器”,对于匡正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物化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女性民俗”和“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作为新的理论关键词,它既是对“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当代性拓展,同时又是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它们对中国21世纪及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将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闫红[3]2007年在《铁凝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贯穿性作家,铁凝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复杂存在。她的创作虽与新时期文学主潮若即若离,却与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存在着一种更深刻的默契。论文揭示了铁凝以多重身份的写作(政治身份、知识分子身份、女性身份、知青身份)全方位的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这几重身份既矛盾碰撞又和谐统一,形成了既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规范,又尊重生命意义和个体自由超越的现代性价值理念,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精神边界;她极具东方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她是一个既受大众文化欢迎、又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并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性的创作抵达了时代精神和文学殿堂的顶峰,成为能够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这意义丰瞻的“铁凝现象”本身显示了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本论文作为铁凝的整体研究,在新时期文学的宏阔背景上,以新时期文学的历时性发展为“经”,以作家主体不同身份写作共时性审视为“纬”,以对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创作的尴尬生存与自主性坚守、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独特的美学价值为补充。可以避开传统的研究模式,既从文学史出发来研究和发现铁凝的独特性、丰富性,且能以现代性、身份写作为价值坐标穿透其复杂多义的叙事文本,对其繁复的文学意蕴做出合乎真理性的阐释,以期在学术层面上达到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突破。同时,以铁凝为参照来审视和反思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为新时期文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收获,为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和价值重建提供借鉴和启示。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借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通过对铁凝政治身份认同和政治身份写作在新时期主流文学中的价值的研究,重新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下,铁凝的政治身份经历了被动认同、艰难对接、主动选择、和谐建构过程。她的政治认同是与鲁迅先生的“听将令”相一致的,是自己所选择的具有时代先进思想和历史进步意义的现代性政治,在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伤痕文学”、“主旋律”文学等主流文学创作相比,铁凝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文坛的僵化政治思维和概括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将政治性内容审美化,在文本中把对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论证、文学本体的审美品格和人性深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主流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铁凝实现了文学与政治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文学与政治的想象关系的桥梁。第二章通过对铁凝知识分子身份写作的研究,辨析这种写作在新时期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中的特征和意义,关涉知识分子叙事中话语表达、职责担当和文化重建的问题。论文通过铁凝与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对比研究发现:在80年代,铁凝继承了鲁迅的“立人”思想,冲破了“极左”思想的束缚和新时期文学的“集体叙事”,以对启蒙理性的审美置换实现了个体对群体的穿越和超越;90年代铁凝以知识分子的“边缘和守卫”的姿态建构着真善美的文学,避免陷入“新写实小说”的理性主体的缺失和道德理想消解的审美现代性困境,获得现代性叙事的短暂平衡;新世纪,铁凝在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完美融合中建构起崭新的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为后革命时期建构宏大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审美表达的借鉴。而众多“新历史”小说在对“宏大叙事”的逃逸和精神借力的贫乏中陷入“史诗化”的困境。铁凝规避了知识分子现代性认同中过度自我或消失自我的尴尬,为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叙事文学提供一个跨世纪的重要启示。第三章对铁凝女性小说作重点分析并辨析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得失。铁凝把现代性理念与传统观念优势互补、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艺术契合,冲破传统男性文化束缚与西方女性理论误导,建构起铁凝独有的女性形象系列和真善美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拯救女性文学叙事的危机。论文认为,铁凝女性身份的认同经历了诗性自我、女性自我、理性自我的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铁凝以诗性自我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美仑美奂的少女群像,弥补了新时期初期深陷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写作的匮乏;80年代中期以后,铁凝以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审丑与审美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对女性自我的超越,既是对张洁、张辛欣们忽视女性本体生命欲求的弥补,也是对林白、陈染们过度陷于女性偏执的警醒;在新世纪,铁凝的《笨花》体现了女性意识叛逆后回归新的时代精神和宏大话语的趋向,预示了新世纪女性文学审美态度上的重大转变。