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政策研究*_农民论文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扶持政策论文,农业机械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过曲折的道路。自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得到较快发展。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下,各地探索农机化发展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农机服务市场化开始迈出新的步伐,使农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近几年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新特点

1.市场机制配置农机资源的作用日益强劲,这是农村改革以来,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机化投入由过去的单一渠道逐步形成以农民和农村集体为主,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的新格局,开始扭转了长期以来依靠国家补贴、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推动了农机化快速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1996年与改革初期的1978年相比,农机总动力增长了213%;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0%;农用小型拖拉机增长529%;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载重车分别增长了4倍和10倍。据统计: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水平也有很大提高,1996年与1979年相比,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提高了12.87、8.57、7.88个百分点。

据对全国300个村约7000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抽样调查,农户户均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986年为941.15元,1996年达到4529.95元,增长33.8倍,年均增长17%。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对役畜、种畜、产品畜投资增长1.53倍,年均增长9.7%;大中型铁木农具增长了2.09倍,年均增长11.9%;农村牧渔业机械增长了14.6倍,年均增长达31.6%。可见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农民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中,由于生产经营有了自主权,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机械投入最多,积极性最高。

据统计,1993年农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2.12万台,小型拖拉机759.56万台,农用载重汽车51.88万台,机动脱粒机械486.05万台,分别占拥有量(按台数)的70.5%、90.06%、78.25%、85.5%。

2.围绕农业生产关键性环节和关键措施,发挥农机化优势,对促进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围绕实施节本增效,关键性技术措施的应用广泛地得到农机技术的配合。如推进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种子的精选、水稻轻型化栽培、北方旱作农业技术等,都以机械设备为载体,在生产中发挥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作用。二是在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结构调整方面,农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如开发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改造中低产农田,提高灌溉水、化肥、农药、种子等利用率方面,农机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以1994年计算,新增化肥深施面积1.5亿亩,新增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4000多万亩,据测算,增产粮食35亿公斤,增收节支50亿元。陕西省1996年以节本增效工程、旱作机械化工程和农业节水工程为重点,共推广农机新机具7000台(件),旱作综合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达550万亩,完成机械深施化肥面积2000万亩,精量半精量面积823万亩,节水技术实施面积达5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陕西省农机在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已达到12.6%和13.6%。

3.努力探索农机服务市场化的路子,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这些年来,一方面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各省加强了农机站“三定”工作,把县、乡、村、户4个层次的服务组织完善起来;同时在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深化改革,探索走农机服务市场化的新路子,逐步完善包括农机科研、推广、培训、修理、监理和农机销售在内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有了新的进展。

二、加快农机发展的主要经验

近几年农机化出现步伐加快的局面,不是偶然的,这是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特别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逐步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综合分析,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1.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使农机化发展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山东、江苏、陕西等省,都从本省实际出发,制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性文件。如陕西省政府近几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定》、《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10项优惠政策。山东省从本省实际出发,制定了多项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自1992年至今,除中央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800多万元外,本省又投入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750万元,对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推进农机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积极探索形成多元化的农机化投入机制。这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农民和农村集体为投入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的农机化投入新格局逐步形成,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农机化发展。自1994年7月1日国家取消农用平价柴油,我国农机化服务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自主购置农机设备,农机化按照农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发展。从农研中心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分析,农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原值,1986~1991年相对平稳,1991年以来有较大幅度增长,从绝对值看,农户对农林牧渔机械和运输机械投入热情高涨,1996年每个农户对农林牧渔机械和运输机械的投入之和达2230.25元,占农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49.2%,所占比重比1980年增长2倍。

3.农机服务与农业技术进步结合,充分显示出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湖北省调查资料表明,“八五”期间农机总动力和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机化科教兴农措施的落实。这一时期由省安排的农机化科技项目,实现增产粮食4.5亿公斤,增产皮棉1600万公斤,增产成鱼8000万公斤,合计新增产值8.5亿元,使农民新增纯收入2.8亿元。全国推广的“丰收计划”,在1987~1996年10年中,农机部门承担的项目不断扩大,项目范围已由当初单一种植业为主,逐步拓宽到畜牧、水产、果菜生产诸领域。粮、棉、油作物实际推广面积8921万亩,新增产粮食43.33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9.74亿元。

4.农机服务坚定地走市场化、产业化路子。近两年小麦跨区机收的规模逐步扩大,1996年已发展到涉及19个省、市,覆盖了包括华北、西北地区,南方的湖北、四川、浙江和东北的黑龙江省,参加会战的有3万多台联合收割机、10万余名机手。这种大规模跨区机收新局面的形成,是农机服务走向市场的充分体现,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实践。

农机服务走产业化的路子,已有良好开端,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形成能有效地促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产业链条。在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实践中,近几年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出现了一批多种形式的专业农机服务合作组织,目前大体有4种模式:一是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牵头,若干个村组成的农机服务联合体(如山东省乳山市);二是由若干专业农机户联合组织起来的农机服务公司,有的还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在产权层次进行联合;三是由农机修造厂、农机管理部门、农机服务站和农机专业户联合起来成立的农机服务协会(如河北邯郸市);四是由乡镇农机站或农机专业大户牵头,同类型机械手组成“专业服务队”(如江苏武进市的“洋马”专业服务队)。这些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机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成为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重要纽带和组织载体,对解决原来存在的农机服务分散、重复购置、缺少技术培训、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探寻出一条积极有效的新路子。当前,特别要注意总结这方面的典型经验,把它作为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的重要措施来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宏观上看,主要存在4个问题:

