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发展连锁经营_小城镇论文

农村小城镇发展连锁经营_小城镇论文

连锁商业应向农村小城镇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城镇论文,应向论文,农村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商业在我国出现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销售额、利润的增长幅度都超过同期商业企业增长速度。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其优势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熟悉连锁店理论、具备良好工作能力的人才,导致管理不规范。

二是缺乏管理经验,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连锁的基础是规模经营,分散风险。但是由于旧体制束缚仍未完全摆脱,连锁店缺乏资本运作经验,在发展中出现决策失误。

三是大城市市场竞争激烈,购买力分流,市场空间有限。

经验不足可以积累,人才缺乏,可以加速培养,但市场空间不足,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制约。为了加快连锁业的发展,在全国统一的市场流通格局中占有先机,连锁商店应盯准农村的广大市场,特别是积极开拓小城镇市场,作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农村中小城镇市场

连锁商店向农村发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农村地域辽阔,应先从中小城镇进入市场。

1.市场的辐射性

中小城镇是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交通的中心,“无商不成镇”,它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直接、快捷,对农村的消费者有带动、引导效应。

连锁商业组织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商业业态,集中显示实力,降低成本费用,使商品低定价进入市场;分散可以做到更接近消费者,方便顾客购物。利用这一优势,连锁商店开拓中小城镇市场,可以充分扩大辐射范围,提高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率。

2.市场的稳定与成熟

农村中小城镇人口少,一般为几万到十几万人的常住居民,流动性小,但消费惯性强,消费市场比较成熟,对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等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拥有稳定的购买力。

连锁店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计算机等管理手段,比较易于掌握消费商品的数量、结构、需求变化等信息,取得经营主动权。而一旦建立市场主导地位,使居民从心理上、消费习惯上认可,可以取得稳定而不断增长的收益。

3.市场进入和经营成本低,竞争优势突出

大城市市场大,但经营成本高,而农村中小城镇地价较低,建设成本大大低于大城市。农村的服务费,可以不支付(如卫生、城建、教育附加费等),可以低成本支付(如水电、人工费用等),这样连锁店可以大大降低经营成本。

中小城镇的商业机构几经变迁,现有农村供销社机构撤、并、出售、出租、个人承包等形式多样,但总体看,仍是单体经营,规模不大,资金不足,竞争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个体、私营小店铺规模更小,经营商品数量少,商品质量可靠性差。

连锁商业组织以城市为依托,资金实力较强,经营规模大,店铺中经营商品数量品种多,商品质量稳定可靠。如果能以投资较少、经营成本低、商品定价低的姿态进入市场,可以有效地赢得优势,占领市场。

4.市场对象与消费心理

中小城镇总体生活水平低于大城市,但发展水平、分布也很不平衡。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郊区、旅游名胜区、侨乡、边贸地区、传统商品集散地、地区性交通枢纽、矿区、原料产地等地区的中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正在逐步缩小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些地区的中小城镇中等收入以上的消费者也开始追求生活质量,购物除了讲求物美价廉,也要求便利、可靠、快捷。连锁店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居民的消费需求。

农村中小城镇居民的消费心理往往是保守与新潮、传统与现代流行并存。一些年轻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水准、曾出外做工族,对连锁店的商品经营形式易于接受。一些中老年消费者,则对连锁店经营商品的价廉、实惠、信誉好有一种自然亲和力,较易产生认同、信赖感。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城镇市场潜力很大,连锁商业的市场机会很多,开拓这一市场大有可为。

连锁商业在中小城镇的竞争优势

连锁商业进入中小城镇,具有众多的优势。

1.资本、人才优势

连锁商业组织有资本运作的长处,具有较强的集资筹资能力。经营多年,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可以迅速复制式发展,尽快实现总量增长。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有些连锁商店也逐渐培养了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也有的连锁商店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迅速培养出简单、规范的单一管理的店长类急需人才。这些为连锁店向农村中小城镇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2.规模和形象优势

连锁商店向农村中小城镇发展,可以利用现有规模优势,降低了流通费用和宣传广告、促销开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连锁商业在大城市树立的良好形象,可以带到农村,使农民进一步从心理、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上接受连锁商店。同时,连锁商店也可以发挥引导消费、改变农村一些落后的消费观念、推动消费潮流的作用。

3.商品和物流优势

我国商品生产、流通仍然主要面向城市市场。农村及中小城镇商品种类少、品种规格不全,使得许多农民购物不方便,制约着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有时甚至要费时费力进城购物,浪费时间、精力。连锁商店的配送中心可以共同组织货源,共同送货,可以增加下属店铺商品种类、品种,既能做到供货物美价廉,又能节省农民购物时间。