第四章参照价值现象学理论对铁凝知青身份的写作进行阐释,同时对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复杂流向及其局限性作出探讨,为知青文学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话题。铁凝较早以作家的眼光和独立的姿态表现“文革”和知青生活,《村路带我回家》、《麦秸垛》中,她超越了纯粹的知青作家的政治尖锐性和功利性,以个人化叙事表现出对意识形态工具性要求的游离而具有了现代性意义。《玫瑰门》、《大浴女》对文革中肆意放纵的恶魔性、对我们民族文化基质中的痼疾进行冷峻的批判和反思!铁凝知青身份写作弥补了知青文学的缺憾,呈现出拯救与逍遥的不同的审美姿态与价值承担。第五章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借用布迪厄有关文化生产场域的理论,研究了90年代以来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与消费文化的奇遇与突围,以及文学的自主性问题。铁凝与畅销书“布老虎”的接触与疏离,显示了她对消费文化资源的挪用和反思中坚守住了作家的独立身份;她的小说与影视改编从共生共荣到背离变异的关系沉浮中,揭示了文学与电影之间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的绞缠;而网络中的铁凝则被消费社会抽空了文学家的内容,改写为时尚的符号或明星。铁凝的经历代表了知识分子悬浮于大众消费文化中自救的焦虑和确证的艰难,她对文学的人文本性和美学本性的坚守说明,作家应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广阔的指向社会,才能建构起文学自主性。第六章从审美层面对铁凝创作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新时期文学中诗性失落和审美褊狭的问题。论文认为,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而其对文学理论的探求和文学创作规律的总结也显示出内在的生命力和独创性。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研究得出,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着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她是一个对真善美执著追求的、代表时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纯文学作家,是新时期的文学洛神。她为建构当代文学相对稳定和谐的表意系统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铁凝创作的局限性和当代名作家创作危机,如何使中国文学在21世纪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是铁凝等中国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都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

邱单丹[4]2007年在《二十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文化里,女性实际处于“无名”状态,人类的母性历史无从展现,母女关系史更是不存在。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开始了对母亲形象以及母女关系的书写,对母爱的异口同声的赞美和歌颂,集中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女儿在母爱与情爱的矛盾中挣扎,展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化对现代女性的争夺。三四十年代日益严峻的民族存亡危机时期,展示母亲的不幸和困苦生活成了女性作家笔下的重要内容,还出现了一批的献身精神与母性完美融合的伟大母亲形象。丁玲的《母亲》第一次着眼于母亲的觉悟与解放,讲述女性寻求自我的生命历程和互相同情支持的母女之爱。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则为了生存失去了母性内涵,颠覆了母亲与子女的关系、解构了崇高的人间血缘。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过于强调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女性的性别特征消失,母性与母女关系的描写处于消隐状态。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女作家又开始重拾母性并进行的深入思考,开始解构“贤妻良母”形象,对母亲生存价值进行深切关注。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母亲谱系的梳理和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通过建构新型母女关系,修复被男性叙述所遮蔽的女性生存历史。而如何形成不媚俗又不落入男性写作模式的“女性文学”的特区,则成为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李莎莎[5]2017年在《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文中指出母性书写是铁凝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铁凝整体的文学创作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以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作为研究的对象与焦点,通过采用文本细读法及叙事学相关理论,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对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进行全面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将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具体特征予以细致解读,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内在缘由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叙事策略与写作技巧展开深入解析,以挖掘出铁凝母性书写背后的母性意识,及其所包含的社会、历史、人性的深厚内涵。此外,本文还将对铁凝母性书写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进行揭示与分析;并从宏观的角度对铁凝的母性书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铁凝母性主题的研究。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其中绪论首先交代铁凝整体文学创作及其母性书写的研究现状,探讨出目前铁凝母性书写研究存在的缺憾与不足。其次对母性及母性书写的概念进行详细界定,区分母性与母亲、女性等概念的不同,进而明确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具体设计思路。结语则主要对铁凝母性书写中母性意识、生育意识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整体性关照,同时结合作家经历及其创作历程探讨其母性书写存在的局限性;并从作家个人创作以及文学史的角度,深入探讨铁凝母性书写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正文共三章,第一章深入挖掘铁凝母性书写的根源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首先,从铁凝童年、少年时代创伤性经历,到青年时代的“知青”经历,再到其独特的家庭生活经验、家族历史性记忆,来探讨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及生活体验对其母性书写的影响所在。