1.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老化严重,不能及时更新,报废数量增多,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表2可看出,农村改革18年以来,前9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及农机具是逐年增长的,从1978年的557358台发展到1987年的880952台,增长了52.2%。1988年开始,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到1995年减少到670124台,减少了24%。1996年停止了下降趋势,开始回升。大中型农机具,1995年的保有量也比最高年份的80年代初期减少了25%左右。主要原因是用于田间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多数已超期服役,报废数量增多,更新特别困难,使农田作业质量和水平呈下降趋势。这个问题,各省特别是粮棉生产地区反映比较强烈。

2.农业机械结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田间作业的动力机械、小型拖拉机配置的比例过大,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目前的配置比例为1:12左右,与农用汽车的比例为1:8左右。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种子加工、饲料、温室机械设备跟不上发展需要。

3.关键性新型农机具的研制、开发滞后。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所急需的水稻育秧、收割机械,玉米收获、棉花采摘机械,种子、饲料、温室栽培设备等,跟不上发展需要。如沿海发达地区近几年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外部环境较好,农民需要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盼求水稻收割机的期望已很强烈。江苏、浙江、安徽都提出在2000年基本实现水稻作业机械化的规划,日本三大名牌联合收割机“三菱”、“洋马”、“久保田”在华东地区的保有量已超过400台,占有中国市场的势头不可忽视。但“洋马”收割机30万元一台,收割成本太高,但在中国市场仍有销路,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适用的国产机型。

4.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发展的要求。许多省市反映,近几年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机耕人员配置不足,工作条件差,队伍不稳定,资产流失严重,为农业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削弱。据典型调查,这个问题在全国近一半的乡镇管理为主的农机站中,尤要突出。据陕西省渭南市调查,有些乡农机站有工作人员四五十人,拥有汽车、拖拉机等固定资产一二百万元,并有维修、配件销售等经营服务功能,具有自我发展的活力,但这样的乡农机站只是极少数;多数是一个站一个人,一张桌子,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很难开展农机服务活动。这种状况在中西部地区相当普遍。因此,农机服务体系方面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个是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机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建立一种有自我发展活力的服务机制,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存在上述问题,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从60年代以来农机投入变化的历史状况看,虽然农机事业费随着农机化发展不断增长,但国家对农机基本建设投资是相应减少的。对比农机总动力发展状况看,农机投入很不适应。

从表3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机基本建设投资,从“六五”计划开始,明显呈减少趋势。“六五”比“五五”计划时期减少76%;比“三五”至“五五”的平均投资额也减少60%。而“八五”的投资额比“六五”和“七五”只增加了23%和7.5%。

四、国家加强对农机发展扶持的政策建议

根据“九五”计划,到2000年,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要提高到50%左右,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粮棉病虫害损失率分别控制在3%和5%;农业机械的田间作业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大工业与现代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机化发展扶持的力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根据农机发展需要,建议国家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的投资数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广大农民逐渐加大了对农机的投资,国家应当注意引导农民投入的积极性,设立用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引导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完善农机投入机制,提高我国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措施。

设立大中型拖拉机更新改造基金。按目前全国6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每台约6万元,使用期10年,每更新一台国家补助1/10计算,每年约需更新扶持资金4亿元。建议国家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尽可能安排解决一半,其余一半采取省地县财政配套解决的办法。

2.逐步增加农机事业费,在各种农口投资基金项目中列入农机科目。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一是支持急需开发的新型农机具及其推广应用;二是支持农机站的建设。

对粮棉增产作用大、质量可靠、价格适当、受农机户欢迎的农业机械要及时开发,经过示范、试用,大面积推广使用,如水稻插秧、收割机械,玉米收割机械等。

3.地方政府应尽量多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机的购置,特别是农机的综合配套使用。近几年,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吉林、辽宁等省,都制定了政策,安排一定数量财政资金对本省农户购置实用的大中型农机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有些地区、县、乡镇财政也积极支持农户购大中型农机具,给购置者一定的补贴,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这方面的经验应予充分肯定。从国外经验看,前西德、法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在农化发展过程中也都是这样做的。

4.国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应给予农机政策优惠。建议国家对农机化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给予低息、贴息扶持;对农机从事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作业以及农机维修、供应等部门,国家应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各级农机服务组织的固定资产投资,实施调节税零税率政策;对经销农机和农机配件,实施增值税优惠政策。

5.认真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不够规范,缺少政策约束,可借鉴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管理的经验,制订明确的使用办法,对资金的到位、配套、使用、效益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6.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并以多种形式扶持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乡、镇农机站,民间的专业性农机服务合作组织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机服务机构要切实为农民服务;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农机服务产业。

姚监复、杨力明参加讨论、修改

标签:;  ;  ;  ;  ;  ;  ;  ;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政策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