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景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把某高层装配工建筑项目当作研究案例,重点简述了装配工建筑在其顶梁柱节点固定支架策划及其施工工艺,就当前而言,在装配形式梁柱节点方面其最大的不足之外在于其装配效率较为低下,相关节点的标准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本策划方案在应用柱箍支撑架作为辅助手段对梁柱实施节点吊装工作。柱箍支撑架架构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预制梁装配到位时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并且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柱箍支撑架还能够轮换运用,同原有施工工艺相比,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大大节约建筑成本,缩短施工时间,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柱箍支撑架;设计;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带动了我国的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当前的高层建筑而言,传统的建筑方法,在很多时候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传统施工工艺在施工时还会造成很多施工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与当代我们所提供的绿色与环保理想是相违背的,因此,这时装配式建筑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应用,对于高层梁柱装配使用装配式建筑工艺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本文主要从这方面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加以说明,再结合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为本技术的更好推广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工程简介
某高层建筑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艺进行施工,其全部建筑面积是82924平方米,其建筑架构是框架式剪力墙架构,依据建筑方案相关标准,其预制率不得低于50%,预制构件在工厂内部生产,本项目中所使用的相关建筑构件种类较多,其中包含叠合板、剪力墙板、叠合梁、阳台、楼梯以及飘窗等相关构件(见下图1)。工程建设进程中,针对梁柱相关节点的吊装工作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施工方案,其中使用了节点装配迅速就位固定支架,在本项目中进行了小范围内的尝试应用,通过实践表明本方法是有显著成效的,克服了目前装配形式梁柱节点在吊装工艺方面的一些难点,例如效率低下以及标准很难控制等难题。该项目设计方案中对于装配固定支撑架架构的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使预制梁保持较高的装配就位精确度,提高了其施工速度,并且柱箍支撑架还能够周转应用,梁底相关支撑的应用同原有吊装工艺相比较,其要少得多,不但节约了施工成本支出还能有效缩短工期。
图1项目现场施工图
2、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安装固定支架
中国建设有很大需要量,同时具有较快的建设速度,这为预制装配式建设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预制类型装配式架构节点结构标准以及吊装技术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原有的预制类型装配式吊装技术成本费用太高,并且其吊装速度以及精确度相对较低,得不到保障,这些不足之处给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需要在吊装进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节其误差。所以,预制类型装配式建筑吊装工艺要想步入产业化以及现代化阶段,必须要对原有吊装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改善,使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特别是提高吊装速度、确保就位效率等一系列层面。
2.1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安装固定支架设计
2.1.1、端部梁柱节点安装固定支架结构
预制类型装配式架构两侧部位梁柱节点装配固定支架架构,包含预制柱、梁以及单侧柱箍支架(详见下图2所示)预制柱垂直方向设置外展预制柱筋,预制梁水平方向设置预制梁筋,在其两头部位设置好柱体预先保留边模预制梁与柱之间的衔接节点位置还要设置单侧柱箍支撑架,单侧柱箍支撑架包含衔接成整体的钢角撑以及钢柱箍,钢角撑的作用是在吊装操作时用于支撑就位,钢柱箍装配在预制柱之上,当作支撑点负担支撑架。
图3中央部位梁柱节点装配固定支架架构
2.2设计要点
1)预制型装配式架构梁柱节点装配固定支架架构,它的特征体现在:所使用的柱箍支撑架采用钢板相关厚度数据不能低于40毫米。
2)梁柱相关节点装配固定支架在正式应用之前必须实施抗滑移检验测算,根据施工情况的差异化区别对待。
