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是一种罪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一种论文,罪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失业问题。在欧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最近几年它也越来越在亚洲引起重视。
作为我看来,失业是一种罪恶,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消除失业。从1960年到1974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失业率都非常低,所以人们一度不认为失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今天许多国家失业率很高而且居高不下。失业的罪恶究竟有多大?是失业本身究竟有多糟糕或者还是说它导致的收入的减少是人们不喜欢的?经济学家在决定失业究竟是否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上存在着困难,因为在经济学家看来,失业给了人们闲暇,而闲暇就是自由的时间,是好处,坏处是失业以后人的收入减少了。这是经济学家的观点。但是有一些政治学家认为,失业确实是严重的,在许多国家都进行过一些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发现,失业对于人们的幸福水平的影响是很严重的。没有工作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幸福水平和有工作的人们相比要低得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小结:有一项工作,并且人们在做这项工作,从内在的本质上来说,本身就是一项回报。
找出失业的原因并不意味着就能根除失业。
只有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失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寻找出一些办法使得失业率比较低。首先我们需要看看失业的原因是什么?但不能说我们找出了原因并且把原因排除掉就能够根除失业。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一些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们看一些历史的经验。不同的国家在立法上的经历是显著不同的。在计划经济国家里,失业率比较低。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很长时间的失业率也比较低。在今天的英国和美国,失业率应该说处在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而在很多欧洲大陆的国家里面,失业率却高达10%到20%。我理解的比较满意的失业率水平大约是在5%左右。 如果失业率低于5%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充分就业。在亚洲, 公开报道的失业率一般低于5%。但是在这个地方, 失业率却好像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北美或者在欧洲,5 %的失业率可以理解为人们从一个工作换到另外一个工作过程中的失业。所以在那里,4 %的失业率应该是一个好的意向。
应当注意的是,高的失业率并不意味着经济处在衰退或者是衰退的信号。在一些国家,失业率很高同时增长率也很高,在欧洲的西班牙和爱尔兰就有这样非常明显的例子。另外有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没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今天许多经济学家仍然认为,如果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失业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失业明显上升,那么它往往出现在对经济发生一些冲击之后,高的失业率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次在东亚发生的危机,提供了另外一个例子。由于出现了现金流量的危机,特别是一些资产状况信息披露公布以后,在这些国家里,利率迅速上升,可以特别地看一下韩国的例子,韩国国内利率上涨得非常高,幅度很大,因此很多厂商无利可图,必须收缩,这个周期就导致了失业并且使得经济增长率为负。但从理论上来分析的话,这样的冲击不一定导致失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下降很多,就没有理由解雇工人。当然毫无疑问,在不同的行业之间,会有一些劳动力的转移。也就是说,会有当工人从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过程中的临时性失业,而不应该出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么高的失业率。
在1974年石油危机发生以后,欧洲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很多,而在北美,工资水平却下降幅度很大。在过去的一两年中,亚洲的工资水平确实下降了,但这种工资水平是否下降得足够快,我们现在还无法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冲击之后,工资并没有立即下降那么大的幅度。如果经济处在一个均衡状态,有充分的就业,这个时候如果利率上升的话,工资水平必须要显著地下降,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均衡,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工作水平是逐渐下降的。逐渐下降和迅速的大量下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让人们计量出来到底下降多少才令人满意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要非常迅速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的话,实际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逐渐的工资下降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靠近新的均衡。如果工资率能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做出反应的话,我们就把这个劳动力市场称之为“灵活性的劳动力市场”。
我们既不要失业也不要收入的不平等。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高工资和低收入补贴政策也许可行。
虽然失业是由冲击或者说需求的减少所造成的,但由此产生的失业的规模、持续的时间是要由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所决定。也就是说,如果要保留充分的劳动就业的话,就需要劳动力市场有很强的灵活性,需要工资水平的调整非常快。刚才我举例提到的是由资本的成本,也就是利率产生的出现危机的情况,但这个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的场合,也就是说,我们想保持很充分的就业水平,工资水平、收入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很巨大的。我刚才提这个问题采用的是单一的工资水平、单一的利率水平。很显然,有很多不同的劳动力,因此工资水平也有多种。现在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在收入最低的人们当中,失业率往往是最高的。那么很明显的一点是,如果要保留充分就业的话,低收入人们的工资下降水平必将要比高收入人们的工资下降水平要快。因此,这种调整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是负面的。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要有一个交换、一个平衡:要么我们有更多的失业、要么我们有更大的收入的差距。
在演讲的开始,我曾经提到了失业的代价:失业意味着幸福水平的下降。在这个结论之后,我想,如果让人们做出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选择的可能不是失业,而是收入的灵活性调整。即使对于最低收入的人们来说也是这样:收入会更低,但能够保证充分就业。
我本人对这个结论并不完全满意。人们需要进一步考虑一下如何采取措施纠正收入、分配中发生的负面影响。在我考虑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来更多地谈一谈劳动力市场上的不灵活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工资的刚性水平是不同的。有人提出一个论点:不同国家失业水平的不同,可以从这些国家决定工资水平的方式不同来得到解释。很明显,比如说,它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工会的力量是否强大、也取决于工资水平是否由行政部门或政府部门来决定。这个观点强调了效率工资对于工资水平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理论最早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我在多年前曾经写了一篇论文谈效率工资,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工厂自己来确定对工人付什么样的工资。
工厂都知道,给工人付什么样的工资,会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力。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工资水平决定工人的营养,决定工人是否愿意在这个工厂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高的工资能够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由劳动供求关系所确定了一个价格水平,如果工厂所付工资超过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水平后,也许更符合工厂的利益。换句话说,工厂必须对工人付一份工资来促使工人为它工作,它为了获得生产力的提高,所付出的工资可能会更高一些。如果你给工人的工资越高的话,工厂雇佣的工人也许就会越少。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小于供给,就会导致失业。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人的工资要比农村工人的工资高得多(农村工人包括从事农业的人在内)。有人用这个来解释发达国家所出现的失业情况。但是对这个理论必须要谨慎对待。它并不解释为什么在东北亚的国家失业率要更低。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根据这个作者的模型,如果所有的工厂给工人的工资都是一样的话,就容易导致失业。那么一旦有失业的话,工人们就会有积极性来工作。作为这个理论来说,失业也是为社会需要的好东西。因为在这个模型里面,人们工作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在做事。但这个模型是个非常极端的模型,不太现实。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工厂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工人,为了使得工人能够在自己的工厂里干比较长的时间。工资都相互地攀升,直到它的收益和工资付出相平衡的时候。这个理论再次强调,工资水平是由生产力水平来决定的,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并不影响工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所导致的冲击并不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对这个市场的影响是在就业的变化上。这些也部分地解释了工资的刚性,工资刚性的另外一些来源,是政府制定的一些规章。最低工资的立法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灵活性。在欧洲大陆出现的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被认为是由于最低工资的立法所导致的。为什么要建立最低工资立法呢?可能的一点是政府要防止工人的工资太低。
现在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我们是要失业呢?还是要收入的不平等呢?我并没有好的良策,但可以描绘一个模型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在这个模型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采取高工资政策和低收入补贴政策,它能够重新确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