我国城市与农村有交通网连接,沿海地区公路可直接到达每一个农村中小城镇。连锁商店按照店铺分布,可以共同设计物流路线、规划运输路程,科学组织商品配送。由于城乡间公路畅通,不象大城市中限制多堵塞多,从城市运货到农村小城镇的时间可能比大城市中还要快。

4.通讯、信息传递优势

我国许多农村中小城镇,通讯也十分便利,电话网可以连接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依托畅通的电讯网,连锁商店能够建立信息网络,形成远程管理的电脑系统。通过信息网,连锁店可以收集大量的农村市场信息,更好地连接城市与农村,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

连锁商业在农村的发展前景

农村中小城镇发展速度很快。按照发展规划,我国未来几年,几千个中小城镇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容纳就业人口的重要方面。中小城镇生活现代化,城市化步伐将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商业潜力巨大。因此,中小城镇市场,特别是京津郊区,沪宁线卫星式、放射状小城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网状、带状小城镇,将是连锁商业率先进军的地带。

农村收入持续增长,为连锁商业进入打下物质基础。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40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2080元,但增长速度比城镇高37.9%。1996年农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22 %, 1997年又比1996年增长10%。连锁商业进入农村中小城镇,将会活跃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

近几年来,一些商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取得了一些经验,如市场定位于中低档商品,购物环境整洁、便利,商品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等。根据这些经验及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连锁商业也需要调查农村市场需求,准确进行市场定位,科学进行投资决策,严格规范管理,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连锁商业进入农村小城镇市场的首期目标,应是适应环境,争取生存下来,重在树立形象,确定竞争优势。

连锁商业进入农村市场的形式与竞争战略

连锁商业进入农村小城镇市场,其形式需要研究解决好。它并不是城市店铺模式的简单照搬,也不需要完全创新。它应是适应目前农村社会环境和连锁店铺特征的有机融合。应该承认,农村小城镇的经济结构、消费水平、社会风俗、消费习惯与城市有一定的区别。如农村市场家电普及率分别为:彩电16.92%,收录机30.87%,洗衣机6.8%, 电冰箱5.15%。这既表明农村家电市场潜力大,也表明和城市近90%以上的普及率的差距。当然,随着这些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的上升,农民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消费数量将有大幅度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将有所改变。建立农村小城镇的店铺仍然要坚持连锁的统一特征。

连锁商业在农村小城镇发展,阻力最大的可能来自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连锁商业要加强与当地商业机构合作,可以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场地等形式,并优先培训招聘当地人才,以努力适应市场。

连锁业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广泛的商业机会,但也存在着竞争对手,市场也不完全是空白,因此,也应注意制定竞争战略。

连锁商业在农村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农村供销社、集贸市场、私人小店铺等,农村供销社在我国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网点分布广,和农民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收购农产品,出售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具,具有较高的市场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但是,从总体看,供销社多是各门市部分散经营,经营成本、流通费用高。因此,商品定价较高。同时,由于大多数日用工业品来自城市,运费多,占有资金多,因此,经营品种少,货物规格不全,不能充分满足农村需要。

连锁商业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模效益带来的低经营成本进入市场,商品定价低,另外,由于配送中心送货,商品品种齐全,经营的日用工业品品种数量多于供销社。显而易见,着眼于市场渗透的连锁商业组织以商品定价低、品种全取得与供销社的竞争优势。

农民购买的一些食品、副食品来自集贸市场。同时,也有一些服装、针织品、鞋帽等从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这些地方出售的商品有些是乡镇企业、农村作坊生产加工的,虽然成本低,但商品质量不稳定,还有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但由于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仍然有一部分购买者。

连锁商业进入农村小城镇,要以商品质量的可靠性、服务的便利性与集贸市场竞争。近几年来,农村的消费者深受假货坑害,据调查,农村中65%以上的消费者权益受到过侵害。农村市场是一个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假货是市场开发的障碍。为此,连锁商业要以商品货真价实,服务全面周到进入农村小城镇争夺消费者。

农村有许多的私人小店铺,以营业时间长、人际关系熟为优势,也有一定的市场。但这些小店铺经营商品少、品种单调。

连锁商店应以经营时间长、购物方便、建立与农村消费者的密切联系的优势开拓农村市场。

连锁商业组织是一种充满活力,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优势明显的零售业态。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流现代化、科技革命、市场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特别是买方市场的新格局,使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成为连锁商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抓住机会,向农村小城镇发展,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必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连锁商业发展道路。

标签:;  ;  ;  ;  ;  

农村小城镇发展连锁经营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