其次,从河北作家及俄国先辈作家的指引与影响,传统母性文化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等方面,挖掘外部众多相关因素对铁凝母性书写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铁凝创作中其母性书写的具体呈现,将其创作中的母性人物具体分为母亲、女儿及边缘女性人物三大类型,详细探讨每类母性人物身上具体的母性特征,力求从全面、立体、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挖掘铁凝母性书写的丰富面貌。其中“具母”身份下母性具有歧异特点,呈现为蒙昧无知、异化淡薄及自然健康三大特征;“女儿王国”中的母性本能源于童年时代的惨痛经历,呈现为姐妹间的母性同盟之爱;“围城之外”的母性凸显则表现在恋爱关系中的母性付出与生育观念上的多元复杂两方面。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铁凝在进行母性书写时所采用策略技巧及其所产生的独特效果,即从叙事策略与表达技巧两个层面入手,具体从叙事结构、情节与结尾、母性人物设置、人称与复调、反讽与象征这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文本分析,力求发现铁凝母性书写独特的文体艺术魅力。

王菊[6]2016年在《论铁凝小说的母性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凝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十多年来,她的创作一直长盛不衰,并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情怀和奋发向上的姿态。她的作品多关注女性生存和运命,“对人类对生活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是其创作永远不变的内核。母亲——作为特殊的女性,自然在铁凝的小说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母亲的成长、母亲思想意识的变化及母女关系等等也是铁凝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母性系谱的构建中,铁凝凭着独特的女性思考方式,从文化、心灵、人性的角度,呼唤真淳的母性。本篇论文就是以铁凝小说中的母性书写为研究对象,将以铁凝小说中各类母亲形象的塑造为研究视点,潜入文化、心灵、人性的底层与内里,分析铁凝母性书写的深度、广度、力度及作家本人的思想追求。从而进一步挖掘铁凝小说中母性书写转换的内在动因及母性书写的意义,明确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母性书写的独特地位与价值。绪论部分分为选题背景、母性话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由选题背景和母性话题的提出作为引子,对铁凝小说中母性书写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阐述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及文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一部分为铁凝小说母性书写的分类。在母性系谱的建构中,铁凝以女性独特的眼光,将母性作为中心视点,将其划分为被现代文化抛弃的母性、心灵冲突的母性和审视人性的母性。从文化、心灵和人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母性书写的深度与广度。第二部分为铁凝小说母性书写转换的内在动因的分析。从作家本人的童年记忆、作家本人的女性意识变化等两方面入手,探讨母性书写转换的内在动因。第三部分为铁凝小说母性书写的意义探析。通过阐述女性文学中的母性书写概况,引出作为其中之一的铁凝小说中的母性书写。并试图从肯定母亲的诉求欲望、解放母亲的灵魂等两方面入手,剖析铁凝笔下的母性书写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蒋海霞[7]2014年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以来,这种女性主义理论就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和理论视角。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接轨,表征着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对人性的深层探索,表明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内涵与理论出发,梳理了中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女性主义的某些理论来解读作品,深入研究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挖掘出女性意识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以求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建构女性文学。一、引言。归纳总结学术界关于“女性意识”这一重要命题及与之相关命题的研究成果,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说明对“女性意识”进行研究阐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正文。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第一部分:从女性意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渊源出发,辨析在女性文学批评里歧义很多经常引起争论的几个文学概念,借鉴当今学者对这些概念的种种理解,本文以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参照物,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并具体分析了女性意识的内涵:即对女性经验的强调;女性要求平等自由的政治诉求。通过对异域化女性主义的阐释,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轨迹。第二部分:梳理中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衍变过程。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状况、思想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的各种因素形成了传统的女性意识;具有现代性质的女权启蒙思潮的蓬勃发展导致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对女性生命体验的内在探寻导致了女性意识的消融;当代女性作家在对男性中心文化霸权的解构中建构女性空间和女性意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为下文对当代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分析做好铺垫。第三部分:阐释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这一部分是论文论述的重点。