3)钢角撑是利用五个钢板构成的密闭式三棱柱体,钢柱箍是利用四个钢板构成的下面与下面留有两个开口的四棱柱体,并且钢角撑以及钢柱箍使用同一个钢板。
4)梁柱节点装配固定支架的使用的钢柱箍利用四个钢板制作成可以活动的铰式衔接。
5)钢柱箍及其柱身衔接使用专用扣件进行衔接。
3、施工工艺
该项目施工方案要求的柱箍支撑架架构设计更加合理,预先制作梁装配就位时具有更高的精度,吊装过得速度加快,并且柱箍支撑架能够周转应用,同原有吊装手段进行对比,发现梁底部支撑应用要少得多,不但节约了成本支出还缩短了工期。由相关专家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在装配形式建筑梁柱节点所采用的吊装工艺当中利用本方案制作的钢支撑架是行之有效的。
3.1施工工艺
装配形式建筑对梁柱节点固定支架吊装施工技术操作程序如下所述。
第一步,吊装预制柱;第二步,设置弹吊装预制柱标高把控线;第三步,组装柱箍支撑架及其梁底部支架;第四步,对预制梁实施吊装以及固定操作;第五步,对预制梁相关吊装位置进行反复检验;第六步,实施相关调整操作;第七步,设置梁柱节点模板;第八步,对梁柱节利用混凝土实施浇筑操作及其养护工作;第九步,拆卸柱箍支撑架并进行周转。
1)在进行预制柱吊装操作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把控措施保障其吊装质量,其标准要求是水平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毫米,纵向误差不得大于3毫米。
2)设置强吊装预制柱标高把控线,预制柱完成吊装并固定后,在其柱体桩身部分伸出预制梁相关吊装标高把控线,在特定状况下,必须要综合误差调节数值。
3)柱箍支撑架以及相关梁底支架组织依据柱体本身把握线,误差调节数值实施预制梁体吊装就位操作。
4)对预制梁进行吊装及固定操作时,需要将其移动到适当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预制梁放置在相关柱箍支撑结构上,同时在其梁底部设置一个暂时性支架。对预制梁进行在固定时可能使用倾斜角度可控的钢支柱。
5)对预制梁吊装点进行再次检验以及相应调节完成之后,必须依据施工图纸校检其位置是否准确,同时把误差限制在规定的要求内,假如误差偏大超出范围,则要进行及时的调节。
6)利用设置梁柱节点相关模板,对尾端部节点进行处置,可利用节点位置柱体相关边模,两侧节点以及中央部位节点模板使用铝合金材料模板实施相节点组装工作,确保其节点位置灌注混凝土时的表层施工质量。
7)对梁柱节点进行灌注及养护操作,该项目梁柱节点位置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不得低于C40,同时还需要确保节点位置混凝土施工质量。
8)拆卸柱箍相关支撑架并进行周转,假如节点位置强度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的1/2时就能对其进行拆卸工作,不过要保存梁底的暂时性支架。
3.2技术要点
1)柱箍支撑架具有较大的钢度,对组装误差数值进行调节操作十分简便,组装误差通常情况下需要限制在5毫米之内。
2)柱箍支撑架具有较快的周转速度,假如节点处强度数据到达指定值数值时(通常为规定强度数据的1/2),就能够在留存一些原有钢管支架结构,同时可以拆卸掉单侧柱箍支架,以达到尽快完善拆除目标。
3)在柱箍支架组装之前,要其柱身上面提前弹好相关梁底部标高线以及组装操控线,装配操控线到梁标高线的距离是300毫米。
4)在预制梁柱利用吊装方式就位操作时,不但要使用柱箍支架帮助其快速到位,而且还需要在梁底部设立暂时性支架,且暂时支架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3.2米,通常情况下2.3米至2.8米最为合适。
5)两侧梁柱节点以及中央部位梁柱节点模板使用铝合金材料,其厚度是5毫米。
6)进行钢柱箍以及桩身衔接操作时,需要分成两个步骤分别拧紧,第一次拧紧一般为规定扭矩的4/5,再次拧紧则达到规定扭矩标准,当其吊装到位后,需要利用组装控制线陆续检验其组装状况,同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节工作。
7)柱箍支架去除之后,需要留存梁底相关暂时性支架,留存数量在3根及以上最好。
4、结语
该项目就当前装配形式梁柱节点在吊装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施工效率低下以及节点标高很难把握等方面,特别制定本施工方案,利用柱箍支架帮助梁柱节点进行吊装工作。柱箍支架架构设计更加合理,组装就位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吊装操作时速度更快,并且能够周围利用,这种方法与原有吊装办法相比较,更加节约成本支出,缩短工期。本施工方案获得了相关专业人士的高度肯定,同时运用本施工方案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高路恒,沙峰峰,黄国春.某26层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安装固定支架设计及施工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S1):1121-1123.
[2]王桂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175-176.
[3]王挺,周亚美.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居舍,2017(32):36+12.
[4]汤晗昕.整体装配式房屋结构施工消耗量定额研究[D].东南大学,2016.
[5]吴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11):105+107.
论文作者:薛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梁柱论文; 节点论文; 支撑架论文; 支架论文; 建筑论文; 架构论文; 误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