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数学概念特别多,有些概念也十分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就应该予以重视。以初中数学为例,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不能只是死板地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数学的课堂教学以老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因此就缺乏趣味性,时间长了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有必要定期举办数学活动课堂,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在相互协作中找出答案。本文就如何进行数学的概念教学以及如何通过数学的活动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数学成绩提高的目的进行论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分层;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1-150-01
我们知道,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明显,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从心理上讲是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 初中数学难度加大,教学方式变化显著,教师辅导减少,学科增多,学生独立性增强,如果学习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甚至丧失信心,就会导致成绩下降. 本文主要简述自己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第一,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第二,分层教学也就是把学生按学习情况分成几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相应的要求.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依照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
二、为什么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进行分层教学
(一)从学生心理上讲
1.初中生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 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大,教学方式变化显著,教师辅导减少,学科增多,学生独立性增强,如果学习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甚至丧失信心,就会导致成绩下降.
2.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多种多样,但他们的心理品质却很不成熟,可塑性极大,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加强教育,因势利导,他们容易将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造成学习落后.
(二)从学科特点上看
学习数学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以记忆代替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势必成为后面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跟不上学习的进程,导致分化.
三、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一)了解差异,合理对学生分层
通过观察学生、问卷调查、知识摸底测试和单独心理辅导对话,充分认识每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二)备课分层
分层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教学的全过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如对A层学生的目标是会解决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B层学生的目标是会解决有点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课堂教学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 我采用的方法是各个环节分别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方案. 例如在教授第十九章的矩形时,我对C层学生的提问是基础概念性问题: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谈谈小学里学到的矩形是什么样的;对B层学生的提问是需要一些理解和思考的问题:矩形是不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和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对A层学生的提问则是更深入的问题:画出一个矩形,观察它们的边、角、对角线,它们分别有什么关系?能否证明它们?
(四)分层设计练习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
(五)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的布置只有层次化,才能满足基础知识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类学生. 对于C组生布置作业分量要少、难度要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还可以把例题做为作业,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B组生以课后A组练习题为主,选择性地做一些稍有提高的B组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对A组生可以要求一题多解,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在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复合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B组生和C组生做较高层次的作业,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总之,我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分层、备课分层、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克服了以往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消除了学生学习中的自卑、骄傲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把学数学变“任务”为“需要”、变“负担”为“乐趣”,真正实现了既“学会”又“会学”,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汪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不同层次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