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出当代女性作家在她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即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无情消解的围城意识;用批判的眼光对女性自身的弱点进行剖析的自审意识;凸显女性生命本体的性别意识;触及女性生存和精神文化处境的孤独意识;女性挣脱父权文化和男权文化束缚的逃离意识;拯救女性于孤独荒诞的生存困境之中的黑夜意识。第四部分:为了突破以往的文化观念对女性文学的批评方式,更好地建构女性文学,提出迈向“双性和谐”的文学理想境界;与超越自身性别局限的“超性别意识”。女性意识的发展对保持文化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和活力,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深刻揭示了处在男权文化下的两性关系,对具有自我独立意识的文学形态进行了性别意识的启蒙;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涵与审美经验,彻底动摇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批评传统。但随着文学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女性写作的文化消费倾向日益明显,女性文本中的私欲放纵、情感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女性身体”沦为欲望的代码,远远超出了理性伦理的界线,从而跌入男权意识和商业主义合流设置的陷阱,成为满足庸俗大众趣味的低级读物。女性意识的发展,不是以追崇消费欲望、顺应时俗恶流为代价,而是希望女性写作在争取自身权益、关注自我命运的同时,能将女性独特的观察优势融入到对所有人的悉心呵护与对生命个体的真诚关怀之中。因此,女性文学应以其独立的文化审美立场,建构起科学、合理、健康的女性意识,并使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人类文化的传统,作为一种观念被男性和女性同时接受,进而达到男女和谐共处的局面,这才是女性文学探索的最终目标。

李丽娟[8]2015年在《两性作家笔下的母性史诗》文中研究说明自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男性成为一切的中心,主导着人类文化秩序的建立,男权主义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女性沦为“第二性”,成为了被奴役的“他者”。在这种文化语境中,男性夺取了话语权,文学创作中的母亲作为被男性塑造的重要女性形象,只能躲在父权制赠予的微笑脸谱后面哭泣,两性作家对“母性”的书写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将性别不同的作家塑造的同类女性形象——母亲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够在具体文本的细枝末节间对两性文化在抗争中产生的鲜明分异进行微观展示,更能够进一步论析其产生分异的原因。莫言作为当代文坛最受关注的男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母性言说浸染着浓烈的个人风格,其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以澎湃激昂的政史激情、绵长跌宕的史诗架构塑造了一位用血泪哺育儿女、孙辈的传奇母亲。当代女作家孙惠芬的长篇小说《秉德女人》则集宏大气度与细腻书写于一体,是一部与以往女性作家塑造母亲形象、书写母性的风格极为不同的佳作。两部作品拥有相同的创作主调,同时在母性审视、史诗品格、苦难叙事、话语表达等多个层面体现出两性作家母性书写的鲜明差异,极具可比性。本文通过择取这两部典型作品,围绕“两性作家笔下的母性”这一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这两部作品中不同性别作家母性书写、母亲形象塑造的差异,并探究文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两性作家母性书写的传承与超越。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由三节组成。第一节,对“母性”涵义进行简要论述,并对本论文中的“母性”做出界定。第二节,论析选题的合理性,阐释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相似性、研究价值。第三节,简要介绍论文课题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文本比较。从两部作品进行母性书写的四个关键点切入,对《丰乳肥臀》和《秉德女人》进行文本细读,分别从母性审视、史诗品格、苦难叙事、话语表达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第二章为成因探析。从性别视角切入,对两部作品产生文本差异的成因进行具体探析,共由三节组成:两性文化的后遗症,性别意识与政史、生活的交融,性别话语的诠释。第三章为价值评估。从文学史的维度出发,探寻两部作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母性书写的传承与超越。共分为三小节:“爱与苦难”的赞歌,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母性丰富性的还原。结语部分。结语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进行总结,提出作品创作存在的局限性,并阐释两性作家笔下母性书写的新趋向,论述此种趋向对于当代文坛作家创作发展的深刻意义。

沈潇[9]2018年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徐冬梅[10]2015年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学理论的进步,传统文学中数量较少的女性文学得到了重视。现当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社会对于母性的认知,还原母亲这一角色的本质,进而打破传统中主观的圣母性文学。本文针对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母性审视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D]. 卢升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2].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D]. 毛海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 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4]. 二十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研究[D]. 邱单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 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D]. 李莎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6]. 论铁凝小说的母性书写[D]. 王菊. 陕西理工学院. 2016

[7].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D]. 蒋海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8]. 两性作家笔下的母性史诗[D]. 李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 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10].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分析[J]. 徐冬梅. 青年文学家. 2015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